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防汛墙墙后渗水现象是上海市区防汛墙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在市区防汛墙加高加固工程中已有所克服,但尚未得到彻底解决。1992年8月28日至31日,由于上海遭受16号台风边缘影响,市区黄浦江连续出现较高潮位,其中31日清晨黄浦江公同站实测高潮他达  相似文献   

2.
在探讨计算水情和水闸调度运行方案的基础上,采用3种尺度的河网模型对黄浦江河口建闸的挡潮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并研究了不同调度参数(起关潮位和关闸历时)对挡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遭遇千年一遇风暴潮时通过合理调度黄浦江河口闸门可将进潮量减少约80%,闸内干流段高潮位降低1.7~2.4m,能有效提高上海市区的防汛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浦江河口建闸工程规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维持上海市千年一遇高潮位设防标准 ,对继续加高加固防汛墙和黄浦江河口建闸这两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认为无论从对黄浦江最高水位再次突破历史记录的适应性、安全性来看 ,还是从景观、经济、工期和综合效益来看 ,黄浦江河口建闸挡潮是长治久安的合理决择 .推荐了闸址、闸区总体布置、工程结构型式和挡潮闸运行方式 ,并提出了工程投资匡算和预计施工工期 .  相似文献   

4.
随着珠江堤岸防护建设不断开展 ,为了提高堤岸建设水平 ,1999年 12月 ,珠江堤岸防护工程办公室组织建设、监理、设计人员赴上海和浙江考察黄浦江和钱塘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 ,通过交流学习使我们对城市堤防工程建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本文借鉴黄浦江和钱塘江的防洪工程建设经验对珠江堤岸建设谈几点看法。1 黄浦江防汛墙工程建设情况上海市位于长江口 ,黄埔江穿越市区 ,汛期常受台风、暴潮侵袭 ,最高潮位高出地面 2~ 3m ,严重威胁市区安全。黄浦江原有防汛墙是市区主要的防汛设施 ,但挡水标准不高 (只有百年标准 ) ,结构安全度亦低。为确保…  相似文献   

5.
1989年10月16日,因强冷空气过境影响,长江口区吹偏北风,阵风达8~9级,造成黄浦江吴淞站和黄浦公园站分别出现5.10米和4.76米高潮位,破1913年有记录以来非汛期最高潮位记录,当时黄浦江两岸轮渡停航,部分防汛通道闸门因未及时关闭出现险情,西沟港马家浜防汛墙工程因施工围堰(内侧未筑临时防汛墙)太低,漏水漫溢而决口近20米,造成庆宁寺附近地区积水过膝,有661户住宅和粮店进水,影响较大。事故发生后,  相似文献   

6.
在简要阐述黄浦江历史演变、水文特性和历年风暴潮灾害的基础上,回顾了黄浦江河口建闸研究历程及相关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主要研究方向。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黄浦江河口建闸是黄浦江防洪能力提升总体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上海永久防洪(潮)问题的必然选择;挡潮闸的基本功能是挡风暴潮、适应通航,合理调度挡潮闸对洪、潮共同作用引起的流域超标准高水位具有较大控制作用;挡潮闸设防标准建议为100年使用期末可防御千年一遇潮位,且闸孔单孔总净宽超过300 m,对行洪、航运、河势影响较小且能控制闸室淤积。下一步研究重点为弯道建闸对河势、航运的影响,关闸时机和频次对挡潮效果、航运的影响,挡潮闸闸型对功能、关闸时长、河道淤积的适应性以及突破跨度对受力的影响等。鉴于河口建闸并不能完全解决中上游堤防的防洪能力提标,建议同步实施中上游堤防加高加固,并在两项工作完成前做好防汛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上海市现行非汛期临时防汛墙(堤)防御标准存在规定范围不全、年代久远等问题,从防御非汛期高水位要求、现行技术标准要求、经济合理性要求等方面,综合论证了黄浦江、苏州河非汛期临时防汛墙(堤)的防御标准。研究推荐非汛期黄浦江市区段临时防汛墙(堤)按200年一遇标准设防,黄浦江上游段及苏州河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  相似文献   

