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镍-钨-碳化硅非晶复合刷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非晶态镍-钨合金镀层的硬度,耐磨和耐蚀性能,在镍-钨刷镀液中加入适量碳化硅微粒,共沉积制得含碳化硅26.0-21.3%(质量分数)的非晶态镍-钨-碳化硅复合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所得镍-钨-碳化硅镀层的结构,研究了镀层中碳化硅含量,热处理温度复合镀层硬度,耐磨性和抗高温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硅的弥散强化作用和热处理能显著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和抗高温氧化性。  相似文献   

2.
化学复合镀镍-磷-氧化铝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进一步提高化学镀镍磷合金层的性能,在镀液中加入氧化铝粒子制度得镍-磷-氧化铝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各成分及操作条件对镀速的影响,并对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工艺镀液稳定性好,所得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优于镍磷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3.
添加聚四氟乙烯对化学沉积复使度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玉程 《电镀与涂饰》2000,19(1):1-4,18
在化学镀Cu(Ni)-P合金镀液中添加碳化硅和聚国烯制得Cu(Ni)-P-SiC-PTEE复合镀层。研究了碳化硅、聚四氟乙烯的添加量对镀层沉积速度、硬度、磨损及减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硅和聚四氟乙烯的加入能提高Cu(Ni)-P合金镀层的沉积速度、硬度、耐磨及减摩性。  相似文献   

4.
化学镀镍-铜-磷三元合金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提高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性能及获得多种性能的合金镀层以拓宽其应用范围。在化学镀镍-磷合金液中加入硫酸铜制得镍-铜-磷三元合金。研究了镀液中硫酸镍、次磷酸钠、柠檬酸钠、硫酸铜、稳定剂、光亮剂的含量以及pH值和温度等因素对合金镀层的外观、沉积速度及铜含量的影响。通过5%氯化钠溶液和10%硫酸溶液浸泡试验比较了所得镍-铜-磷合金镀层与镍-磷合金镀层以及前人制得的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同时比较了上述镀层的其它性能。结果表明,所得镍-铜-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外观、结合力、孔隙率、沉积速度、硬度和耐磨性等性能优于镍-磷合金及前人制得的镍-铜-磷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5.
无电解复合材料镀覆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着重研究了氧化铝、碳化硅粒子对镍-磷化学镀镀液,镀层性能的影响,当镀液粒子含量在10 ̄20g/L时,可获得满意的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镍铜磷三元合金沉积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提高化学镀镍的硬度、耐磨及耐蚀性,以拓宽在电子工业中应用,采用在化学镀镍磷合金液中添加适量的铜离子制得镍铜磷三元合金。研究了镍离子与铜离子浓度比、次磷酸钠含量、沉积温度对合金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利用S-570扫描电镜和H-800透电镀观察了镀层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通过硝酸腐蚀试验比较了镍磷合金与镍铜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铜的共沉积能明显提高镍磷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制备镀覆层,对曲轴连杆轴颈进行表面改性。选取镀覆层的耐磨性作为指标,比较磷化膜、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镀铬层和镍-氧化铝纳米复合镀层对曲轴连杆轴颈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镍-氧化铝纳米复合镀层对曲轴连杆轴颈的改性效果最好,磷化膜对曲轴连杆轴颈的改性效果最差,镀铬层和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对曲轴连杆轴颈的改性效果适中;复合镀镍-氧化铝纳米复合镀层的曲轴连杆轴颈的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在铸造铝-硅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铈合金镀层,并对其微观形貌、成分、晶相结构、耐蚀性及硬度进行了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镀层为晶体结构,铈的加入可以细化镀层晶粒;添加硝酸铈得到的化学镀镍-磷-铈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更好;化学镀镍-磷-铈合金镀层镀态的硬度比基体的高242.8 MPa,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镍-钨-磷/聚四氟乙烯电刷镀的工艺,刷镀液相成,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镍-钨-磷/聚四氟乙烯复合镀层的硬度及磨损率的影响。确定了复合镀层摩擦学特征最好的热处理温度和复合镀层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通过研究发现,复合镀层中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能显著降低磨损率,大大提高镀层的耐磨性,论述了采用电刷镀技术使基体材料形成一层具有弥散硬质相及自润滑减摩组分的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0.
电镀非晶态镍磷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亚磷酸-镍盐体系制得光亮镍磷镀层,研究了镀液组成,电流密度,温度等对镀层性能和电流效率的影响,优选出分别获得最佳镀层耐蚀性,硬度和电流效率的工艺条件;分析了耐蚀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形成原因,即在电镀过程中,镀层形成了类似Ni3P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1.
锌镍磷合金电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勤  舒余德  王云燕 《电镀与涂饰》2001,20(1):16-18,30
研究了简单氯化物体系中锌镍磷合金电镀工艺,探讨了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合金镀层中镍,磷含量的影响,并对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锌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优于镍合金,且其耐蚀性随镀层中磷含量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化学镀镍(铜)磷-聚四氟乙烯复合涂层的沉积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化学沉积方法制备镍(铜)磷-聚四氟乙烯复合涂层的沉积特性,研究了复合涂层的沉积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在镍(铜)磷合金溶液中改变聚四氟乙烯的添加量,能得到不同成分的镍(铜)磷-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镀态下与基体镍(铜)磷合金涂层相比,复合涂层具有罗低的表面粗糙度和孔隙度,但显微硬度有所降低在损体系较大摩擦系数明显降低;时效处理可显著提高Ni(Cu)P-PTFE复合涂层的硬度和麻损性能,聚四氯乙烯起到  相似文献   

