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几种新型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体系结构的提出对软件重用机制和软件开发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软件体系结构的使用是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减少软件开销和促进软件生产率提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采用定性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实现了几种新型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剖析.给出了软件体系结构及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定义,阐述了几种新型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中关键要素的定义及特性及其风格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几种新型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软件体系结构的使用是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减少软件开销和促进软件生产率提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对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也开始超出传统的对软件设计阶段的支持,并逐步扩展到整个软件生命周期。采用定性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阐述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及软件体系结构实践等相关内容。首先给出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然后从软件生命周期的角度阐述了软件体系结构实践及相关内容,最后总结了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软件体系结构的使用是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减少软件开销和促进软件生产率提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对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也开始超出传统的对软件设计阶段的支持,并逐步扩展到整个软件生命周期。采用定性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阐述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及软件体系结构实践等相关内容。首先给出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然后从软件生命周期的角度阐述了软件体系结构实践及相关内容,最后总结了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支持动态配置和抽象编程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对软件安全性要求的提高,软件体系结构、动态配置和较高层次上的程序设计成为软件工程中的研究热点。目前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这三者的技术是不同的,因此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表述方式不统一。该文提出一种面向图形的编程方法来解决该问题,该方法以一种统一的方式实现了基于组件的分布式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动态配置和抽象编程。另外还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该方法如何支持上述三个阶段中的对软件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有效方法。通过软件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软件体系结构作为软件的蓝图,为人们宏观把握软件的复杂性和整体变化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被认为是支持软件开发和复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定域软件体系结构定义了域的共同特性,由于域的特定性,从而使复用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本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分析了基于特定域软件体系结构的软件复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是构建大型管理领域系统的关键步骤,同时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已成为解决软件复杂性的有效方法。该文基于面向方面软件开发方法提出了管理领域系统建设的“4+1”关注点视图,针对“4+1”关注点视图提出了面向管理领域、基于服务实现的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基于该软件体系结构开发的管理业务支持平台及其支持下的软件开发过程可以缩短软件开发周期,改善软件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使软件具有更好的演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地扩大和增加,软件开发的成功已不再完全取决于数据结构和软件算法的选择,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是影响软件的关键。分析了几种常用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特征、优点、缺点,提出了软件体系结构模型指导软件开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CMM、PSP、TSP的软件开发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软件开发中软件工程师个人及软件组织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尤其是软件组织在实施CMM中面对的各种挑战。CMM用于提高整个软件组织的能力成熟度,PSP和TSP分别用于改进软件工程师个人的工作风格和提高小组的软件开发质量和效率。三者的有效结合将进一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以及软件组织的能力成熟度。该文提出一种将三者及软件体系结构等其他技术结合起来的软件开发模型。  相似文献   

9.
软件体系结构的发展与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该文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目前的研究方向、几种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和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用软件体系结构指导软件开发的优点,最后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的理论在一个实际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软件连接件作为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构件间的交互,对软件体系结构的适应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在面向方面软件开发和基于构件软件开发相结合的基础上,针对系统体系结构的适应性,将面向方面编程(AOP)方法引入到软件连接件中,然后提出面向方面连接件概念及其模型,最后归纳AOP技术对软件体系结构适应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图文法的动态软件体系结构支撑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晓星  曹春  余萍  周宇 《软件学报》2008,19(8):1881-1892
使用类型化的属性图及其图文法来直观而形式地刻画软件体系结构和体系结构风格,用图转换来刻画动态体系结构的重配置行为.基于这种刻画,构建了一个动态软件体系结构支撑环境.该环境一方面,通过一个基于图文法的编辑器来支持体系结构图模型的可视化构造和操纵;另一方面,基于内置运行时体系结构技术实现了体系结构图模型在具体系统中的物理实施,并使得图模型上的图转换操作可以自动映射到实际系统的动态重配置上.再加上一系列的辅助设施,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基于图文法的动态软件体系结构支撑环境.  相似文献   

13.
软件体系结构中五种常见风格的剖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炎祥  黄浩  石莉  张戈  李超 《计算机工程》2000,26(10):30-32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工程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该文首先分析比较了现有软件体系结构理论中的几种风格,接着,说明这些不同风格如何在一个设计中使用,最后,指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The success of architecture-centric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product lines is critically dependent upon the availability of suitable architecture assessment methods. While a number of architecture assessment methods are available and some of them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process of evaluating single product architectures, none of them is equipped to deal with the main challenges of product lin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daptation of the Architecture Tradeoff Analysis Method (ATAM) for the task of assessing product line architectures. The new method, labeled Holistic Product Line Architecture Assessment (HoPLAA), uses a holistic approach that focuses on risks and quality attribute tradeoffs – not only for the common product line architecture, but for the individual product architectures as well. In addition, it prescribes a qualitative analytical treatment of variation points using scenarios. The use of the new method is illustrated through a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16.
17.
A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the stepwise refinement of an abstract architecture into a relatively correct lower-level architecture that is intended to implement it. A refinement step involves the application of a predefined refinement pattern that provides a routine solution to a standard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blem. A pattern contains an abstract architecture schema and a more detailed schema intended to implement it. The two schemas usually contain very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concepts (from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styles). Once a refinement pattern is proven correct, instances of it can be used without proof in developing specific architectures. Individual refinements are compositional, permitting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and local reasoning. A special correctness criterion is defined for the domain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an accompanying proof technique. A useful syntactic form of correct composition is defined. The main points are illustrated by means of familiar architectures for a compiler. A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thod has been used successfully in a re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