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乙酸乙烯酯为原料,经氯化、水解与硫脲环合反应制备2-氨基噻唑,收率91%。将其在硫酸体系中,经成盐-硝化“一锅法”合成2-氨基-5-硝基噻唑。当反应物n(2-氨基噻唑):n(硫酸):n(硝酸)=1:4:1.05,30℃反应4小时,硝化产物收率为81%。  相似文献   

2.
2-氨基-5-甲基噻唑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3-三氯丙烷为原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2,3-二氯-1-丙烯(2),接着与硫氰酸钾反应并异构化生成2-氯-2丙烯基异硫氰酸酯(3),再与氨水反应得N-(2-氯-2-丙烯基)硫脲(4),然后再在80%的硫酸作用下环合得2-氨基-5-甲基噻唑(1),总收率由文献报道的24.3%提高到41.3%。利用(1)和吡罗昔康的中间体(5)缩合制得美洛昔康(6)。  相似文献   

3.
1(1,4-苯并二Wu烷-2-甲酰)哌嗪是合成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的重要中间体之一。K∞J等首先报道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经与2,3-二溴丙烯酸乙酯环合得1,4-苯并二Wu烷-2-甲酸乙酯,经水解得1,4-苯并二Wu烷-2-羧酸,与亚硫酰氯反应得1,4-苯并Wu烷-2-甲酰氯,然后再和哌嗪进行酰化反制得1-(1,4-苯并二Wu烷-2-甲酰)哌嗪。Campbell等提出除以上的合成路线外,1,4-苯并二Wu烷-2-羧酸的另一条合成路线,也是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和氯环氧丙烷反应得2-羟甲基-1,4-苯并二Wu烷,经高锰酸钾氧化得1,4-苯并二Wu烷-2-羧酸,最后经氯化、酰化而得1-(1,4-苯并二Wu烷-2-甲酰)哌唪。合成过程中的氯化一步采用二氯亚砜为氯化剂,苯为反应溶剂,且中间体1,4-苯并二Wu烷-2-甲酰氯极不稳定,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研究出1-(1,4-苯并二Wu烷-2-甲酰)哌嗪新的合成方法,即以邻苯二酚为原料,与2,3-二溴丙烯酸甲酯环合,生成的1,4-苯并二Wu-2-甲酸甲酯与哌嗪进行取代的 。此方法反应步骤短,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其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邻氯苯甲醛、羟胺和乙酰乙酸乙酯为主要原料,经过肟化、氯代、环合和水解反应,合成了氯唑青霉素中间体———3-(2-氯苯基)-5-甲基-4-甲基异唑甲酸。总收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5.
1-甲基吲哚-2,3-二酮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甲基-α-甲硫基乙酰苯胺与高碘酸钠反应得到N-甲基-α-(甲亚磺酰基)乙酰苯胺(产率94%),再在对甲苯磺酸作用下发生分子内Pummerer反应,得到1-甲基-3-甲硫基吲哚-2-酮(产率61%),进一步与高碘酸钠反应,得到1-甲基吲哚-2,3-二酮,产率60%。通过IR、^1HNMR、^13CNMR等波谱分析方法证明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2-氯-5-(4-氯-1-甲基-5-三氟甲基-1H-吡唑-3-基)-4-氟苯甲醛是合成除草剂的中间体,它可以通过以下2步反应制得:首先,4-氯-3-(4-氯-2-氟-5-甲基苯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吡唑在乙酸/乙酐混合溶剂中用三氧化铬氧化,然后,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用碳酸氢钠催化水解得目的的产物,2步反应总收率达到71.6%。  相似文献   

7.
以邻甲基苯胺为原料,经氯甲基化,两次缩合,季铵化和复分解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植物生长调节剂:[(10-磺基-3-甲基-二苯基脲亚甲基)-三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铵。邻甲基苯胺在浓盐酸中用多聚甲醛进行氯甲基化,n(邻甲基苯胺):n(多聚甲醛)=11:30,在50℃通入HCl气体,反应6h,得到2-甲基-4-氯甲基苯胺(I),产率78%。中间产物I与尿素溶于浓盐酸,在96℃反应2h,得到淡黄绿色反应液(Ⅱ),再将对-氨基苯磺酸直接加入Ⅱ中,在120℃反应3h,得谈黄色晶体(Ⅲ),产率25%。然后将Ⅲ用少量盐酸溶解,在60℃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三甲胺水溶液,当pH=6时,再升温70℃,反应2h,得到[(10-磺基-3-甲基-二苯脲亚甲基)-三甲基]氯化铵(Ⅳ),产率92%。中间产物Ⅳ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以n(Ⅳ):n(LAS)=1:1的量比溶于水中,在96℃反应1h,得到最终产物(Ⅴ),产率90%。用w(V)=0.02%的水溶液喷施小麦1次,使小麦增产4%。  相似文献   