13.
电沉积RE-Ni-W-P-B4C-PTFE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RE-Ni-W-P-B4C-PTFE复合镀层的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RE-Ni-W-P-B4C-PTFE复合镀层的硬度影响很大,当温度达到400℃时,复合镀层的硬度达到极大值(1145Hv);在同一热处理温度下,当保温时间达到3小时,镀层的硬度值最佳。当热处理温度达到300℃时,RE-Ni-W-P-B4C-PTFE复合镀层的耐磨性最好。高温氧化试验表明:RE-NI-W-P-B4C-PT  相似文献   

14.
对比了Ni-P合金镀层和Ni-Cu-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及硬度。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保温时间对两种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i-P合金镀层相比,Ni-Cu-P合金镀层表面更加致密,耐蚀性更好;当热处理温度为200~300℃时,Ni-P合金镀层和Ni-Cu-P合金镀层的硬度均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热处理温度为400℃时,Ni-P合金镀层和Ni-Cu-P合金镀层的硬度均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5.
镍磷铬三元合金电镀解长利(六盘水煤矿机械厂,553402)1前言镍磷合金在汽车、机械、化工等行业有较广泛的应用。而镍磷铬三元合金镀层具有致密性好和孔隙率低等优点,其耐蚀性、耐磨性及硬度都高于Ni-P二元合金镀层。对Ni-P-Cr三元合金镀层作X射线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示差扫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和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磷含量的M-P合金镀层的晶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镀层晶化的进行,硬度提高。当热处理温度达420℃时,镀层全部转化为晶态结构,主要为弥散分布的Ni3P产相,硬度大到峰值,高磷镀层的硬度高于低磷镀层。但在镀态,则低磷镀层的硬度高于高磷镀层。  相似文献   

17.
非晶态镍—钨—磷合金电沉积层的组织结构及耐蚀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晶态镍-钨-磷合金镀层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而被广泛用作材料的防护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X射线衍射分析及腐蚀介质浸泡试验研究了镍-钨-磷合金电镀层的组织结构,成分及耐蚀性。试验发现,所得合金镀层呈非晶态。进行热处理,当温度达300℃以上时,镀层开始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化;当加热至400℃以上,镀层已完全转变为晶态结构,腐蚀试验发现,镍-钨-磷合金镀层在85%H3PO4、10%H2SO4、20%H  相似文献   

18.
电沉积镍—钴—磷合金析氢反应电催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采用电沉积法制得镍钴和镍-钴-磷合金,测量了其作为阴极在1M氢氧化钾溶液中的极化曲线以研究其催化化活性。实验发现,与镍电极相比,镍钴合金镍-钴-磷合金的析氢电位正移,其中,镍-钴-磷保金析氢电位正移200多毫伏。此外,还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和镀层成分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磷元素对其析氢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镍-钴-磷合金具有较高的析氢催化活性,有利于降低槽压,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19.
化学镀钴-镍-磷合金镀层沉积速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学镀钴-镍-磷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沉积速度往往对镀层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在此重点了影响化学镀钴-镍-磷合金镀层沉积速度的各因素。结果表明,提高镀液中金属离子总浓度及镍盐所占的比例,在PH为8 ̄10范围内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及采用活性强的基材有利于化学镀钴-镍-磷合金镀层沉积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RE-Ni-W-B-SiC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在适当的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下,可获得组成为RE-Ni-W-48%B-15%SiC的复合材料镀层.在镀液中加入少量稀土,能提高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热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硬度和耐磨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热处理温度达到400℃时,复合镀层的硬度达到最佳值,耐磨性在500℃时为最好.磨损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复合材料镀层的耐磨性是硬铬的4~5倍;腐蚀实验表明,复合材料镀层在各种腐蚀介质(硝酸除外)中的耐蚀性均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