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复(1853-1921),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他是近代将西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说和自然科学、哲学的理论知识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翻译有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著作,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译手".他提出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是晚清以来中国翻译及翻译文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命题.它既是严复翻译经验的精炼的总结,也相当程度地揭示和概括了翻译活动的本质规律.在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翻译理论中,没有哪一种学说像"信、达、雅"一样具有如此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季羡林先生曾形象地利用古人关于橘和枳的论述来阐述文学作品只具有有限的可译性.他认为文学作品的"意味"基本不可译.这一现象有诸多原因:译文难以同时做到"信、达、雅";部分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难以复制;东、西方人思维方式不同;汉语结构相对模糊;中国人好"炼"字;中国诗歌与禅趣密切相联等.该观点描述了翻译学的一个普遍规律,支持了文学翻译应追求神似的观点,并强调了反复推敲译文词句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和国学大家.但除了以上身份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翻译家.凭借其深厚的国学功底以及在圣约翰大学期间奠定的英文基础,他具备了一个译者所需要的全部条件,译作繁多.本文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蓝本,分析其中的"信"、"达"、"美",阐述林语堂的翻译标准,展现一代文豪和翻译大家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文学翻译中"信"与"达"的关系,介绍了钱钟书关于林译小说的"讹"的论述.认为翻译在实现"达"的过程中,"信"是基础,"讹"是补充.文学翻译中恰到好处的"讹",有利于实现"达"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作为诗人,郭沫若不但是中国新诗的莫基人,而且在中外诗论的影响下结合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诗歌创作的见解.作为诗歌翻译家,他就诗歌翻译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在理论上提出了"风韵译"、"创作论"、"共鸣说"和"以诗译诗"等诗歌翻译理论;在实践上有感而译,作译并举,译诗形式丰富多彩.译诗的音乐性特别强.因此,郭沫若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具有诗人译诗、知行合一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6.
"信"作为翻译原则在翻译实践中有两个预设,一个是逻辑原子论的预设,一个是原文和译文二元对立的预设.前者意味着只要原文与译文语词对应,原文的意义即可准确传达.后者意味着译文必须绝时服从于原文.本文从雏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的观点和培根的"四假相说"出发,从对上述两个预设的探讨八手,对"信"的原则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意图通过语词对等来准确传递原文意义是难以达到的;翻译不是复制,是阐释,原文与译文是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翻译理论家雅各布森,通过发表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从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了研究.在此从雅各布森此篇论文出发,对其翻译理论思想进行了研究与解析,包括语言的符号事实、翻译分类、符号信息对等及可译幽均研究,并主要从"创造性的移位"问题发现其对翻译实践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典籍思想博大精深,通过对<论语>中"仁"的思想含义的英译对比,分析译者在不同时代背景和翻译动机的支配下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指出我们应人性化的去理解译者在其译作中所担负的角色及对作品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而是与其周围各种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种自然生态活动.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该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的结果.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下,鲁迅译介域外革命文学作品的取材及翻译策略的取向适应了当时相应的"翻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都与该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相联系.作为教学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以论带史",既不同于过去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寓论于史",也不同于今天有人主张"纲要"课程的"史论结合".要真正做到"以论带史",必须坚持和弘扬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的翻译活动前后跨越了半个世纪,历经了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美国20世纪50年代"反文化"运动和现代性的冲击.他的译品,就犹如他的创作一样,带有鲜明的中西合璧的文化色彩.林语堂通过通俗的艺术方法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在西方文化世界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由林语堂编译的The Wisdom of Confucius(中文名<孔子的智慧>)较为完整地表达了林语堂的孔子观,也系统地向西方介绍了儒家学说,对促进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林语堂的翻译思想、The Wisdom of Confucius的编译内容、林语堂<论语>的英译本都具有深刻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典籍外译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手段,而译才培养则是重中之重.<中国文化典籍英译>是王宏印教授新出版的一部翻译教材,既是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为硕士研究生编写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教材.其体例编排颇具特色,内容选取涵盖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理论介绍与实践技巧均有涉及且分配合理,并且引入作者最新研究成果.本文将对该书的内容和特色作一评介,并对相关的典籍英译研究和译才培养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布迪厄社会学中"惯习"、"场域"的概念入手,考察西方传教士受"西方中心论"思想持久影响在翻译实践中对中国典籍的归化和过度异化处理,撕裂性的介绍以及由此体现的权力话语和文化殖民倾向.在当今这个存在着文化等级、文化霸权的后殖民语境下,中国翻译工作者理应肩负典籍外译的责任,恢复中国文化传统,在世界文化和翻译生产场内争夺文化资本和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14.
由于特殊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词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恰当的对应词,或者没有理想的翻译方法,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翻译界.在此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指导,结合汉语实用语体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指出:汉语实用语体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应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为最终目标,译者应做到"多维"的适应和至少"三维"的选择转换,方能达到有效的文化输出.  相似文献   

15.
从生命理想和生活价值两个角度来说,道家"无我"思想在艺术精神和审美价值方面师法自然.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在<红色手推车>的文学创作中所体现的这一倾向,可结合其五译本进行分析.具体从如下三方面阐述:一为原诗呈现主体隐退凸显客体的意境构造模式,译诗宜含而不露隐藏信息;二为原诗采取对比烘托意象群安排手法,译诗可相应体现为意象组合简单自然静态;三为原诗"无"技巧式韵律结构,译诗可采取长短句韵文结构予以再现.由此观之,"无我"之道对诗歌创作、鉴赏及其翻译均有较高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可开辟一条中西诗歌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讨论翻译批评标准,并在分析前人研究和借鉴奈达翻译理论和图示理论的基础上,尝试着建立了一个包含文本、译者和读者诸因素的文学翻译批评标准.这一标准是基于读者反应的批评标准.它从人类认知的角度研究读者反应,借助图式理论,在奈达的"动态对等"基础上提出"动态互动对等",指出原文读者对原文形成的图式若能与译文读者对译文形成的图式达到互动对等,那么从读者反应角度来说,译文就是好的译本.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奈达的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界影响颇大,功能对等理论作为其理论核心,在译界被广泛接受。但也逐渐引起了许多争议,对该理论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和解释能力也提出了种种疑问。文章尝试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全面解读并分析其受到的各种质疑,肯定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典籍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如何把它们真切地翻译到异国而又不伤其神韵,长期以来一直是典籍英译的焦点问题.在此拟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三种英译本为例,用桑塔格的翻译观分析典籍英译的可译性及其策略,以探讨典籍英译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日本古代文论中的"心"范畴,涉及到文论中的创作主体论、心词(内容与形式)关系论、审美态度论、主客统一论.日本的"心"、"有心"、"无心"均来自汉语,在语义上接受了中国影响,但在中国,这些都是哲学概念而不是文论概念,在日本则主要是文论概念.日本文论中的"心"论及其衍生出来的"心·词"、"歌心"、"有心·无心"等概念,都与中国有关,都受到中国的影响,但比起中国文论中的"心"论,却具有较高的范畴化程度,"心"论在日本古典文论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较中国的"心"论为高.  相似文献   

20.
宋明理学因为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成为官方哲学,统治时间达七百多年,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冲击,为了恢复儒家作为合法地位,朱熹作为集大成者,建立以理为基础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对由程颐提出"理一分殊"思想,朱熹进行了系统论述,并使之成为程朱理学的一个核心观点.它的思想包含着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心性理欲论三个方面,在此之中,朱熹哲学实际上成为封建皇权的精神象征,并包含很多唯心主义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