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为了给云南省土壤侵蚀研究、土壤环境潜在危险性评价、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收集了全省274个土壤剖面资料,并对其中的222个典型剖面开展野外调查,采用Wischmeier模型和Williams模型计算所有土种的土壤可蚀性K值,与1∶75万云南省土壤图进行链接,得到云南省土壤可蚀性K值分布图,进而分析了各州(市)、各流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土壤可蚀性K值平均为0.006 2,属于中等可蚀性等级;土壤可蚀性K值最大的州(市)是楚雄州、最大的流域是红河流域,1 000~2 000 m海拔高度土壤可蚀性K值最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定量研究南雄市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各侵蚀因子的贡献度。结果表明:南雄市土壤侵蚀面积为242.37 km2,占市域总面积的10.09%。侵蚀强度以轻度为主,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的93.61%,主要分布于南雄盆地周边坡度较大的有林地或疏林地;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比较小,分布于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人为扰动用地。7个土壤侵蚀因子可归为4个主成分,其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的贡献度由高到低分别为:降雨侵蚀力因子(R)、坡度因子(S)、坡长因子(L)、工程措施因子(E)、植被覆盖与生物措施因子(B)、土壤可蚀性因子(K)和耕作措施因子(T)。  相似文献   

3.
土石混合堆积体土质可蚀性K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弃土弃渣堆积体成为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准确、快速测算其水土流失量是迫切的社会需求。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黄土区工程土石混合堆积体土质可蚀性K值,提出了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标准试验小区定义,坡度设定为25°。以此为标准,测算出黄土质重壤土娄土纯土体,石砾含量10%、20%、30%土石混合体的可蚀性K值分别为0.0224、0.0208、0.0188、0.0074 t·hm2·h/(hm2·MJ·mm);分析得出,随着石砾含量增加,土石混合土质可蚀性K值呈线性减小。以纯土体类型为分析基准,建立了不同含石量条件下的土质可蚀性因子Ki与纯土体土壤可蚀性K0和石砾含量Pi之间的简化转化关系式,以便在有关地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丹东市宽甸县棕壤土区无水保措施和5种不同水保措施的坡地为例,通过对比土壤可蚀性特征与速效养分含量的差异,揭示了不同水保措施下土壤可蚀性与速效养分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除硝态氮外5种水保措施下棕壤土速效养分含量均较高,水土保持有利于促进速效养分平衡、降低土壤可蚀性K值、提高有机碳含量和土壤的抗侵蚀能力;棕壤土可蚀性与速效养分之间密切联系,速效养分流失程度随土壤可蚀性K值的增大而增强,即K因子值越大则速效养分含量越低。研究成果可为棕壤土坡地水保方案的优化设计、小流域的治理效果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表层土壤可蚀性的影响,分别在湖南省湘东大围山和湘西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现有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及由其转变而来且紧邻的杉木林、果园和坡改梯耕地),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后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差异,选择Torri.D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利用系统聚类法对本研究采样点和江西鹰潭中国科学院红...  相似文献   

6.
汪邦稳 《人民长江》2019,50(9):60-64
土壤可蚀性是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数据,可蚀性指标值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预测精度。利用径流小区实测资料,研究了皖西、皖南主要土壤可蚀性值,并对EPIC模型和诺谟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皖西、皖南不同土壤可蚀性实测值差异较大,其值范围为0.013~0.043 t·hm~2·h/(MJ·mm·hm~2),黄棕壤最小,红壤最大,红壤可蚀性值是黄棕壤的3.3倍;同一种土壤不同方法估算的土壤可蚀性值差异较大,在没有实测资料验证的情况下,难以选择适宜的土壤可蚀性估算方法。研究结果为皖西、皖南水土流失预测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壤抗蚀性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土壤抗蚀性研究的发展概况,主要成果和研究方法,分析评价了土壤抗蚀性能体系,土壤性质与土壤蚀性的关系以及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确定方法,还对今后土壤抗蚀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土壤可蚀性因子是评价土壤对侵蚀敏感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土壤侵蚀预报的重要参数。为促进今后相关研究的发展,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土壤可蚀性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空间预测以及土壤可蚀性因子制图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指出,准确地制作土壤可蚀性因子空间分布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影响土壤可蚀性因子的因素相当复杂,将土壤类型、高程、遥感等辅助信息融入空间预测,量化、分析空间预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制图误差、提高精度、控制风险,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贵州省常见不同成土母岩的坡耕地分布区调查、取样分析、模拟试验,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及其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不同成土母岩在土壤可蚀性K值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大小顺序表现为煤系地层组(0.247 8)、石灰岩组(0.243 6)最大,其次是变质岩组(0.214 6)、玄武岩组(0.211 0),再次是紫色页岩组(0.198 9),最后是紫色砂岩组(0.175 6)、长石砂岩组(0.157 2)。对比发现,不同母岩形成的土壤在相同的条件下受到的侵蚀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一般表现为土壤可蚀性K值越大,土壤侵蚀量越大,这说明了土壤抗蚀性的本质在于土体。这一结论将对区域土壤侵蚀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近年来长江科学院在膨胀土边坡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的裂隙形态及分布规律,在“大气影响深度”以上与以下区域膨胀土的裂隙形态存在差异,以下区域的裂隙具有明显的定向性;介绍了膨胀土的膨胀性,对于起始含水率一定的膨胀土,相同吸湿条件下的膨胀应变与平均应力在半对数坐标系下呈很好的线性关系;阐述了膨胀土的强度特性,提出了膨胀土强度试验新方法;研究分析了膨胀土边坡失稳机理,提出了膨胀土边坡的破坏模式及相应的稳定分析方法。研究成果表明:膨胀土边坡不仅存在重力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整体稳定性受裂隙面强度控制,而且在吸湿条件下会产生浅层失稳,浅层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土的膨胀变形;在膨胀土边坡的稳定分析中,膨胀土的强度,不需进行任何折减,直接采用强度试验值,稳定分析成果能正确地反映边坡的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Six types of runoff plots were set up and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xamine natural rate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he granite gneiss region of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in China.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ofrunoffand soil loss during 364 rainfall events, a simplified and convenient mathematical formula suitable for calculating the rainfall erosivity factor (R) for the local region was established. Other factors of 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 model) were also determined. Relative error analysis of the soil loss of various plots calculated by the USLE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ed value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ranged from-3.5% to 9.9% and the confidence level was more than 90%. In addition, the relative error was 5.64% for the terraced field and 12.36% for the sloping field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us, the confidence level was above 87.64%.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ecasting and monitoring soil and water loss, fo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mall watersheds, and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2.
变形参数对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元极限平衡法对土坡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稳定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3种不同填筑情况、不同土质的土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土体本构模型分别采用线弹性模型和邓肯-张E-ν非线性弹性模型。计算中,分别变化了土体的弹性模量(或参数K)、泊松比(或参数G)以及内摩擦角。结果表明:变形参数对土坡稳定安全系数有一定影响,弹性模量对土坡稳定安全系数几乎没有影响,而泊松比对土坡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大;考虑变形影响的有限元法用于土坡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在利用神经网络对地表土壤含水量的模拟中,实现对降水等天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用水的综合考虑,以MPDI(modified perpendicular drought index)作为人类活动作用下的地表干湿状况指标,结合传统的天然要素构建土壤含水量神经网络模型,对河北省2018年地表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考虑MP...  相似文献   

