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用钛锰合金阳极从氯化锰溶液制备纤维态电解MnO_2的研究张碧泉,童庆松,张其昕(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福州350007)采用钛锰合金电极作阳极,在90~95℃范围内,电解氯化锰溶液,制得纤维态电解γ-MnO2(简称FEMD),其MnO2含量大于90%,含...  相似文献   

2.
1,2—丙二醇空气氧化合成丙酮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俊明 《化工时刊》1997,11(12):26-28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改性电解银催化剂对1,2-丙二醇空气氧化合成丙酮醛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适宜条件下,原料1,2-丙二醇转化率大于98%,产品丙酮醛收率达72%。  相似文献   

3.
电解絮凝浮选法处理油田废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电解絮凝浮选法处理油田含油废水,建立了废水电解絮凝浮选法脱油动力学方程。在实验条件下电解10min,废水中可脱除油的去除率大于90%。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废水中不可脱除油含量下降,但脱油速率常数k值增加不多。中性废水的脱油速率常数k值小于酸性或碱性废水。加入少量的PAC有助于废水除油。当电解功率相同时,两种电极联结方式的脱油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底部曝气铁碳微电解和SBR法处理CODCr为625 mg/L、B/C约0.11、色度为300~400倍的粘胶纤维废水,考察了pH、Fe/C比、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铁碳微电解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5、铁碳比为4∶1、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铁碳微电解出水的B/C比大于0.3,后续经SBR工艺处理,出水COD去除率大于88%、色度去除率达84.9%。  相似文献   

5.
铁碳微电解-H2O2法预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法对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铁炭与H2O最佳组合参数以及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pH为4,铁炭质量比为3: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h时,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达到40%;对出水投加1mL·L^-1的H2O2(30%),常温下反应20min,原水COD的去除率大于70%,色度去除率为90%以上,出水的可生化性由0.23增加到0.68。并通过对微电解反应后铁屑表面特征分析,研究了造成反应效率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隔膜电解制备Mn^3+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解媒质MnSO4在有隔膜条件下电解制备Mn3+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均相还是非均相隔膜电解,在常温20℃、40%H2SO4介质中,当电流密度、MnSO4浓度、电解时间在很宽的范围变动时,电流效率保持很高,至少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7.
硫酸锰的非均相电解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治荣  周定 《化学世界》1996,37(10):517-519
本文研究了硫酸锰在60%H_2SO_4中的非均相电解氧化,优化了电解条件,电流效率可达75%,并研究了几种添加剂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硝基苯电解还原制备对氨基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平  许文林 《上海化工》1992,17(3):26-29
用旋转圆柱电极反应器和固定床反应器电解还原硝基苯制备对氨基苯酚(PAP)。在温度约85℃、槽电压约2.0伏、硫酸浓度约为20%的条件下,对氨基苯酚的摩尔收率为80%,电流效率大于75%。电解液经萃取及重结晶,得到纯度大于99%的PAP白色晶体,熔点为189℃。文章还讨论了该工艺工业化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1,2—丙二醇空气氧化合成丙酮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改性电解银催化剂在1,2-丙二醇空气氯化合成丙酮醛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在适宜条件下,原料1,2-丙二醇转化率大于98%,产品丙酮醛收率达72%。  相似文献   

10.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铝箔电解剥离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电解浸出新工艺.以铅板为阳极,锂电池正极材料为阴极,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铝箔,实现在浸出钴的同时剥离铝箔,使铝箔得以完整回收.研究了浸出过程各因素对钴铝浸出影响,最佳电解浸出条件为:电流密度为15.6 mA/cm2,硫酸浓度为0.4 mol/L,柠檬酸质量浓度为36 g/L,温度为25℃,电解时间为120 min,钴浸出率为90.85%,铝溶解率为5.8%.对后续工艺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剥离的正极粉料综合回收处理,萃取除杂,草酸铵沉钴,得到钴质量分数为31.3%合格的草酸钴,钴的综合回收率大于99.8%.  相似文献   

11.
使用8个不同配方叶面肥在豇豆营养生长阶段喷施3次,调查叶面肥对豇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4.3%黄腐酸叶面肥处理增产67.0%;8%黄腐酸+氮磷钾增产57.1%;大量元素+微量元素[(N+P2O5+K2O≥23%9∶6∶8)+(F e+B+Z n≥1%)]的增产48.2%;4%腐植酸钾+大量元素+微量元素[(N+P2O5+K2O≥23%9∶6∶8)+(Fe+B+Zn≥1%)]增产43.2%(添加腐植酸钾不利于提高产量);3%腐植酸钾+维生素+尿素+硫酸钾≥7%增产40.8%;大量元素+微量元素[(N+P2O5+K2O≥35%12∶10∶13)+(F e+B+Z n≥0.6%)]增产39.5%;3%腐植酸钾+大量元素+微量元素[(N+P2O5+K2O≥35%12∶10∶13)+(F e+B+Z n≥0.6%)]增产33.7%;4%腐植酸钾增产15.9%。黄腐酸增产效果最明显,微量元素增产效果比大量元素明显,腐植酸钾增产幅度较低,腐植酸钾+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处理的增产效果低于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处理。  相似文献   

