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以构树根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因素对构树根皮总黄酮和多酚提取量的影响。运用DesignExpert 11软件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构树根皮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最后对提取得到的构树根皮乙醇提取物进行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的测定,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响应面分析表明,构树根皮总黄酮和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17 min、料液比1:16 g/mL、乙醇浓度70%。此条件下,构树根皮总黄酮和多酚提取量分别为23.93±0.30 mg/g和14.69±0.56 mg/g,与预测理论值接近。抗氧化实验表明,构树根皮乙醇提取物对DPPH·、ABTS+·和羟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5.256μg/mL、0.259 mg/mL和0.310 mg/mL,且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当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时,总还原能力达到1.484±0.062。此优化实验有效可行,构树根皮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构树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微波辅助提取花生壳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微波辅助提取花生壳中黄酮工艺,考察微波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微波时间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花生壳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73℃、液料比19 ml/g、微波时间358 s、乙醇浓度8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13.701 mg/g.  相似文献   

3.
以柚皮为原料,用乙醇提取柚皮中的总黄酮,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试验表明: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 h,柚皮黄酮得率最高,达到1.35%。抗氧化实验表明,柚皮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和.OH自由基的能力,其EC5(0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36 mg/mL和0.495 mg/mL。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紫金蜜桑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同时提取紫金蜜桑叶活性成分(多酚、黄酮和多糖),并制备桑叶提取物。以3种活性成分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活性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以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桑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紫金蜜桑叶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5 g/mL、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70 min。在此条件下,紫金蜜桑叶活性成分的提取率高达20.49%,其中,多酚、黄酮和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13 mg/g、1.79 mg/g和58.74 mg/g。所得桑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_(50))分别为0.06 mg/mL、3.13 mg/mL和1.15 mg/mL。由此可见,紫金蜜桑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结香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结香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优化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结香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结香花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结香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35:1,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85 min,总黄酮得率22.76 mg·g-1。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与总黄酮含量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75和0.98 mg·mL-1。  相似文献   

6.
对洋葱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成分分析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洋葱中抗氧化物质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500 W,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80 s,此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达84.51%.提取物活性成分分析表明: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4.12 mg/g,总多酚含量为6.12 mg/g,多糖含量370.77mg/g.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超声辅助酶法提取鱼腥草根总黄酮的工艺,以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适宜的液料比、粒径、乙醇浓度、酶解时间、加酶量,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鱼腥草黄酮提取最佳条件,并对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8:1 mL/g、粒径<250μm、乙醇浓度54%、酶解时间22 min,在该条件鱼腥草黄酮提取量为22.197 mg/g,产品干燥后纯度为26.63%。所得鱼腥草黄酮对DPPH·、·OH、ABTS+·有良好的清除能力,EC50值分别为0.097、2.250、0.384 mg/mL。本研究为鱼腥草根总黄酮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实现鱼腥草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润亚  明永飞  王慧 《食品科学》2010,31(16):78-8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无花果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无花果叶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花果叶中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40% 乙醇溶液、料液比1:60(g/mL)、超声功率400W、超声温度60℃条件下提取50min,其提取量为25.04mg/g,影响无花果叶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无花果叶黄酮提取物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其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超声辅助乙醇提取麦冬叶中的总黄酮,考察了黄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并与常用的抗氧化剂作比较.结果表明,固定超声波功率250 W,用35 mL 80%的乙醇在70℃的水浴温度中浸泡30 min、超声波辅助提取20 min后,麦冬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17.3 mg/g,该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清除率随黄酮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与黄酮提取物浓度成正相关关系,对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抗氧化活性比常用的VC和柠檬酸强.  相似文献   

10.
陈程  罗国平  闫梦茹  文明  党莎 《食品与机械》2016,32(12):156-160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大孔树脂富集纯化追风七总黄酮,并测试其清除自由基活性能力。以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以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析率为评价指标,考察纯化追风七总黄酮大孔树脂的吸附性和洗脱参数;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评价追风七中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追风七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乙醇浓度45%、液料比161(mL/g)、超声时间102min,超声温度73℃,在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7.02mg/g;AB-8树脂富集纯化追风七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树脂柱径高比16,上样质量浓度为0.5g/mL,上样量为20mL(2BV),乙醇体积分数40%,洗脱液用量60mL(6BV)。纯化后总黄酮保留率达83.3%,精制倍数达4.5倍,总黄酮含量达61%。清除自由基试验结果表明:总黄酮纯化物的IC50明显小于总黄酮提取物,略大于VC,其DPPH自由基清除IC50值为57.4μg/mL,其IC50大小顺序为VC总黄酮纯化物总黄酮提取物。  相似文献   