8.
顾相贤 《上海水务》2005,21(2):15-18,35
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始建于1956年,当时为了抵御潮水漫溢,在黄浦江支流苏州河部分岸段修筑了砖石结构的防汛岸墙,称为防汛墙。1956年至今,五十年来,黄浦江防汛墙经历了四次全市性的建设高潮,其设防范围不断扩大,结构型式不断改进,防御标准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上海市区最主要的防汛工程措施,为确保城市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回顾黄浦江防汛墙的建设历史,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必将有利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闵行区黄浦江沿线的水闸建成于不同时期,原设计工程等别和防洪标准与修建的年代有关。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浦江高潮位多次超历史记录,区域防汛形势严峻,黄浦江上海城区的防洪标准不断更新。基于多年来闵行区水闸安全鉴定工作实践,重点讨论了不同时期修建的闵行区黄浦江沿线水闸工程的防洪标准安全,对比了几个典型水闸原设计和现状工程规模等别,原设计、加高加固工程设计和现阶段区域规划的外河高水(潮)位,分析了现状防洪标准安全状况。成果可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类似工程的安全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市防洪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正国 《人民长江》1991,22(8):14-17
对上海市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是台风。台风侵袭时往往伴有暴雨,如又遇大潮汛,造成大风、暴雨、高潮三害同时袭击,将造成严重灾害。针对自然灾害的实际状况,城市防洪主要采取一挡二排的措施。建国以来,上海兴建了2700多km江海堤防,2500多座水闸泵站控制工程和排灌工程,在城市防洪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与上海市重要地位相比,防洪标准仍偏低。经反复调查研究和探讨,并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防洪采用苏州河口建挡潮闸和黄浦江干支流防汛墙加高加固或部分改建方案,防汛墙的设防水位,从原有接近百年一遇的标推,提高到千年一遇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中国防汛抗旱》2008,18(3):38-38
2008年2月26日,国务院批复松花江流域防洪规划,指出:“力争到2015年,太湖流域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重点防洪工程按照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上海市黄浦江干流及城区段按1000年一遇高潮位设防,城区段海堤按200年一遇高潮位加12级风设防;杭州市老城区段堤防按500年一遇高潮位设防;  相似文献   

12.
黄浦江上海市区段防汛墙漫溢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黄浦江上海市区段防汛墙防御能力,采用2012年防汛墙高程监测数据以及黄浦江防汛墙设计参数,利用蒙特卡罗法计算不同潮位下防汛墙漫溢概率以及远期海平面上升情况下的漫溢概率,提出防汛墙漫溢风险评价准则,并统计相应的漫溢风险。结果表明:现状防汛墙防御能力明显不足,如果再考虑到近年来黄浦江水位趋势性抬高及未来海平面上升,黄浦江防汛形势不容乐观;漫溢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市区段上游;黄浦江防汛墙漫溢风险不仅与防汛墙高程欠缺有关,也与不同岸段采用的设计潮位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上海水务》2006,22(2):F0002-F0002
为进一步改善苏州河水质和水环境,满足苏州河景观总体规划,抵御千年一遇高潮位,上海市于2003年4月11曰启动苏州河河口水闸工程建设,工程已经竣工进入试运行阶段。苏州河河口水闸为单跨100米水下液压卧倒式翻板闸门,具有双向挡水和灵活启闭动能,可在0°到90°之间设定角度开启并  相似文献   