8.
以庚酸乙酯为原料,先与水合肼反应生成庚酰肼,庚酰肼在氢氧化钾存在下与二硫化碳经环合、酸化、提纯得到5-正已基-2-巯基-1,3,4-恶二唑。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庚酸乙酸):n(水合肼)=1:1.8,n(庚酰肼):n(二硫化碳):n(氢氧化钾)=1:1.6:1.1,同时控制二硫化碳加料时间40min,并采用石油醚作洗涤剂,总收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间三氟甲基苯丙酮,一乙胺,氢气在雷尼镍催化下发生氢胺化反应,反应转化率达到68%,制得N-乙基-α-甲基-3-(三氟甲基)苯乙胺,产品结构经1HNMR和IR分析证明与预期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10.
以4-氯-2-磺酰氯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缩合、甲基化、氢解及环合反应合成噻萘普汀重要中间体3-氯-6-甲基二苯并[c,f][1,2]硫氮杂卓-11(6H)-酮5,5-二氧化物,讨论了缩合反应中傅酸剂吡啶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以及氢解反应中氢化钠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工艺条件:n(4-氯-2-磺酰氯苯甲酸甲酯)-忍(吡啶)=1:1.86、n[4-氯-2-(N-甲基-N-苯基-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n(氢化钠)=1:3。对环合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反应温度为100-110℃。总收率为55.9%,其化学结构经IR、^1H NMR、MS得以确证。  相似文献   

11.
对阻燃剂2,2-二(氯甲基)-1,3-亚丙基-四(2-氯乙基)二磷酸酯(简称P-CEP)的合成进行了研究,以季戊本醇和三氯化磷为起始原料,通过闭环,开环和缩合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以茴香醚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环合反应以及脱氢反应等合成了6-取代\苯基-3(2H()-哒嗪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刘利军 《化学试剂》2002,24(6):326-328,356
以3-(4-氟苯氧基)丙炔为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了(Z)-2-(4-氟苯氧基甲基)-2-戊烯-γ-内酯和(Z)-2-(4-氟苯氧基亚甲基)-γ-戊内酯。合成的关键步骤是在TMSCl/NaI/H2O/CH3CN体系中化合物5-(4-氟苯氧基)-3-戊炔-2-酮一步完成的碘氢化和去共轭反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N-乙氧草酰丙氨酸乙酯经环合,水解,酸析和脱羧合成维生素B6的重要中间体4-甲基-5-乙氧基恶唑。选用三氯氧磷/三乙胺/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作为环合脱水剂,当n(N-乙氧草酰丙氨酸乙酯):n(三氯氧磷):n(三乙胺)=1.0:(1.0-1.2):(3.5-4.2)时,80℃下反应8h,环合反应收率为91.7%;水解,酸析和脱羧三步一锅,收率为88.2%。每步产品均运用IR,NMR谱图验证了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5.
肖金秋  修景海等 《染料工业》2002,39(3):32-33,46
以3-(β-羟乙基砜)苯胺与甲基牛碘酸反应直接生成3-[β-(N-甲基磺基乙胺基)乙基砜]苯胺,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实验证明,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最大。最佳工艺条件为:3-(β-羟乙基砜)苯胺:牛磺酸:氢氧化钠=1:1.2:1.1(摩尔比),反应时间6小时,产率可达89.02%。采用纸色层法、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质谱对产物3-[β-(N-甲基磺基乙胺基)乙基砜]苯胺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6.
3-(2''-甲基)丙烯酰氧基-5-甲基异恶唑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3-(2’-甲基)丙烯酰氧基-5-甲基异恶唑,给出了优化合成条件,就3-羟基-5-甲基异恶唑与甲基丙烯酰氯的O-/N-酰化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初步测定了3-(2’-甲基)丙烯酰氧基-5-甲基异恶唑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对在氯仿溶液中用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αFP)对Co(Ⅱ)的萃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PMαFP萃取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还研究了HPMαFP与1,10-菲罗啉(Phen)、三辛基氧膦(TOPO)、二苯亚砜(DPSO),2,2′-联吡啶(DIPY)的氯仿溶液对Co(Ⅱ)的协同萃取,结果是HPMαFP与Phen的协萃作用显著,与DIPY协萃作用较小,与TOPO、DPSO无协萃效应;还根据模拟萃合物Co(PMαFP)2和Co(PMαFP).Phen的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结果,讨论了萃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二醇(PEG600)为相转移催化剂,对硝基氰苯和邻甲酚为原料固-液法合成了2-甲基-4‘-硝基二苯醚。采用统计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寻优,得到最佳配比为,对硝基氰苯:邻甲酚:催化剂=1:1.18:0.12(摩尔比),反应时间为6h。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反应平稳,2-甲基-4‘-硝基二苯醚的收率达到92.3%以上。  相似文献   

19.
杨始刚  陆庆宁  丁蕙  陶建伟  张崇焕 《化学世界》2002,43(4):191-192,196
假性紫罗兰酮在浓硫酸及-20℃低温条件下反应,主要生成β-紫罗兰酮,少量的α-及γ-紫罗兰酮,同时生成副产物(Ⅰ)及(Ⅱ)。用IR,^1H NMR及MS光谱分析方法,对副产物(Ⅰ)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构为3,4,4,a,5,8,8a-六氢-2,5,5,8a-四甲基-2H-1苯并吡喃。  相似文献   

20.
二氯菊酸新合成路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业高  张燕  徐德祥 《农药》2002,41(2):13-14
以二甲基乙氧甲酰甲基锍伊利德(EDSA)和1,1,1-三氯-4-甲基-3-戊烯-2-酮出发形成环丙烷,合成了反式二氯菊酸。这条新的合成二氯菊酸的路线,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温和,产率高和操作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