11.
曲虫治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慎安 《酿酒》2004,31(3):13-14
通过对曲虫治理应用研究效果的分析 ,结果表明 :质量效果提高 7% ,糖化力效果提高 80 % ,综合效果提高 92 7%。  相似文献   

12.
朱江晖  阎玉秀 《纺织学报》2011,32(9):142-146
针对服装打版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的现状,设计了服装尺寸自动生成系统.量取女套装上衣经典款式样板的细部尺寸参数,采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对女套装上衣样板各特征指标的权重进行提取,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服装结构设计数学模型.建立样板尺寸自动生成的理论模型,并通过编程加以实现.建立3层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  相似文献   

13.
就皮化材料与清洁化制革的关系、目前传统制革工艺中存在的严重污染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采取的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清洁化是我国制革行业的必由之路,清洁化制革工艺与皮化材料的关系非常密切,只有研发出相应新型的、高吸收的、功能型的、易降解型的各类化工材料,才合乎清洁化生产的要求。在制革工艺中采用生物酶制剂辅助浸水脱脂、无硫脱毛与无灰浸碱工艺、无铵脱灰/碱等改造传统工艺,减少污染;采取高吸收铬鞣、无铬或少铬鞣制,提高铬的吸收率或克服铬鞣的弊端;在染整中,合成并采用助剂辅助染料、复鞣剂和加脂剂等的吸收与结合。这几方面通过集成应用,方可减轻制革的污染,实现清洁化生产。同时,就皮革固废物的利用及水的循环使用问题提出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有梭织机稀密路织疵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有梭织机打纬过程中织机构件的位置和状况对纬纱之间距离的影响出发,推导出纬向密度计算公式,直观分析了影响纬向密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为减少稀密路织疵在国产老织机上采取的几项改进措施:采用弹簧回综、机外送经、电子驱动、导布辊加压等装置。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聚甘油酯(Polyglycerol esters of fatty acids,简写为PGE)在常温下有半固态和固态两种存在状态,本文通过对分别添加这两种PGE的软冰淇淋基料进行粘度、pH、粒径分析和垂直扫描分散稳定性分析(Turbiscan),发现半固态PGE的添加量为0.2%时,乳状液的粘度最低,粒径最小,稳定性最好;固态PGE的添加量为0.4%时.乳状液的粘度最低,粒径最小.通过比较发现,两种PGE对基料的影响有很大差别:半固态PGE能使乳状液的粒子更小,并能有效延长乳状液的稳定性;而固态PGE由于其熔点较高,可以促进脂肪结晶.  相似文献   

16.
关于对EV—301蒸发罐腐蚀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江西盐矿EV-301蒸发罐腐蚀现状,分析了造成腐蚀的因素,介绍了江西盐矿为解决腐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e precipitation of proteins due to the changes in pH has been a major limiting factor in their utility especially when the precipitation is concurrent with irreversible aggreg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an attempt is made to see the effect of glycerol on the pH-induced aggregation of α- globulin which is the major protein fraction (11S) from Sesame (Sesamum indicum L.) seeds. A second order polynomial 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cosolvent concent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which was prevented in presence of the cosolvent. Similarly, there was a second order polynomial relation between 8-anilino 1-naphthalene sulfonic acid (ANS) binding of the protein (as indicated by fluorescence emission at 466 nm) and the cosolvent concentration. The relative precipitation in presence of glycerol is however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changes in surface hydrophobicity as seen by behavior of ANS with the protein in presence of the cosolvent. A possible role of the cosolvents in prevention of aggregation due to hydrophobicity of the protein is envisaged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parameter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食用油中酸价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建立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为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 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 最终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结果显示, 样品中酸价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1.764×10?3 mg/g, 样品中酸价含量为(0.16±0.002) mg/g(置信水平95%, 包含因子k=2)。结论 在测定过程中, 测量重复性对总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其次是滴定管的体积。  相似文献   

19.
纺织品甲醛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讨论了甲醛标准溶液的配置时间、配置方法等因素对其吸光度的影响规律;另外还对织物中甲醛的萃取织物质量、试样浸泡的时间、取浸泡液的量等因素做了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总结了影响纺织品中甲醛检测的各种因素,对改进甲醛检测方法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胶囊化功能性番茄红素产品中的番茄红素(片剂、胶囊或软胶囊)。样品用二甲基亚砜溶解破膜,以1%BHT-二氯甲烷提取释放出的番茄红素,用HPLC检测番茄红素的含量。方法线性范围为0 70μg/mL,r=0.9996,最低检出浓度为0.30μg/mL,加标回收率为90%107%,相对标准偏差为小于10%。本方法简便,耗时短,试剂消耗少,且结果准确可靠,对功能性食品中微胶囊化番茄红素的测定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