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西藏高原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现已发现地热显示点600多处,地热能蕴藏量居全国首位,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专家称西藏是中国的“天然地热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25—26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在北苑家园召开了2005年北京市地热工作会议,北京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管理及地热协会等单位的代表23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报告了2005年北京地热工作发展状况;传达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加强本市地热资源管理有效保护地热资源的通知》(京国土房管热[2004]300号文);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蟹岛、南宫、北京水泥厂、中国移动通讯管理学院等单位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匈牙利和中国都属于地热资源丰富的国家,匈牙利以开发中深层地热资源为主,主要发育两套热储,一套为晚中新统到上新统潘诺尼亚砂岩热储,另一套为三叠系碳酸盐岩热储;而中国主要开发浅层地热资源和中深层地热资源。两国对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均主要用于直接利用,但方向各异:匈牙利地热利用方式的鲜明特点是以温室种植为主,而中国地热利用方式以供暖、制冷为主。通过对比匈牙利和中国地热资源情况、开发利用情况,明确了两国在地热开发利用方面的"长处"与"短板"。匈牙利与中国华北地区中深层地热异常在成因机制、热储条件、水温、水量条件等方面非常相似,两国应充分借鉴彼此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深化砂岩回灌、地热发电、干热岩开发利用等领域内合作和交流,积极促进两国地热产业的发展。中国和匈牙利在地热清洁能源利用层面开展合作,可作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地热能》2009,(4):29-30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节能减排,更好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推动全国地热工作的进程,科学地开发和应用地热资源,与国际地热开发利用技术接轨,进行学习和交流。国际地热协会西太平洋分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联合在四川成都召开2009年度地热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将以高温地热现场考察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从多角度、多方法、多用途进行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价、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地热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用其替代化石燃料能源,对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及经济发展均极为有益。在我国,特别是在北方一些大中城市,拥有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可供开发利用,而且地热供暖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技术日趋成熟。但存在着初期投资过大等不利因素。因此,应建立政府专项基金,以推进地热供暖的广泛应用。政府专项基金应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的方式建立,重点支持地质条件成熟、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地热供暖项目。  相似文献   

6.
《地热能》2006,(4):I0003-I0004
北京地热工程研究所隶属于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是一支从事地热资源勘察、测试、施工、评价和开发利用的专业化队伍。  相似文献   

7.
舟丹 《中外能源》2012,(7):48-48
地热资源按温度的高低划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中国一般把高于150℃的称为高温地热,主要用于发电;低于此温度的叫中低温地热,通常直接用于采暖、工农业加温、水产养殖及医疗和洗浴等。与地热发电相比,地热直接利用的优点:①热能利用效率高达50%~70%,比传统地热发电的5%~20%高很多;②开发时间短得多,且投资也远比地热发电少;③地热直接利用,既可利用高温也可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因此应用范围远比地热发电广泛。当然,地热直接利用也受到热水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欧洲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欧洲相比具有诸多的相似性。因此,欧洲地热利用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地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欧洲地热开发利用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总结了欧洲地热利用的发展模式,并针对我国地热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地热利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热能》2009,(2)
各有关单位和代表: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与国际地热协会西太平洋分会共同主办“国际地热协会西太平洋分会2009年地热研讨会”。主题为“发挥地热资源优势在能源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全球高温地热资源的一半以上赋存在西太平洋地区,尤其是印尼、菲律宾地区,另新西兰和日本也在“环太平洋火圈”的范围内,我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在火圈影响带内。目前菲律宾高温地热发电居世界第2位、印尼第4位,日本和新西兰居第6、7位。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地下热水)直接利用的能量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0.
《地热能》2006,(2):8-8
天津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全市各区、县均有地热开采。统计数字显示,全市共有地热开采井224眼,2005年开采量2500万m^3。目前,全市地热资源的利用初步形成以供暖为主,温泉游泳、生活洗浴、旅游康乐、工业印染及农业种植养殖、矿泉水开发等多元化的利用格局。具有资源类型多、利用领域广、经济环境效益好的特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天津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11.
司士荣 《地热能》2006,(3):13-13
2005年中期,国务院参事室王秉忱、吴学敏、沈梦培、石定寰四位参事在对天津、北京、广东等省市地热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研座谈后,就调研成果联名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开发利用我国地热资源问题的建议”,呼吁在我国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把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受到国务院曾培炎副总理的高度重视,为此专门作了重要批示。消息传来,引起国土资源部及所属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开会研究,并专门成立地热开发利用调研组,进行全国性地热调研。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地热?     
<正>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内的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和年轻的构造运动,常形成"地热异常区",如在一定范围内地热富集并达到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程度,便构成地热资源。地热资源可分两大类:一是水热型地热资源。二是干热型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环绕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国之一,火山遍布全国,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潜力雄厚,据日本新能源生产技术综合开发机构调查推算,日本全国地热资源约有250万KW的蕴藏量,目前的地热发电量仅为1/5。全国可供发电的地热田有40多处,所以地热开发利用前景相当好。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地热温泉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江西省温泉形成、分布及化学成分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地热温泉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就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属中低温水热系统的江西省地热温泉资源,水源来自大气降水,经深部循环于适宜条件下出露地表;旅游、温泉医疗、蔬菜、花卉种植、地热发电等是江西地热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分级利用和地热废水回灌是温泉资源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地热资源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分布,比如北京的小汤山、西藏羊八井、福建彰州、河北雄县、河间等。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地热已广泛应用于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洗浴、采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地热发电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热力学优化。与闪蒸系统的比较计算表明,该系统优势明显,且热源温度愈低、千度愈小优势愈突出,充分展示了该系统在开发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发电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地热能》2006,(4):5-6
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全面推进发展,地热开发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全市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很多单位十分注重地热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保护工作,采取许多有效措施,大大减少地热水的开采量,效果明显。但也有些单位不很重视,强调自身的特殊理由较多。以下是我市地热采暖回灌概况和今后回灌工作的安排: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热开发在最近几年内突出体现了产业化开发的特点。随着中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家大大减少了对地热资源勘查的投入,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中低温地热资源被开发利用为温泉休闲娱乐和洗浴医疗,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于是,开发商看好虽然高风险、但高回报的地热产业,引发了近几年的地热开发热潮。尤其在北京、天津和沿海地区,发展势头久盛不衰。而且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开发和设计风格不断推陈出新。由于这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经营模式发展之路,替代了过去国家恩赐性的计划经济福利模式,使中国2000-2004年的地热开发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另外,地热资源管理在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使我国地热利用发展不单纯追求资源消耗的增加,而是向在减少开采水量的前提下、提高利用效率的节能环保型转化。  相似文献   

19.
地热是经济的绿色能源,是日益受到重视的新能源之一。过去主要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是水热型,即地热水(温泉、热水井等)。地热水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许多领域,如发电、养殖、供暖、医疗、洗浴、游泳等。地热利用具有节能、环保和经济的多重效益。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开发利用地热的热潮,开发利用地热的已达16个省、区、直辖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天津市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最好的城市,  相似文献   

20.
西太平洋地区人口稠密、地热活动强烈、地热资源异常丰富,是全球地热发电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推进西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湾省均处于西太平洋地热带内,地热开发已取得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