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Nova-PakC_(18)柱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内标法定量,测定混配除草剂可湿性粉剂中苄嘧黄隆和快杀稗的含量。结果表明,各有效成分与内标物色谱峰分离完全,杂质无干扰。九次重复测定苄嘧黄隆和快杀稗含量的标准偏差为0.87%和0.97%,变异系数分别为0.69%和0.65%,回收率分别为99.2%~101.1%和99.1%~101.6%。  相似文献   

2.
王绍龙 《浙江化工》1995,26(2):42-43
本文介绍35%杀螟螨醇乳油,对棉红蜘蛛的生物活性及共毒系数测定的方法和结果,并说明其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20%噻嗪酮·杀扑磷乳油的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即以甲醇+水(78:22)为流动相,C18柱和紫外检测器同柱一次分离测定混剂中的噻嗪酮和杀扑磷.结果表明:噻嗪酮、杀扑磷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265和0.0122;变异系数分别为0.174%和0.24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8%和99.67%;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6.  相似文献   

4.
20%杀扑磷·毒死蜱乳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华 《农药》2007,46(11):763-764
建立了在同一液相色谱条件下测定混剂中杀扑磷和毒死蜱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采用XTerraRP18柱,用甲醇-乙腈-水溶液(体积比63∶15∶22)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30nm下,外标法对试样中的杀扑磷和毒死蜱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杀扑磷和毒死蜱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9;标准偏差分别为0.032和0.048;变异系数分别为0.32%和0.4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7%和98.73%。  相似文献   

5.
杀扑磷及其乳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孟霞 《农药》1999,38(11):20-21
采用气相色谱法,使用OV-101色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癸二酸二正丁酯为内标物,对杀扑磷及其乳油进行色谱分离和测定。方法的变异系数为0.2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8,回收率达99.09%-100.35%之间。  相似文献   

6.
唐光传 《农药》2000,39(11):21-22
采用5%OV-101为色谱柱的固定相,以磷酸三苯酯为内标物,用氢火焰检测器对杀螟硫磷.噻嗪酮乳油进行定量分析,杀螟硫磷、噻嗪酮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5和0.1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4%和99.80%。分离效果好,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7.
20%米满胶悬剂对抗性棉铃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中等偏得发生年份,在四代棉铃虫卵高峰至卵孵高峰期,每667m^2用米满30,40mL,用药一闪,4天防效分别为80.8%,96.4%,7天防效分别为82.8%和91.1%,防效明显优于常规农药快杀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同柱条件下,噻嗪·杀扑磷混配制剂中噻嗪酮和杀扑磷分离测定方法,为企业生产的质量控制及质检机构提供参考。[方法]以5%OV-101固定相色谱柱,邻苯二甲酸双环己酯为内标物,利用FID检测器通过程序升温方法对噻嗪·杀扑磷混配制剂中两种组分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结果]噻嗪·杀扑磷混配制剂中2种组分及杂质得到了有效分离,杀扑磷和噻嗪酮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32、0.159;变异系数分别为0.65%、0.79%;回收率为99.07%~101.61%,99.02%~101.20%;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88。[结论]该方法测定噻嗪·杀扑磷混配制剂中的噻嗪酮和杀扑磷的质量分数,其准确度、精密度和线性关系好符合定量分析要求,是一种可行、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桂珍  李华英 《农药》1994,33(6):20-20,16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选用5%SE-30填充柱,以二十二烷为内标,在适宜条件下对杀螨灵中的水胺硫磷、克螨特进行一次性分离、分析,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0、0.78,线性相关数r值分别为0.9997、0.9999,克螨特的回收率为99.55%。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检测90%杀单·乙酰甲可湿性粉剂,结果表明:杀虫单与乙酰甲胺磷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8,标准偏差分别为0.064、0.12;变异系数分别为0.78%、0.91%;回收率分别为99.02%~100.29%、99.67%,100.09%。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法,使用同一色谱柱,用内标法对马@杀复配制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4、0.03;变异系数分别为0.3%、1.1%;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9;回收率分别为99.0%~100.2%、99.2%~100.2%.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法测定甲基对硫磷和氟氯氰菊酯的复配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大水 《农药》1997,36(7):22-23,25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程序长温法,在SE-30填充柱上,以磷酸三苯酯作内标物,用FID检测器对硫硫磷和氟氯氰菊酯进行定量分析。本方法变异系数分别为0.54%、1.7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0%、99.95%,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89。  相似文献   