14.
感潮河段水位与上游洪水和河口潮位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感潮河段水位过程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两岸易涝区涝水的外排进程,对感潮河段水位与上游洪水和河口潮位进行关联性分析,旨在为感潮河段两岸易涝区治涝合理选取设计潮位过程提供依据。本文构建的感潮河段水位与上游洪水、河口潮位的关联性分析模型,首先采用Copula函数分别构建感潮河段年最高水位与上游相应洪水和河口相应潮位的联合分布,再基于联合分布提出关联性分析模型。选取珠江三角洲磨刀门水道的竹银站来分析其水位与上游马口站洪水和河口三灶站潮位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对任一重现期竹银站最高潮位,与马口站流量遭遇的概率显著低于与同一重现期的三灶站高潮位遭遇的概率,即竹银站出现高潮位时,受河口潮位影响的概率要大得多;(2)对一确定重现期竹银站最高潮位,与马口站流量组合的风险并不一定低于与同一重现期三灶站高潮位组合的风险,当重现期较大时,前者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任继明 《海河水利》1989,(3):18-18,30
一年一度的汛期已到,正确及时调度洪水是确保防洪胜利的关键,海河流域骨干泄洪河道的入海流量共计24600秒立方米,渤海湾有关河口潮位高低也是调度洪水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流域内各级防汛部门和有关防汛调度人员都必须把握有关河口的潮位变化。国家海洋科技情报所编印的《潮汐表》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然而,《潮汐表》主要是为海轮、军舰进出港口服务的,所预报的潮位值是以潮高基准面(或海图深度基准面)为零点的。潮高基  相似文献   

16.
"麦莎"台风影响期间黄浦江潮位变化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风暴潮一直是上海市主要的自然灾害,呈现出季节性多发的特点。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台风期间上海市风大、雨大、潮位高,是近年来影响比较大的一次台风,特别是台风期间上海市潮位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即下游潮位不高而上游潮位很高,对上游地区的防汛造成了较大压力。本文分析后认为,近二十年来的水利工程建设造成上游潮位的趋势性抬升、上游太湖水位的变化、优势涨潮流的影响和区域降水量等是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对上游水位的影响,并要有相应的对策,以尽量减少对上游防汛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江镇扬河段属感潮河段,尝试采用适合于河口海岸的自动分潮优化技术、基于高低潮资料的调和分析改进型方法以及河口潮位径流增量修正法,计算镇江站的调和常数,预报其天文潮位,同时建立特征潮位、预报误差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虽然高低潮位误差在30 cm以内合格率为82.4%,仅达到乙等,但高潮位的预报精度达到了甲等,表明采用调和常数预报镇江站天文潮高潮位可行。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区防汛标准和工程建设的变化大抵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无防汛设施时期(上海建埠至1955年)1921年以前市区地势较高,地面高程大都在4.0米以上,(吴淞标高,下同)。1921年市区发现地面下沉,到1945年后市区地面下沉已对防汛安全产生明显影响,反映在潮水倒灌上岸次数增加,但除1949年外,灾情并不严重。在这一时期,市区黄浦江,苏州河沿岸陆续由沿河单位、市政部门修建了一些护岸工程,岸顶标高大抵在4.7米  相似文献   

19.
伶仃洋河口近年潮位变化分析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伶仃洋河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年最高、最低潮位变化规律,得出高潮位抬升与口门港口、航道建设大幅度开挖、大规模采砂等致河口纳潮容积增大有关,低潮位抬升与口门地区滩涂围垦致口门水道泄洪路径延长、河口泄洪断面缩窄等有关。了解和掌握伶仃洋河口近年潮位变化,对河口防洪、综合治理及管理等有着重要意义,对掌握河口未来变化趋势、适应河口变化调整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市水文总站和南京水文水利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的上海防汛调度自动测报系统于一月十八日在上海市通过鉴定。鉴定会由上海市水利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36名代表。上海市防汛自动测报系统是以微机为主体,自动收集潮水位和雨量信息,无线电传递,微机处理,可为市防汛服务的自动测报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在上海市水利局的中心站和三个测站,即:位于黄浦江干流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