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峡水库运用后, 坝下游水沙过程发生了较大调整, 对下荆江熊家洲至城陵矶弯曲型河段河床冲淤演变造成较大影响, 从而对本河段河势稳定、防洪、航运等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基于此, 根据最新实测资料分析水沙条件变 化及其对本河段河床调整规律的影响。研究成果显示: 三峡水库运用后, 水流含沙量大幅减小, 且水库调蓄导致熊 家洲至城陵矶河段在枯水期径流量明显增加, 使弯道主流长期偏向于凸岸, 引起凸岸边滩大幅冲刷, 这是近期该河段发生“撇弯切滩”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三峡上游干支流水库群陆续建成运用, 坝下游河道将会长期遭受清水冲 刷, 河床仍将呈单向冲刷下切的趋势, 弯顶段主流平面摆动仍将较大, 弯道顶冲点也将相应下移, 导致主流贴岸距离 进一步下延, 引起河道岸线的崩退, 未来一段时期内典型弯曲型河道的局部河势变化仍将明显。  相似文献   

2.
荆江关洲河段河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熊治平  邓良爱 《人民长江》1999,30(5):27-28,39
关洲汊道位于葛洲坝工程下游长江荆江河段首部。其两汊年内水沙分配随来流少左右易位,临界流量为20000m^3/s,即20000m^3/s以上,左汊为主汊,20000m^3/s以下,右汊为主汊,水沙分配的这种变易性规律,与该河段特定的汊道河槽形态及相应的水力泥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
冷魁  费渊 《江西水利科技》1993,19(3):212-218
对九江河段历史的和近期的演变分析表明,该河段由于受来水来沙及上游河势变化的影响,深泓有一定的摆动幅度,由此引起潜洲、边滩、浅滩出现相应的冲淤变化,以致影响船舶停靠和通航.对该河段进行治理,一方面可通过挖泥疏浚来缓解目前的矛盾;另一方面,从长运考虑应实施综合治理工程来彻底根治目前九江河段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河段河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河段,近30年来实施下荆江裁弯工程和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后的河道演变进行了分析,预计三峡工程建成后,本河段总体河势仍将保持稳定,局部河段的河势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应加强河道演变观测,采取护岸工程措施,控制有利河势。  相似文献   

5.
铜陵河段河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下游铜陵河段为长江中下游典型的鹅头型分叉河道。通过对该河段历史与近期演变分析,尤其是对太阳洲弯道段剧烈变化过程的分析,认为目前河势的调整变化已进入到一相较为关键的时期,在现有河道平面形态下进行整治,易于河道稳定,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尽快实施河道整治工程,以控制河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长江镇扬河段和畅洲汊道演变和治理工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长江镇扬河段是长江下游变化最剧烈的河段之一,其主要变化表现在世业洲左汊的缓慢发展及汇流后的主流不断右移、六圩弯道的崩岸及弯道向下游发展、和畅洲左汊的持续发展等。多年来为稳定河势,镇扬河段已实施了一、二期整治工程,使剧烈变化的河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根据镇扬河目前的情况分析了该河段来水来沙特点、近期河道演变规律及演变趋势,介绍了该河段二期整治工程的基本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和畅洲左汊口门控制工程方案研究、设计、施工及工程效果等内容。工程后的实测资料分析表明,和畅洲左汊口门控制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运用以来,长江荆江河段水沙条件发生较大改变,河床冲淤变化剧烈。沙市河段地处上荆江中段,属弯曲分汊河型,多年来深泓左右摆动和分汊段主支汊易位频繁,是荆江河势变化频繁、防洪形势严峻的河段之一。利用多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蓄水后的原型实测资料,首先分析了河段控制水文站的水沙特性及太平口分流分沙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三峡工程运用以来沙市河段的河道冲淤演变特点及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河段的防洪、航运、取水等需求,探讨了沙市河段未来的综合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8.
长江镇扬河段河道演变及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中下游镇扬河段的水沙特征和演变特点作了归纳性概述,结合该河段各时期的治理情况,分析了河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表明,近年来镇扬河段总体河势基本稳定,局部仍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为:仪征水道主流贴岸冲刷、世业洲左汊发展速率加快、和畅洲左汊持续发展而导致岸线崩塌、右汊萎缩淤积,特别是和畅洲南缘边滩淤宽以及征润洲尾淤积下延等。在此基础上,为达到较好控制全河段河势的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河道治理方案及相应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
荆江沙市河段是长江的重要河段,分析荆江沙市河段河道演变趋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荆江沙市河段的历史和近期受三峡工程运用影响的演变分析认为,多年来,沙市河段受来水来沙变化、水利工程以及交通设施建设等影响,总体河势稳定,但河段内局部河势有所调整.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清水下泄、含沙量大幅减少,沙市河段河床出现较强冲刷,深泓下切,且这一趋势将会长期持续,直至冲淤平衡.  相似文献   

