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南站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北京南站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光伏组件总安装容量240 kWp,系统年输出电量为22万kW·h),对站房屋面太阳能发电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确定采用不透光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并分别介绍了太阳能光伏电池方阵、光伏并网逆变器、汇线盒、电涌保护器、直流配电柜、交流配电柜的选用.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和环境、社会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工程为例探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光伏系统设计,主要分析光伏发电系统如何与建筑物(构筑物)相结合:(1)建筑屋顶光伏,包括光伏组件在混凝土平屋顶、棚架安装,以及光伏组件在坡屋面平铺安装;(2)建筑立面光伏,包括结合建筑立面造型安装和光伏幕墙;(3)构筑物光伏。并对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的可实施性和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电气设备的配置、系统的并网方式、系统的配电设计、防雷设计,以及光伏组件串并联个数的计算、并网逆变器的配置应考虑温度对光伏组件电性能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分类,以及光伏组件串联个数、光伏组件并联个数及光伏系统发电量等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外观、结构、管线布置及系统运行管理等探讨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步骤及重点。 相似文献
6.
天和家园43kWp屋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浙江省慈溪市天和家园住宅小区43kWp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系统的具体功能与配置,提出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①光伏系统提供公用设施用电,在阴雨天时使用城市电网为公用负荷供电;②光伏系统在小区内局部并网,不考虑将电能输入上级城市电网;③太阳能电池组件方阵倾角确定为30°,选用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生产的TSM-175D型高效单晶硅电池组件,分析了组件分组串接原则,确定了布置方案;④并网逆变器选择德国艾思玛(SMA)公司的SMC6000TL型无变压器集中式逆变器和SB5000TL型无变压器多组串逆变器;⑤地下车库照明负荷曲线与日照曲线接近,因此选择地下车库照明和智能化设备用电为光伏系统负荷;⑥简介了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措施,以及选择电缆和设计支架时应考虑的因素;⑦监控系统选用SMA的Sunny Boy ControlPlus产品。 相似文献
7.
8.
9.
简要介绍常见并网光伏系统设计依据、常用软件、组成部分及其原理,以及光设计中需要把握的原则、注意事项和一些经验教训,包括光伏支架、光伏方阵与场地的设计考虑,并网逆变器的选择、并网形式的选择、防雷接地等。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中,太阳能电池的测试条件及实际环境条件差异,作者提出了设计光伏发电系统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并通过调研及对相关规范的学习,对太阳能电池板的选用、系统保护设置、并网要求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华中科技大学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示范电站为例,从设计、应用等角度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电站进行了浅析。该电站太阳能电池板总功率18360W,选用日本MSK公司的170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108块,分9组,每3组接一个SMC6000型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倾角为35°,在设计中应考虑风力和温差等影响因素。选用SBCP控制器进行系统检测和数据传输。介绍两种“孤岛效应”的检测方法。最后列出了该电站某天的发电数据。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6):557-561
针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波动,提出利用混合储能系统对功率进行平抑。介绍了光伏最大功率跟踪和并网逆变的控制,为实现发电和并网功率的匹配,考虑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各自特性的优势,对混合储能系统提出了三级式功率分配策略;通过设计相应的控制方法和以功率分配单元的输出功率作为参考值,混合储能系统控制变换器进行合理充放电。混合储能系统不仅保证了并网功率按计划运行,而且稳定了直流母线电压、满足了随机负荷供电。通过仿真验证,三级式功率分配策略有效,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了北京南站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应用实例,及其质量标准、安装要点.分析了北京南站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研究的深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不断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本文针对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总结了系统设计流程,对设计过程中的各个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文中提及的在实际光伏并网系统工程设计中的一整套设计流程及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5)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缓和了日益增大的能源需求,且与传统的火力发电技术相比,光伏发电技术环境效益显著,但其引起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对光伏发电组件生产过程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针对各类污染的治理方法给出了建议,并提取了电池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GHG)的CO2当量排放量和能源偿还时间(EPBT)作为光伏发电的环境效益评价因子。通过对太阳能电池的生命周期评估大量相关文献的综述得出:较之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而言,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环境效益最好,但其广泛的应用还有待其能量转换率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