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美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注重实用性,严格规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本文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地球物理系导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为例,对美国高校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环节和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美国模式对我国高校导师培养研究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年研究生数目在逐年上升,政府此时出台了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政策。本文分析了改革前后导师制的不同之处,对出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强化导师作用方面的重要作用给予分析,并为进一步的改革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导师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要素之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素质、教学水平,不断克服自己职业生涯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要舍得投入、严格要求、平等对待、关心备至。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必须严把健康、安全、环保、质量、进度、成本"六大控制"。本文以某大型海洋石油公司在监督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的职业生涯导师管理体制为例,探讨了海上监督"优快"培养方法,着重介绍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体系文件的建立,职业生涯导师的选拔、实施及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5.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阐述了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力和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研究生导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研究生综合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指出了新时期研究生迫切需要提升以领导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为人处事能力、实践能力、国际交流能力以及适应调节能力等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并提出了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对策。分析了导师在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强化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重视培养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科研和论文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研究生实践环节等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增减途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强化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重视培养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科研和论文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研究生实不节等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石油院校培训与学历教育服务于石油行业的根本任务。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培训与学历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七大模式”,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高等教育加大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背景下,钦州学院作为广西公办高校唯一的应用型技术大学试点院校,立足北部湾发展态势,完善油气储运工程本科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项目,配置业内较为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不断强化和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为国家北部湾开发大战略的实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在应用导师制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过程中,明确导师制的核心,抓住了掌握导师资源、确定培养方向和内容、搭建培养平台等关键环节,从突出导师引导性、培养对象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都丽红     
<正>上海化工研究院化学工程及装备研究所副所长都丽红女,1965年1月出生。高级工程师,上海化工研究院化学工程及装备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出研究生多名。长期从事过滤与分离过程及设备和其它化工过程的研究、应用与开发工作。参加并主持的国家计委重点工程研究项目等有30余项;近几年来在重点期刊发表文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滑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学风不正、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欠缺、少数研究生导师指导不力、扩招导致部分高校生源较差、师资力量不足、论文评审制度不完善、监督体制不健全和论文答辩制度不完善等。提出了严格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严格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强化评估手段,检查监督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活动,实行高水平论文发表制度以及制定在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上网公开评价方案等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应用、实践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研,对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根据生产过程顺序和教学规律设计了教学流程,并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提出了建议。实践证明课程改革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石油院校培训与学历教育服务于石油行业的根本任务。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培训与学历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七大模式",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石油行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对硕士研究生实行两年学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行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需要重新定位硕士生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导师作用,建立研究生信息系统并做好后续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综合试点改革为研究对象,在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制定了三个培养环节,明确了课堂学习环节及工程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校内外基地建设的原则和方针,强调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建设的目标,同时提出了保障培养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 培养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丛蕊  戴光  李伟 《石油教育》2003,(2):84-85,88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过程装备与自动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我们开展了以“采用多元化毕业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合格毕业生”为课题的教改研究。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以设计型、科研型、创新型和计算机应用型相结合的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实现点、线、面立体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石油教育》2010,(3):44-44
<正>为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010年6月3日,中国石油管道学院无损检测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相似文献   

20.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探索化工原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强化"应用"意识,认真设计教学环节,优化化工原理系列课程体系的教学组织,同时注重课程考核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