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省属工程性缺水的省份,水利化程度不高,干旱灾害频繁。为弥补水利工程的不足,切实做好抗旱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机动、灵活的抗旱队伍。抗旱排涝服务队作为水利部门组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运而生,在多年的抗旱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我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311m^3,亩均水资源量208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7—1/9,每年的抗旱任务十分艰巨。多年的抗旱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过去只重视农业和农村抗旱的做法已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抗旱工作必须由单一农业抗旱向生活、生产、生态全面抗旱转变,必须坚持“防抗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国家防总提出的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的新思路,非常符合我省抗旱工作实际。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国家防办的要求,认真编制抗旱预案,逐步实现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8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搞好抗旱减灾工作。干旱缺水始终是制约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省委书记白克明、省长季允石也多次指示,要求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坚持多蓄水。全省今年虽然总体风调雨顺,夏季喜获丰收,秋粮丰收在望,但阶段性、区域性干旱不断发生。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利用后汛期,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积极推进防汛抗旱工作的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4.
以唐山市城市旱情特点及抗旱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从造成城市干旱缺水的现状和长期发展趋势入手,对城市干旱缺水情况对今后的影响和抗旱工作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以期为唐山市市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唐山市的抗旱工作更为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5.
王强 《治淮》2003,(5):21-21
2002年11月30日,《安徽省抗旱条例》经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3年2月1日起正式实行。该部法规的颁布,标志着安徽省抗旱工作步入法制轨道,这是安徽省第一部抗旱法规。 安徽是一个旱灾较为频发的省份。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的53年间,全省共发生旱灾43年(次),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发生越来越频繁,抗旱用水矛盾日益突出,干旱缺水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表明,吉林省干旱发生频率、干旱面积的旱灾损失均呈加快、加重的发展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①加强抗旱设施建设,增强抗旱减灾能力。②全面推广非工程抗旱技术措施;③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为抗旱减灾提供优质服务;④正确认识吉林省干旱缺水的基本规律,搞好抗旱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7.
利用现代技术科学抗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灵燕 《中国水利》2007,(13):62-63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从全国看,干旱缺水将是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这是由我国自然气候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决定的。作为一种普遍性的自然灾害,旱灾不仅会使农业受到损失,严重的还将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与环境。作为抗击干旱、应对水短缺的主要措施和最基本手段,水利工程在我国抗旱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与此同时,为增强抗旱工作的主动性,便于及时采取机动灵活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批准实施甘肃省抗旱应急预案,标志着我省抗旱应急工作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我省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长期以来,干旱缺水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干旱天气频繁,旱灾影响日益加剧,干旱已严重制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为了切实增强干旱风险意识,提高抗旱应急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时效性,提升抗旱减灾的应急能力,保证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部编制了甘肃省抗旱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9.
论国家加快抗旱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灾是影响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兴修了大批水利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抗旱斗争,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变化,我国干旱缺水的形势日益严峻,旱灾发生的频率、范围和影响的领域不断扩大,同时,长期抗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体制、制度性的障碍也显露出来,抗旱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依法抗旱,提高抗旱工作水平已成为新时期抗旱工作的基本方略,尽快通过抗旱立法来加强抗旱工作,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如何进一步提高抗旱资金的使用效益?河南省在利用抗旱资金进行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的同时,进行了抗旱物资政府采购的有益探索。 一、河南省抗旱物资政府采购的基本情况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干旱缺水是制约该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近几年,干旱程度不断加剧,在1998年8月到1999年2月的200天时间内,全省有3700万亩小麦受旱。为了抗御特大旱灾,增强长期抗旱能力,河南省大力推进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尽管上级财政每年都拿出不少抗旱经费用于支持各地  相似文献   

11.
1 旱情及抗旱目标。安徽省是水资源紧缺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全省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地方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工程型和水质型缺水的矛盾比较突出.现状中等干旱年份全省缺水60多亿m^3,有66个县城以上的城市缺水,有25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为此,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紧紧围绕“加快发  相似文献   

12.
抗旱动态     
《中国水利》2014,(15):I0002-I0002
7月27日,国家防总、水利部在此前派出抗旱工作组深入河南、辽宁、吉林、重庆、江西、陕西、新疆等省(自冶区、直辖市)指导协助地方开展抗旱工作之后,又派出工作组赶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和内蒙古中两部重甲地区,了解当地旱情和群众缺水隋况,指导地方做好抗旱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3.
《河北水利》2001,(2):31-31
众所周知,严重的干旱缺水是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今年又是新世纪和“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是新世纪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开局年、起步年,做好今年的抗旱工作,意义非凡。令人不容乐观的事实是,2001年1~6月全省需水量预测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的干旱灾害年年发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缓解这一状况,多年来,湖南省在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方面者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抗旱服务组织在湖南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应该大力支持,积极推进其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干旱灾害有加重的趋势,抗旱工作面临严峻形势 我国的旱灾发生概率大、范围广、历时长、危害重。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减灾工作,通过组织实施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干旱缺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近年,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降水年际年内变异增大,极端天气事件有多发频发的趋势,区域降水和河川径流变化波动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近几年连续遭受干旱,尤其是北方省份水资源紧缺、旱情严重,抗旱立法工作滞后的现实情况,2002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开展了《抗旱条例》的起草工作。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作为《抗旱条例》的起草单位,于2002年9月和2003年1月对安徽省、黑龙江省抗旱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此后,初步确定了《抗旱条例》的基本框架,并就有关内容进行了纲要式拟制。为了进一步深化对各地抗旱工作的认识,为《抗旱条例》的制定提供丰富、全面、准确的资料和实践依据,2003年3月16日至3月24日,《抗旱条例》立法调研组再次对近几年特别是2002年旱情极…  相似文献   

17.
我市近几年遇到严重干旱,水田泡田插秧期抗旱任务繁重。为了解决无水泡田插秧问题,我市加大了打井抗旱力度,即可以解决水田水源,又可以解决老水田水源缺少问题,为地处半山区的我市水田抗旱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1大规模打井解决水田抗旱水源 1998年是我市水田抗旱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由于水库塘坝蓄水特少,全市1.87万hm2水田有0. 8万hm2在泡田插秧期缺水,除采取其它措施解决水源外,仍有3173hm2水田无水泡田插秧。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水田抗旱工作,成立了抗旱指导组,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担任组长。2月下…  相似文献   

18.
王一  刘慧梅  董蔼伟 《山东水利》2007,(7):56-57,61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干旱缺水矛盾日益突出,抓好城市抗旱、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由单一的农业抗旱向全面抗旱的具体体现。近年来,莱阳市积极调整抗旱工作方向,在城市抗旱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是一个干旱灾害非常严重的省份。新中国成立60年来,甘肃省投入了上百亿资金,修建了大批的水利抗旱工程,建立健全了抗旱管理机构和抗旱服务组织,制订了规章制度,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为甘肃的抗旱减灾起到了重大作用,抗旱效益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贺骥 《人民长江》2005,36(1):34-35
旱灾是影响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兴修了大批水利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抗旱斗争,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变化,我国干旱缺水的形势日益严峻,旱灾发生的频率、范围和影响的领域不断扩大,同时,长期抗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体制、制度性障碍也显露出来,抗旱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依法抗旱,提高抗旱工作水平已成为新时期抗旱工作的基本方略,尽快通过抗旱立法来加强抗旱工作,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