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新型工业建设项目已经开始向城市的周边发展,城市内部的旧工业区住建被废弃。武汉就是我国工业发展比较早的城市之一,但是在武汉市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重视工业建筑物和相关工业遗存遗址的保护,导致部分工业遗产已经消失。而在国外有很多很好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加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由于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新型工业建设项目已经开始向城市的周边发展,城市内部的旧工业区住建被废弃。武汉就是我国工业发展比较早的城市之一,但是在武汉市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重视工业建筑物和相关工业遗存遗址的保护,导致部分工业遗产已经消失。而在国外有很多很好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加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一、武汉近代工业遗产情况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
试从工业遗产观点谈我国小水电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国内外若干老旧水电站的保护和利用的典型案例。引入工业遗产的概念,分析工业遗产与我国小水电的关系,认为我国小水电行业中有一批老旧电站具有作为工业遗产的潜质;提出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小水电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探讨了开展该项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运河是闻名世界的古代水利工程。目前大运河的河道、遗产和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因此针对大运河保护对象的特点,以及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大运河遗产水利专项规划,对不同的保护对象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策略,对在用古代水利工程的保护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利工程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存在对指导现代水利建设、弘扬水利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水利工程遗产构成和价值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水利工程遗产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其保护策略和方法,为水利工程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静研 《长江建设》2012,(8):36-37
工业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见证。目前。工业遗产保护已经成为国家文物保护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我国各地掀起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热潮。  相似文献   

7.
李汝芳 《中华建设》2011,(11):42-43
工业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遗产概念,它包括厂房厂址、机器设备、工业市镇、运河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工业外迁步伐加快,留下不少工业遗产,如何评估并将其妥善保存、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问题。湖北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武汉是全国性的工业重镇,一部江城的近现代史同时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缩影。从洋务运动时期到民国民族工业大发展时期,从前苏联援建中国时期到三线  相似文献   

8.
挪威海德马克博物馆是遗产保护的优秀案例,在保护和再利用,展示历史信息方面的经验和思路都值得我们借鉴。对此,结合现场调研分析,详细总结该案例在环境保护再利用和建筑保护再利用方面的策略,并提出对未来遗产保护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李云鹏  吕娟  万金红  邓俊 《水利学报》2016,47(9):1177-1187
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主体和核心是水利工程。通过系统调查大运河现状河道及相关水系、各类水利工程及遗产数量和分布、现状水利功能、管理制度、相关规划计划等基本情况,分析了大运河水利遗产保存利用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保护利用策略。研究认为,大运河具有文化遗产与在用水利工程双重属性,发展演变是其本质特性;部门分工侧重的差异和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是造成当前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的根本原因。大运河保护利用应以延续水利功能与保护文化遗产并重为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起完善和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保护工作应统筹规划、区分对待、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同时加强在用类遗产保护理论及技术研究和运河水利科技文化史的展示宣传。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遗产与水文化遗产概念入手,分析了山东水利遗产资源调查保护的内容,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开展重要水利遗产调查、推进省级水利遗产认定等工作,制订水利遗产保护规划,将水利遗产转化成为服务水利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为山东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海河水利》2012,(3):70-70
为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范大运河遗产的利用行为,文化部起草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8日,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介绍,大运河遗产,包括隋唐运河、京杭大运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进入运行期,众多机械设备面临着闲置和废弃的问题,场地特征即将消失。基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趋势与先进经验,梳理和调查了三峡管理区的工业遗存,结合泛博物馆设计理念,提出了三峡工程博物馆的策划方案,为工程运行阶段的水利工程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作为一种能够延续水利建设文脉、能够为现代水利建设提供借鉴且仍在发挥效益的文化遗产,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逐渐得到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主要依据各地提交的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函调调查表,结合实地考察与文献研究等,对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的保存、利用与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今后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4.
徐锡华  张志俊  缪平  王灿 《江苏水利》2021,(11):32-34,60
从水工遗产保护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旱涝灾后应急治理工程高邮境内里运河东堤沿线引水涵闸车逻闸除险加固过程中的建设方案、保护方案、施工工序、施工工艺等保护措施,以及水工遗产保护带来的效应,以期真正达到传承、保护、利用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5.
浙东古海塘是我国古代海塘工程的代表作。为有效保护好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推动古海塘"申遗",从保护范围确定、保护技术措施、风险防范、遗产监测、遗产展示,以及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宣传教育、专业人员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策略。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淮安段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节点,都与水利工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国大运河申遗的背景下,淮安市坚持建设与保护传承并举的原则,在保护运河水系、水环境、水生态和彰显水文化特色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果。淮安段大运河的建设与管理,既坚持水利功能的提升,又按照申遗的需要,在治淮建设、江水北调、南水北调和航道整治等建设中,既利用历史形成的大运河主体河道效益,又为提升水利功能和文化传播而进行发掘传承。面对大运河遗产保护,水利行业必然会面临新的工作内容,面对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成果,需要积极应对,主动包容。  相似文献   

17.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目前国内对文化景观的保护并不乐观,问题仍然存在,千城一面,丧失了个性。保护理念方面的差距使得国内各个城市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上存在雷同,不合理的规划建设破坏  相似文献   

18.
我国坝库工程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十分密切。传统的坝库工程降低了所涉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自然遗产的“原整性”。加强遗产保护,要求坝库工程科学创造新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在注重生物多样性、突出景观美学、重视工程寿命设计等方面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遗产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大大推动了考古工作。"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评审会上,提出工程申遗、科学技术申遗的概念,引起了广泛地关注。结合水利遗产调查工作,介绍了工程考古的经验,用例证说明了工程考古的重要性,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在目前历史街区保护领域,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已成为规划界学者的共识。从规划层面来看,历史街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场所文脉的发掘与保护。笔者试图以场所概念为基本观点,结合旅顺新市街(太阳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从情境设计的视角出发探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对场所体系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