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蒙古草原传统民居——蒙古包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最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当属“蒙古包”了。在中国56个民族中,一说起蒙古族的民居,几乎老幼皆知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蒙古包”这一移动的住房。1、蒙古包的历史起源和称谓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的称呼,始于清代。“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在此之前的古代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考察一个地区的民居,一定要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条件相联系。内蒙古地区自远古时期到元朝以前的生产、寻找草场,逐水草而迁居,为适应这样的生产、生活习俗,北方游牧民族创造出一种易于搬迁、便于组装、…  相似文献   

2.
正本项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天然草原上,为供牧民生产生活的居住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780m~2,其中居住空间约280m~2,生产空间(包含大羊圈、小羊圈、洗羊池、草饲料库等)约1500m~2。现代蒙古族民居的设计源自牧民的生产生活,因而本方案试图延续并体现蒙古包的艺术性、文化性、生态性及全民参与性。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圆形平面、圆形空间,圆形是蒙古族最崇尚的形式语言,这种形式与辽阔的草原可以缔造出美丽的游牧景观。  相似文献   

3.
蒙古包     
蒙古包是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建造的牧民活动住宅。蒙古包的历史可以追朔到公元前七世纪,距今已有二千七百年了。蒙古包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构造简单,易于拆装搬迁,轻便耐用,冬季保温性能较好,夏季掀开底部毡子便可四面通风,可谓冬暖夏凉,蒙古包可以根据材料和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几种类型,下面逐一介绍。毡包,这是最常见的蒙古包型式,其结构形式为:用皮条将“哈那”(沿蒙古包周边设置的网状木杆架)、“陶脑”(蒙古包屋面上的圆木顶)和“乌尼杆”(连接屋顶和“哈那”的木杆子)  相似文献   

4.
装配式建筑理念在现代新型蒙古包设计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包作为蒙古族游牧文化的载体,不论从建筑结构还是搭建和拆卸方式来看,其中都蕴含着现代装配式建筑理念。蒙古族建筑发展中应该融合现代装配式建筑理念,对传统蒙古包进行优化和更新。通过介绍阿拉坦花蒙古部落旅游规划蒙古包设计方案的设计构思,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理念与传统蒙古包设计理念相融合的探索。方案的主要创意在于运用装配式建筑理念,并巧妙地融入了传统蒙古包设计理念,和现代生态节能技术相结合,同时充分考虑了现代牧民的空间需求,创造出适宜于现代牧民的绿色、低碳、环保的新型装配式蒙古包。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内蒙古第一机械厂,重视农村、牧区建筑材料的生产。组织设计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牧区,调查了解居民生活习惯、居住特点、以及水文、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研究牧区特点,设计出造型美观、拆装方便、居住舒适、适合生活特点的MGB43型空腹钢管蒙古包。牧民们反映:“住上这样的蒙古包,就有些现代化的味道了。”仅内蒙古一地就销出1100顶,价值300万元。他们还给蒙古包配套试制了占地面积小、  相似文献   

6.
何涛  卢亚娟  高超 《城市住宅》2021,28(4):104-107
基于当代牧民的住居现状,依托森佩尔"建筑四要素"理论,通过转译蒙古包的材料、构件、结构、建造技艺等方面,使传统蒙古包转译成便于拆装的木框架蒙古包,改善蒙古包的住居环境,为有序传承蒙古包文化扫清障碍.为减少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及解决能源的间断供应问题,采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联合供给方式,为建筑不间断地提供能源.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研与实测,发现导致居住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木结构蒙古包热环境差与平面功能单一.为满足当下牧民居住需求与木结构蒙古包的可持续发展,以降低建筑能耗、提升热舒适为切入点,利用Designbuilder模拟软件从建筑形态、平面布局、围护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木结构蒙古包的现代更新策略,并于乌拉盖草原进行了木结构蒙...  相似文献   

8.
正当蒙古包成为一种全新体验时,它也就不在追随迁徙的草场,逐草而居也就变成了一种奢望。远离了羊群、长调、马头琴的蒙古包,在没有牧民的看守下,将走向何方?蒙古包,是几千年牧民居住的一种形式。伴随着牧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牧民纷纷放下羊鞭,搬进了砖瓦房。就这样,"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的美丽景象在草原上难得一见,曾经星罗棋布的蒙古包也被砖  相似文献   

9.
民族新村     
在水草丰盛的新疆巩乃斯草原上,座落着一个名叫阿巴拉乌孜(哈萨克语:喇叭状的意思)的小村庄。解放前,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大草甸,只有十几座供牧民放牧的蒙古包。解放后,人们开始在这里建立地窝子定居。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蒙古包住居功能逐渐无法满足牧民多元化使用需求的当下,蒙古包正处于不断被边缘化的境况,游牧民族传统住居文化的流失,导致草原人居环境发展的连续性与可持续性遭到破坏。对此,本文从文化基因理论入手,通过属性划分法来识别草原住居文化基因,提取存在于蒙古包建筑文化中的主体基因片段、附着基因片段和混合基因片段,构建蒙古包文化基因图谱,并结合牧区的定居住宅类型,进行草原牧居文化基因在牧区定居生活中的转译研究,以期探索新的蒙古包建筑文化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亚涛 《住宅产业》2022,(Z1):125-129
内蒙古地区作为一个“具有相对文化特征的区域”[1],其传统居住建筑蒙古包蕴含丰富地域性特征。内蒙古的住居文化是多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洞穴居所发展到半地穴式居所,蒙古包的雏形已然出现,窝棚式居所即是蒙古包的原型,最终发展为穹庐式居所,即蒙古包。其建筑形制的产生发展过程均体现与自然对话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地域性精神。本文从传统住居文化的演变、发展来研究其发展过程与格局,为现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2.
体验式旅游为现代的旅行趋势,内蒙古的草原地区作为特色的自然风光旅游区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在这里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住在蒙古包中感受当地人的生活,很多牧民在自家门口搭建蒙古包接待来往游客以增加经济收入,这时候如何给游客提供温馨舒适而又能够体现蒙古族特色的居住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内蒙古草原地区蒙古族民宿的发展状况为出发点,针对内蒙古草原地区民宿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内蒙古草原地区体验式旅游背景下民宿建筑设计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形成拆装移动民居环境艺术的潜在生态学原理,并从选址布局及形态特征.室内空间布局与装饰陈设.材料拆装架设及其相互间的异同等方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了蒙古包.藏族及裕固族毡帐等少数民族民居环境艺术。  相似文献   

