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形容的是陶瓷坯体最后经过柴窑"火"的烧炼后,成为了精美的瓷品.这是一道难过的"坎",这期间陶瓷坯和"马尾松柴"以及窑炉三者都发生化学与物理的变化,演绎出了用什么样的"柴",什么样的"窑",什么样的火温烧出什么样的"瓷"的神秘变化.  相似文献   

2.
5月15日,2013青岛玉窑柴烧基地国际创作营活动,在崂山区玉窑柴烧基地正式启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梓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毛增印等社会各界嘉宾参加了开营仪式。陶瓷艺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映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玉窑柴烧基地自2012年创立以来,致力于传承、发扬和创新历史久远的传统陶瓷柴窑  相似文献   

3.
景德镇窑柴     
景德镇窑焙烧瓷器,素以松柴为燃料,长期以来,景德镇把松柴只供烧镇窑之用,故得名为窑柴。本地区家喻户晓,从不作炊用,因而窑柴成了本地区陶瓷生产上的专用名词了。一、窑柴特点柴的种类很多,并不是什么柴都可以用来烧瓷器,虽然有些其他柴种(如杂槎柴)发热量也很高,但火焰都很短,只是在燃烧室达到高温,且在热工控制方面也不及松柴,因而不适宜于用来烧镇窑。  相似文献   

4.
路志遥 《陶瓷》2024,(3):100-102
柴窑在中国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随着人们频繁的陶瓷实践与科技的发展,柴窑的烧成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五代十国时期就有柴窑的记载,随后宋代龙窑,明代狮子窑,清代镇窑,再到日本现代日下部正和的高效无烟柴窑。柴窑不断小型化,烧成温度不断升高,对木柴燃料的使用也是逐渐高效化。笔者主要讲述以日本高效无烟柴窑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迷你柴窑。  相似文献   

5.
景德镇仿古瓷器的烧制,其根本在于柴窑的"烧成气氛",在一定的氛围中并能根据古陶瓷的胎体原料的配制与陶瓷器物釉料装饰烧成特点,才能有更大程度上的仿古陶瓷之接近的机会。但是不论是现代窑的烧制,还是仿古瓷的柴窑烧制还是要追寻本质的特征与特点,并不断的探究两者的内在关系,才能"仿古"而不"泥古"。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柴窑火焰外形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柴窑本体结构出发,研究了其火焰外形,建立了柴窑火焰外形数学模型,并将其与实际柴窑外形相拟合,从而在理论上证明了柴窑外形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柴烧是最传统古老的一种陶瓷烧成方法。在现今价值观审美观的多元化纷扰下,追求心灵纯净的艺术活动仍是人类艺术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柴烧艺术更能彰见人与大自然对话中最真诚隽永的情怀。作为柴烧艺术的基础条件,柴窑的建造以及结构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笔者从2010~2014年在贵州黔陶的多次考察为基础,研究分析黔陶柴窑的构造方式。  相似文献   

8.
柴窑由于既无传世实物,也没有发现具体的窑址,关于器物特征以及定名、属性一直是考古界难以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历史文献有关柴窑的记载,从文献描述、考古资料等方面对柴窑进行论证,并提出解决柴窑问题的几点思路,以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柴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5月2日到9日,由中国《陶艺科学与艺术》杂志,辽宁省陶瓷协会支持,大连兴达企业集团,大连牧成文化主办的,冶土求道"一窑薪火,两岸陶情"——首届中国·大连海峡两岸陶艺家柴烧交流创作营,在大连牧成窑拉开帷幕。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享有国际盛誉的台湾旅美陶艺家刘峰雄教授、旅美著名陶瓷设计家王凡大师、台湾著名柴烧陶艺家廖国显大师、旅日青年陶艺家黎韵婷设计师;大连著名陶艺家张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陕西富平银沟的陶瓷遗址让业界人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周七月先生作为该遗址发现过程影像记录的影视工作者,在参与影视记录的同时,对这遗址的背景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探究,并阐述了他对鼎窑、柴窑的思考以及对富平遗址的价值作出了评价。本刊认为其观点及提出的问题都值得我们读者的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