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志摩积极实践闻一多的“三美论”,借鉴中国古典格律诗与西方诗歌在音韵与形式上的审美特点,其诗歌作品语言华美、题材多样、独具空灵、气质柔美。从美学视角出发,将徐志摩诗歌语言的审美特点分为音乐美、绘画美以及建筑美,基于这三种审美特点使徐志摩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大量的新文学作家投身于新诗创作,这一现象出现是因为古诗词发展到近代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情感表达的需要,近代文人开始对古诗词进行改革,但都不成功,最后新文学作家全盘否定古诗词,用白话新诗取代古诗词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要样式。“五四”后期尤其是“五四”落潮以后,新文学作家却一改“五四”时期的偏激态度,重新开始创作古诗词,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肯定了古诗词。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学运动冲破了传统文学的窠臼,在西学东进的背景下,现代意义上的新诗在激烈的论争和创作实践中不断进行着调整,由于新诗主张和标准的差异,新诗的含义在具体的内涵上却没有一致的看法。卞之琳对现代诗的探索和创作,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西诗学影响下新诗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学运动冲破了传统文学的窠臼,在西学东进的背景下,现代意义上的新诗在激烈的论争和创作实践中不断进行着调整,由于新诗主张和标准的差异,新诗的含义在具体的内涵上却没有一致的看法。卞之琳对现代诗的探索和创作,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西诗学影响下新诗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艾兹拉.庞德,在二十世纪初期开创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意象派诗歌运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他对意象的兴趣和研究,与中国古典诗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五四”时期胡适的诗学主张与创作正是中国新诗潮流的起源,而他的诸多诗学理论却是受到了庞德及意想派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东西方开一代诗风的庞德和胡适的诗学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论述,探讨了庞德对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新诗的兴起与开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文为诗”至韩愈形成一种有影响的创作倾向绝非偶然,这一创作倾向与其“气盛言宜”的文学主张相结合,又使其诗体现出一种宏伟磅礴的气势,使韩愈的高心劲气淋漓而出。他在李白、杜甫之后力图开辟新境界,树立自己的新诗风,开启了一代宋诗,其诗启后之功不可抹煞,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旧文化转型时期,各种西方流派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学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受欧美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兼具良好传统文化素养的叶公超,以文学本体论为出发点,建设"纯文学",传承艾略特的经典诗学理论,提出新诗的发展必须借助旧诗的传统,建立新诗格律,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认为新诗研究的成就走到了创作的前面.我们拥有不少卓有建树的诗论家,而且新的研究人才还在不断出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能够得到公认的优秀诗人就不多见.最近读到青年学者、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刘静女士的著作《新诗艺术论》,更使我坚定了这样的观点.虽然这不  相似文献   

9.
"新诗戏剧化"理论可以看作是九叶诗派的诗论核心,为了避免"感伤"的恶劣倾向,九叶诗派提出了诸如"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性"、"戏剧化的诗是‘包含的诗’"、"戏剧化的诗是富有‘张力’的诗"、"新诗戏剧化的三个不同方向"等关于"新诗戏剧化"的具体主张。九叶诗派"新诗戏剧化"的诗学理论从诗艺技巧的革新入手,然后逐渐发展到对人生经验的戏剧性理解,并最终建构了戏剧主义的诗学批评体系,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戏剧化"理论。  相似文献   

10.
值此中国新诗诞生90周年之际,本文以史为视角,通过对白话诗人群和湖畔诗派诸诗人的论析,认定浙江诗人在五四新诗草创期,对中国新诗(当时叫白话诗)的产生和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 被鲁迅先生誉为“乡土文学”作家的蹇先艾,一般人只知道他以小说名世,而不知道他早年是以新诗创作登上了“五四”以后新文坛的。 蹇先艾的新诗创作始于1923年,当时他正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他与同学朱大楠、李健吾等发起成立了“曦社”,并出版了不定期文学刊物《爝火》。从他在《晨报副刊》第123号上发表处女作《二闸记游》开始,以后相继在《晨报副刊》、天津《新民意报·朝霞副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现代评论》、《语丝》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近60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将中国传统诗歌翻译成英语,与国际友人们一起分享我们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是新时代的目标之一,这样就使格律诗英译成为一大重点与热点。格律诗的产生,是基于一系列基础要求的完善而形成的。因此,在对格律诗进行英译的同时,很难顾全其所有内容、形式,必然存在取舍问题。因而,格律诗的具体英译方法需要探索和尝试。无论是形式上的格律平仄、声韵特点、阅读特点,还是内容上的对仗修辞、典故运用、文化习俗,都要进行一定的比对与研究。可以说,格律诗的翻译方法探讨,既是对中英诗歌的共同点进行考校,也是对对等翻译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可提供以上的一切。数学不论从概念到结论,从定义到公式,从表面到结构,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体现着美的特征,展现了数学的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4.
文章着眼于新诗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并结合社会历史发展对文学发生的影响,通过对新诗流派嬗变轨迹的综合把握,考察了诗人群体的兴衰、诗歌体式的更迭、创作方法的演变等新诗特质,确立了新诗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的分水岭,从而把新诗(1917-1949)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发展时期,并分别就每一个时期的主体诗潮特征予以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勤工俭学运动中的苏俄影响和社会主义思潮、未来主义在美术上的启发、波兰留学女生的文学指引是艾青白话新诗创作的最初的外来推动力.留法时期,由于对法语不熟练的原因,艾青承认自己对法国文学阅读既不系统也不广泛,然而,还是明显看得出来他受了魏尔伦、波德莱尔、李金发等诗人的影响,缪塞和瓦雷里则影响了艾青的诗论.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认为新诗的散文化是诗歌自身发展规律造成的,而诗歌翻译和白话文的欧化也是导致新诗散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从诗歌历史发展的角度肯定了新诗散文化的积极意义。朱自清的新诗散文化主张受到了胡适的影响,也与他自己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界过分强调了外国诗对穆旦诗歌的影响而忽视了他对中国新诗资源的融合与超越。具体表现之一是缺乏穆旦与本土诗人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穆旦生命历程、诗歌理论和典型作品的分析,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具体地论证穆旦对中国新诗本土资源的融合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画创作上,应以文化背景为基础,发挥本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与外来优秀文化相结合,取长补短,共同推进世界文化繁荣.通过对中国画表现手法、传统文化影响等探讨,阐述了中国画的自身特点与意境美.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传播语境下,新的公共空间构筑,将私人阅读压缩到边缘.诗歌自身转向,使其生存状态似乎更加艰难.要突围自救,新诗假大众传媒之力,突围有了可能.新年新诗会的出现是历史语境的产物,它使新诗在传播方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它的作用与影响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李新是宋代较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其《跨鳌集》三十卷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另有《塾训》十三卷、《 书》五卷已佚.《全宋诗》《全宋文》在借鉴前人成果基础上对李新诗文作了辑佚考证,然仍存在误收、失收现象.现查考有关文献,对《全宋诗》误收14首李新诗进行辩伪,并辑存李新诗5首、句1、文4篇,以补《全宋诗》《全宋文》之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