14.
1 蒙古族民居——草皮屋 内蒙古的草皮屋民居,多为两间,半地上,半地下。除一般的柁长1.5丈,檩长1.1丈外,基本上与内地一样。在建筑上最大的区别是:建房时,先向地下挖三尺深的坑,坑的四周垒约4.5尺高的草皮墙,房屋顶上用草皮铺苫。进屋先下坑。 草原牧民在建房时不用砖、石头或土坯砌墙,而是用草皮垒。因此称“草皮垒墙墙不倒”也是一怪。草皮墙厚约2.7尺,完全取于草皮。新建的民居,远处看,墙与草成一种颜色。 蒙古草皮屋顶不用瓦、石片,而是取料于草皮。为了防止用草皮苫的屋顶漏雨,草皮苫房时非常讲究苫的技术,在苫到1.5尺厚时,草皮之间的缝隙,要用泥抹好,再苫约0.7尺厚的草皮,这间房就苫好了。这种用草皮的苫房法,即使下大雨,雨水也不容易渗透,保证雨天房顶不漏雨。这种脊低、坡平的草皮民居,只有到内蒙古草原才能见到。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牧区社会转型,蒙古族牧民由游牧转向定居,其适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住居形式——蒙古包逐渐转换为适于定居的砖瓦房住居,致使文化认同感模糊和归属感缺失。研究引入"扎根理论",对蒙古族牧民住居需求展开质性分析,旨在构建牧民主观"无意识"的住居需求理论模型。通过对蒙古族牧民、蒙古族学者等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出蒙古族住居需求的理论模型作为其现代化住居传承转译的必要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蒙古包是蒙古族居所的前世,那么定居住宅则是蒙古族居所的今生。蒙古族的定居过程并不是其自身演变的单一产物,而是经历了多重外来因素作用的复杂结果。其中,清代藏传佛教的大力推行促进了部分蒙古族从游牧到定居的变迁。在文化景观层面,上层社会的建筑形式对普通牧民的日常居所亦产生了不断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现存两个较完整的始建于清代的定居住宅的院落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的测绘和分析,与一处游牧晚期蒙古族(牧业)定居聚落进行对比,提出清代定居住宅在建筑形式上对当代蒙古族民居的影响内容。进而为研究一个地区的乡土住宅演变逻辑提供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7.
蒙古草原的游牧到定居以圆形蒙古 包向方形定居住居转变为主要特征。学界 如何科学评价定居住居关乎草原传统住居 文脉的延续和牧民安居乐业。基于此,以牧 民住居为对象,对其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量 化评价分析。研究发现:一、牧民住居平面 布局正在从多元化向单一方向发展,而对此 定居住居牧民普遍持有较高满意度;二、传 统[蒙古式]室内空间氛围正在向[现代式]方向 转变中;三、物理量与质的心理评价尺度间具 有线性相关性;四、心理评价与空间物理尺 度、住宅性能、行为便利度间具有线性相关 性。这一结果对草原定居点建设与实践提供 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高扬 《华中建筑》2009,27(8):273-274
1堪称为中国北极乡的“禾木”乡图佤族村落 禾木乡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总面积3040km^2,全乡现有1800余人,其中蒙古族图佤人有1400多人,以蒙古族图佤人和哈萨克族人为主。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23)
"乌力格尔"是一种融合"说"、"唱"为一体的曲艺形式,被译为"说书"。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表演,因此也被称作"蒙语说书"。在表演当中,一些语言特征是显而易见的,研究乌力格尔的语言特征,对其发展传承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每年八月份,正是草原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的季节,也是牧区牧民举行那达慕、庆祝本民族节日的时间。此时,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赶往牧区,住进蒙古包,参加那达慕,体验草原风情。然而,近几年,草原面积逐渐缩小,蒙古包逐渐减少,牧民纷纷改行谋生,游牧文明传承面临困境。众所周知,以蒙古包为代表符号的游牧文明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珍贵遗产。成吉思汗建立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推动了游牧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古今中外世界各地的许多建筑都吸收了草原游牧文化的元素。可惜,近百年来,随着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日益发展,游牧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节奏、纯自然生活方式与时代日益格格不入,草原文明面临失落困境。甚至,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以蒙古包为代表符号的游牧文化传承困难,已经向我们唱起了离歌。那么,那达慕的盛景该如何持续?蒙古包的美丽该如何保护?游牧文化该如何传承?这是社会各方都应认真思考、共同解决的一项文化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