10.
刘中惠 《人民长江》1995,26(5):32-38
在大量实测河道资料基础上,分析了上荆江临江河段演变的基本规律、发展趋势及河道过洪能力,通过分析上荆江主流变化与岸滩变化的关系,深泓纵向冲淤变化和护岸段近岸河床冲淤变化,初步预测了上荆江河道发展趋势,最近还分析了荆江近期过洪能力的变化,通过分析后认为在三峡工程建成之前,荆江仍然面临着大洪水的威胁,因此必须重视河道观测工作,因势利导加强河势控制工程,改善近岸河床冲刷的现状,保障荆江地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长江镇扬河段是长江下游变化最剧烈的河段之一,近百年来其河道变化主要表现在世业洲洲头的不断崩退、左汊的缓慢发展及汇流后的主流不断右移,六圩弯道凹凸岸互换后的凹岸持续崩坍及弯道向下游不断的发展,和畅洲汊道由多汊演变为鹅头型双汊河道后发生主、支汊易位及左汊的持续发展等。其演变过程颇为复杂,河道整治难度较大。通过分析镇扬河段的河势特点及近百年来河道的演变特点,结合已实施的整治工程,分析了该河段工程的整治效果,总结了工程的整治经验,并且针对目前河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熊家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尾端,其平面形态从顺直过渡到微弯再逐渐演变成S型,是目前荆江最为弯曲的河段。受水沙条件、河岸边界条件、自然裁弯和人工裁弯等因素影响,局部河势调整频繁。熊家洲凸岸斜槽裁弯形成新河槽,导致主流与支汊成为共生的分汊河势,改变了熊家洲出口段水流条件,进而影响下游七弓岭弯道崩岸速率和河床冲淤。为全面分析熊家洲河段平面形态演变过程和河床冲淤变化,选取枯水期遥感影像数据及沿程代表性断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熊家洲河段整体向下游蠕动且河道展宽,熊家洲弯道新生河槽呈冲刷扩大趋势,7 a平均展宽70 m;出流沿程断面深槽从左岸向右岸方向发展,熊家洲下游的深泓线偏向右岸;三峡水库建成运行后,深泓线开始贴近七弓岭凸岸,而原深槽回淤形成2个沙洲,经过七弓岭弯顶后逐渐向凹岸偏移,出熊家洲弯道后河道沿程呈现冲刷下切趋势。研究成果对目前该段河势控制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参考意见,为下一步研究三峡水库运行的河势控制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归纳总结了长江马鞍山河段基本情况、近期河道演变特点和河道治理概况;根据现有河势条件及近年崩岸险情,分析指出了目前本河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河道治理规划情况,探讨了下一步河道治理措施。研究认为:河势调整工程是该河段整治的关键,重点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河工模型试验研究提出河势调整工程方案;主要是在左岸新河口一带布置导流工程和上下何家洲及心滩串沟封堵并岸工程,并辅以江心洲尾的何家洲尾挖槽工程。鉴于整治工程的紧迫性和时效性,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开展相关前期工作,为整治工程早日实施创造条件,进而实现该河段河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黄河宁夏河段河道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黄河宁夏河段下河沿、青铜峡和石嘴山三个水文站的水文泥沙资料的分析,初步揭示了水库修建及其运用方式对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结合上述站点的河道大断面及加密断面的形态变化,得出黄河宁夏河段河道冲淤变化在银川平原的砂质辫状河段最剧烈,在青铜峡大坝下游不长的砂砾质辫状河段相对强烈,而在青铜峡大坝以上的卵石质辫状河段不明显。河相系数与水力半径的关系式表明:宁夏河段的河相系数主要取决于水力半径,而水力半径取决于断面平均流速,即黄河宁夏河段的河道演变取决于过水断面平均流速。  相似文献   

15.
 马鞍山河段是长江中下游典型的顺直分汊河段,其演变过程较为复杂,整治难度较大。分析了该河段的河势特点及历史、近期演变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河段已实施的整治工程分析了工程的整治效果。并指出了目前马鞍山河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治措施及建群状丁坝来调整水流的整治思路。为马鞍山河段二期整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下游澄通河段通州沙汊道为典型的多滩分汊河道,在径潮流共同作用下,河势与航道条件复杂多变。近期该河段实施了一系列河道(航道)整治工程后,通州沙西水道涨落潮流归顺主槽,该水道淤积萎缩态势得到缓解,但疏挖拓展后的水深条件难以维持,西水道将经历整治后的调整平衡过程。东水道局部河势发展趋向不利,其中:龙爪岩上段呈现主流右摆、滩槽交错的特征,右侧洲滩冲刷,滩面串沟依然存在,并有进一步冲刷发展的趋势;龙爪岩下段营船港外边滩冲刷左移,新开沙尾-10 m(高程)潜心滩冲刷,对航道不利。建议及时采取守护东水道右侧洲滩的措施,整治新开沙外滩,并考虑实施通州沙圈围工程,有利于维持洲滩与汊道分流格局长远稳定。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TheLowerJingjiangsectionislocatedonmiddleChangjiang (Yangtze)River.Thisriversectionisatypicalmeanderingstreamwithmeanderingchannelswherefloodscannotbesmoothlyreleasedanddifficultyencounteredinnavigation .Studiesonandplanningforrivercutoffo…  相似文献   

18.
潘庆燊 《人民长江》2002,33(Z1):40-45
River cutoff works have been implemented on Lower Jingjiang section for 30 years. Engineering practices have shown that channel straightening has been the river regulation measure for the permanent control of the meandering Lower Jingjiang section. River cutoff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volution property of meandering rivers and these works have brought about expected benefits. It has also been noted that certain aspects in river cutoff had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River cutoff is a dynamic engineering. River channel evolution properties shall be fully understood so as to adroitly guide actions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in cutoff works. In addition, river channel evolution observation and engineering effectiveness monitor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with a view to update the designs. The diversion canals for channel shortening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hat will account for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river cutoff works. The newly formed river channels and the river regime control works on the adjacent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are guarantees for river cutoff works to be brought into play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