14.
区域农田土壤水和氮素行为的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元仿  李韵珠  李保国  陈德立 《水利学报》2001,32(11):0087-0093
本文以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ARC/INFO),研究了土壤类型的区域分布,并得出了以72个典型土壤剖面为代表的华北平原土壤类型分布的概化图。通过对作物生长发育参数、土壤和气候资料的简化处理,将土壤水、热、氮联合模拟模型应用于区域农田土壤水、氮素行为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模型计算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便于评价不同水氮管理、不同降雨年型条件下区域农田土壤水、氮素行为。通过以中等水氮处理为例的计算,评价了不同降雨年型所得到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素利用效率(NUE).区域内WUE明显在干旱年型下最高,湿润年型下最低,而NUE的规律相似但不太明显。各指标在区域上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与气候分异和土壤类型分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裂隙是影响膨胀土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河南南阳地区高速公路路用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备不同初始含水率和压实度的大尺寸压实膨胀土土样,观察压实膨胀土在脱湿过程中的表面裂隙发育,并拍摄数码图像,然后利用基于MatLab自编程序的改进裂隙图像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对图像进行定量化分析,获得裂隙的各种特征参数,进而探讨膨胀土表面裂隙发育的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压实膨胀土脱湿开裂过程可分为细小裂隙发育、主裂隙发育及裂隙回稳3个阶段;初始含水率越高,膨胀土表面裂隙发育速率越快,发育程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初始压实度越大,膨胀土表面裂隙率和裂隙总长越小,但宽度较大。上述裂隙发育规律可用表面蒸发和土体内部水分传输机理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东北黑土区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监测方案和以遥感影像、野外调查成果等为基础数据源,采用区域“三因子”叠加、小流域模型计算相结合的监测技术评价水力侵蚀状况的工作.通过这个监测方案,能够得到小流域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综合分析和探索水土流失规律,从而得到重点治理区全面反映水力侵蚀、水土保持措施现状的报告、数据、表格、图册共四类成果.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崩解速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壤类型、剖面深度变化特征以及崩解速率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采用静水崩解法测定不同类型土壤的崩解速率,并对土样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崩解速率随土壤类型不同由快至慢依次为砂质红壤、砂质黄壤、褐土、壤质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棕壤、壤质红壤;土壤崩解速率在垂直剖面上的变化趋势可分为递减型、递增型、凸峰型、凹谷型4种类型;陕南地区和湘东赣南山地丘陵区崩解速率最快,嘉陵江上游地区土壤崩解速率次之,丹江口库区、三峡库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土壤崩解速率较慢;影响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崩解速率的主要因素是>0.25 mm的风干土水稳性团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第三次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了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总体状况,水蚀、风蚀和冻融侵蚀等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状况,以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4大经济区域水土流失状况。结合水利部开展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分析了15年来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对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多年来土壤流失量变化状况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确定膨胀土渠道保护层厚度,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南阳境内膨胀土渠道为例,从平衡膨胀力和维持膨胀土含水率相对稳定两个方面,对中、强膨胀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衡膨胀力时所需的膨胀土保护层厚度,可根据膨胀土的膨胀率、天然密度和保护层填筑施工前的初始含水率,通过K0应力状态下膨胀土的有荷膨胀率模型计算;根据现场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水泥改性土的渗透系数不大于10-5 cm/s时,埋深1 m以下的膨胀土含水率已基本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