12.
越橘中花青素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来新  赵卫星  杨琼  朱海云 《应用化工》2010,39(2):217-218,229
以酸性乙醇提取粉碎的越橘原料3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喷雾干燥,得红色粉末状花青素产品。原花青素≥25.0%,花色苷≥7.5%,花青素≥5.0%。  相似文献   

13.
辽阳石化公司的裂解碳五馏分中除了单烯、双烯和单烷烃外,还富含苯、双环戊二烯(包括环戊二烯),w(苯)和w(双环戊二烯)分别为18.6%和20%左右。本文探索采用简单、合理的工艺将苯及双环戊二烯产品分离出来,并最终达到苯纯度为85%~88%,收率≥90%;双环戊二烯纯度≥80%,收率≥70%的实验目标。  相似文献   

14.
郭萍  张新  张磊  宋阳 《广东化工》2011,38(6):54-55
对丙烯酸催化剂进行的性能试验,获得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第一反应器盐浴温度:320±10℃;丙烯空速95 hr-1,丙烯转化率在98%以上,第二反应器盐浴温度260±10℃,丙烯醛空速96.5 hr-1,丙烯醛转化率在99.58%以上。  相似文献   

15.
高硬度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季永新 《精细化工》2002,19(4):230-233
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用羟基丙烯酸树脂及可水分散的水性聚氨酯固化剂。优化条件为 :羟基丙烯酸树脂的酸值为 2 2~2 5mgKOH/g,w(—OH) =2 %~ 2 5 % ,硬单体质量分数 35 %~5 0 % ,助溶剂质量分数为 5 %左右的乙二醇单丁醚 ;固化剂乙二醇丁醚改性时 ,(—NCO/—OH)≥ 6 ,聚乙二醇改性时 ,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80 0 ,(—NCO/—OH)≥9。两组分配比以 (—NCO/—OH)≥ 1 3为宜  相似文献   

16.
以水作为溶剂,经初步反应后,反应混合液通过压力喷雾干燥机组可在30min内完成干燥造粒工序,生产效率高。所得产品通过扫描电镜、HPLC、粒径分析仪、白度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为片状结晶,纯度≥99.6%,收率≥95%,平均粒径D50为3μm~3.5μm,白度≥93%,起始分解温度≥350℃。并且通过不同工艺条件所得产品的物性及应用对比,验证所得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并容易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旨在将生产工业磷酸一铵(MAP)产生的磷淤渣中的硫、镁和磷高效分离利用,同时去除杂质离子。通过对磷淤渣进行酸浸、脱氟、冷却结晶、除杂和氨化等制备硫酸铵镁和硫基磷铵。研究表明,当酸浸液脱氟后加入氨水调节pH至0.85时,经冷却结晶硫酸铵镁的产率可达62%;在冷却结晶硫酸铵镁后的滤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至2.6,滤液中的杂质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铝(Al2O3)、氧化镁(MgO)质量分数分别降低至0.08%、0.58%、0.93%,向除杂后的滤液中通入氨气并控制pH=9,经浓缩、干燥可得到硫基磷铵,硫基磷铵的总氮质量分数≥16%、有效磷质量分数≥26%、总硫质量分数≥11%、水溶性磷占有效磷质量分数≥75%以上。通过这种途径实现磷淤渣的高效利用更加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8.
茚虫威合成路线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对茚虫威的合成路线进行了比较,选择了以4-氯苯乙酸为原料,经过酰氯化、付-克烷基化等10步反应制备茚虫威的合成路线,所得茚虫威含量≥67%(S-异构体计),收率≥30%。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甲基肼水溶液,对氯甲基苯甲酸叔丁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唑螨酯(fenpyroximate)产品,修正了文献中使用纯的甲基肼或者是甲基肼的醇溶液为起始原料的缺点,解决了工业化生产中甲基肼运输和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用上述原料和中间体合成出的唑螨酯产品,含量大于95%,5步主要反应总收率超过55%。  相似文献   

20.
刘福胜  于世涛  周昕  葛晓萍 《化学世界》2003,44(8):426-427,421
采用乙酰乙酸乙酯和水合肼为原料 ,无水乙醇为溶剂 ,对 3-甲基 - 5 -吡唑酮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 ,在反应温度为 80°C,乙酰乙酸乙酯与水合肼摩尔比为 1∶ 1 .2 ,反应时间 3h的较佳工艺条件下 ,产物收率大于 85 % ,产物纯度大于 99.5 %。用 IR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