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斌  加生荣  郭锐 《人民黄河》2004,26(3):20-2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野外试验区建设是“模型黄河”建设的重要部分,试验区分为3种类型:基础数据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区和综合治理效益监测研究区。野外试验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坡面侵蚀规律;②重力侵蚀;③坡面-沟道侵蚀耦合机制;④坝系建设关键技术;⑤单项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机理与应用等。试验区建成后应具有的功能是:①能与室内模型进行同步试验;②对坡面、沟道耦合侵蚀过程进行观测试验;③能进行侵蚀过程的试验观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的总体目标。其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原型观测系统、野外试验小区、室内比尺模型;技术路线是在不同类型区选择典型小流域建立模型,通过扩大试验区,采集相关数据,将模型外延,进而建立黄土高原模型群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和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黄河治理开发重大实践的需求出发,回顾了我国关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深化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的重大需求,就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的研究方法与途径、研究方向与内容提出建议,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重力侵蚀规律、不同治理措施配置下坡面-沟道系统侵蚀产沙耦合关系及泥沙输移规律、植被措施作用下的水文效应和产流机制、土壤侵蚀产沙发生发展过程尺度转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拟理论与技术等;研究途径包括建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试验观测体系、运用土壤侵蚀模型模拟与反演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及分析土壤侵蚀模型试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小流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的方法。认为在水力侵蚀最活跃的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强度是影响产流产沙的关键因子,从而需要抓住降雨与侵蚀产沙这对主要矛盾,根据降雨侵蚀空间或时问的集积效果来实现模型流域与原型流域产沙特征的相似。为保证沟道坝系地貌演变相似,除降雨历时遵循重力相似条件外,模型降雨产沙关系还应通过借助天然资料率定产沙量比尺的途径与原型相对应。  相似文献   

5.
1991年潘家口水库上游及周边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其中承德市面积4711km2,年土壤侵蚀总量在1000万t左右,侵蚀模数高达万t/km2。为加快滦河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拦蓄工程尤为重要。沟道拦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目前达不到充分拦蓄泥沙的最佳作用,主要问题为:①在重度水土流失区的沟道布设“顶底相照”型式谷坊坝系,谷坊高度多为1m左右,当年1~2次洪水即被泥砂淤满失去谷坊拦蓄作用;②骨干拦蓄设施普遍比较薄弱,这主要是由于造价较高而治理资金有限的缘故;③型式比较单一,不注意因地制宜选材布设,因此一…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小流域产水产沙实体模型的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自强 《人民黄河》2006,28(4):5-6,10
从黄土高原小流域产水产沙实体模型的目标功能及主要影响因素入手进行分析,认为模型设计的主要物理量是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地形相对高差;用因次分析法则,推导了侵蚀方程的一种基本形式;进而根据相似原理的相似条件,导出各主要物理量的模型比尺。沟道坝系的布局论证在该模型上开展,即可有较为可靠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7.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韭园沟示范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域.2000~2003年3年兴建了5座骨干工程、4座大中型淤地坝,新增坝地面积94.02hm2,配套了1座滚水坝、2座塘坝,新增灌溉面积19hm2,完成林草治理措施面积1390.39hm2.示范区项目实施的成效、经验和做法以及所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沟道坝系相对稳定建设为主要措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将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地理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单一发展林草措施难以控制水土流失。沟道坝系工程抗洪和拦沙能力强,能有效改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的侵蚀地理环境,控制水土流失,而且可以通过发展坝系农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对坝系工程的生态应用与坝系理论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模型黄河"工程建设的目标、指导思想及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理确定“模型黄河”工程建设的目标,科学制定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根据黄河治理开发的需要拟定建设的原则,是编制好《“模型黄河”工程规划》的重要保证。规划的近期目标是续建或建设小浪底水库全库区实体模型和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三门峡水库模型、小北干流河段河道实体模型、土壤侵蚀土槽模型和黄河河口概化模型;到2010年,完善黄河实体模型试验体系(包括建成渭河下游、宁蒙河段、陶城铺至利津河段的河道模型,河口模型及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模型等),建成相应的现代化测控系统,实现“模型黄河”与“数字黄河”的紧密耦合,使有关的黄河重大治理方案可以在“模型黄河”和“数字黄河”集成的模拟环境下进行论证、比选和完善。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以服务黄河治理开发的科技需求为根本,遵循“三条黄河”的现代治黄理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期实施,采用先进的实体模拟理论和测控技术,通过“模型黄河”工程建设,构架治黄科技平台,提升治黄科技水平,实现治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原则是:①立足全河,统筹规划;②需求牵引,开放共享;③突出重点,分步实施;④成熟先行,研发并举;⑤先进实用,开放扩展;⑥合理布局,交互使用。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2012年以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开展的小流域淤地坝系防洪安全技术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并得到实践验证,不仅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坝系安全布局与坝级配置提供了科技支撑,而且也有效增加了淤地坝防汛管理与安全运行工作的科技含量。在坝系防洪安全技术研究过程中,项目组采用资料收集、野外观测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典型流域的观测,建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