13.
王强 《农药》1995,34(2):15-17
作者以柑桔全爪螨为供试材料,对杀螨剂-哒螨灵和唑螨酯的室内毒力,杀螨杀卵活性,毒杀作用特点及田间效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哒螨灵对雌成螨和卵均具有极高的毒力(LC50分别为0.21和0.12ppm),其相对毒力指数均居供试六种杀螨剂之首位,唑螨酯对雌成螨也具有较高的毒力(LC50为0.94ppm),其相对毒务指数也高于苯丁锡,噻螨酮,三唑锡及克螨特,但唑螨酯对卵的毒力(LC50 20.5ppm)则低于噻螨酮,同时,哒螨灵0.75-1ppm和唑螨酯2-10ppm的杀螨活性均达90%以上,哒螨灵0.2-0.75ppm的杀卵活性也达80%以上,而唑螨酯50ppm的杀卵活性则为60.7%,二者不仅击倒作用迅速,如唑螨酯5和50ppm的击倒中时分别为19.53和7.71小时,而且持效期长,田间小区试验表明,15%哒螨灵乳油30000-4000倍和5%唑螨酯悬浮剂1000-2000倍防治柑桔全爪螨有较好效果,药后3天即可见效,药效可分别维持40天和30天。  相似文献   

14.
王旭  于福利  雷琪  王素琴 《现代农药》2012,(5):30-32,43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混剂中多杀霉素和吡虫啉的含量。使用C18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甲醇和乙腈为流动相,在250 nm波长下,同时分离16%多杀.吡虫啉悬浮剂中的多杀霉素和吡虫啉。结果表明,多杀霉素和吡虫啉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3和0.999 4,标准偏差为0.021 7和0.051 7,变异系数为1.06%和0.37%,平均回收率为99.98%和100.10%。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豇豆中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性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唑虫酰胺通过测定豇豆和土壤样品中唑虫酰胺含量进行定量,多杀霉素通过测定豇豆和土壤样品中的多杀霉素A和多杀霉素D进行定量。[结果]唑虫酰胺、多杀霉素A和多杀霉素D的检出限(LOD)分别为10、7、13μg/kg;唑虫酰胺、多杀霉素A和多杀霉素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000、3.5~700、1.5~300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0.01~2(唑虫酰胺)、0.007~1.4(多杀霉素A)、0.003~0.6 mg/kg(多杀霉素D)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豇豆中分别为80%~112%、81%~109%和83%~105%,在土壤中分别为82%~112%、88%~109%和82%~10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豇豆中分别为5.4%~13%、6.6%~9.6%和7.8%~13%(n=5),在土壤中分别为5.8%~11%、6.9%~7.9%和8.4%~12%(n=5)。[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及准确度高,可满足豇豆和土壤中唑虫酰胺和多杀霉素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C18反相柱上,以甲醇/pH3.0水(65/35v/v)为流动相,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内标物,对快杀稗进行定量分析。9次测定结果,其平均值为88.74%,相对偏差为0.37%,变异系数为0.63%,平均回收率为99.1%~101.9%,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7。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沙芬和伪麻黄碱,可消除两者的相互干扰而直接测得各自的含量。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3%和99.83%,RSD分别为0.64%和0.48%,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98。  相似文献   

18.
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在C18反相柱上,以甲醇/pH3.0水为流动相,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内标物,对快杀稗进行定量分析,9次测定结果,其平均值为88.74%,相对偏差为0.37%,变异系数为0.63%,平均回收率为99.1%-101.9%,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7。  相似文献   

19.
刘明炎  王友平 《农药》1997,36(9):39-39,33
1996年对蛇眼蚧发生较重的茶园,在其孵化期用40%杀扑磷乳油和25%亚胺硫磷乳油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杀扑磷乳油1000-2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400倍液对蛇眼蚧均有良好防效,尤以40%杀扑磷防效显著,持效期可达22天。  相似文献   

20.
石秋忠 《江苏农药》1999,(2):13-14,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杀苄颗粒剂中有效成份杀草丹和苄嘧磺隆的百分含量。杀草丹和苄嘧磺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100.9%,标准偏差分别为0.017和0.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