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回收低密度聚乙烯/聚偏氯乙烯(LDPE/PVDC)复合薄膜为基体材料,低密度聚乙烯接枝丙烯酸(LDPE-g-AA)为相容剂,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再加入液体钙-锌(Ca-Zn)热稳定剂,通过混合、挤出、注塑工艺制备共混材料。采用刚果红法分析了Ca-Zn稳定剂对复合薄膜中PVD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微观形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加入1.2份Ca-Zn稳定剂后,共混材料的刚果红试纸起始变色时间和完全变色时间分别延长了67 s和354 s,起始变色温度和完全变色温度分别提高了8℃和11℃;含3%LDPE-g-AA的共混材料,PVDC嵌入LDPE材料中,相容性明显改善,其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吸油率下降;含20%LLDPE及3%LDPE-g-AA的共混材料,其拉伸强度为14.43 MPa、断裂伸长率为389.11%、缺口冲击强度为29.51 kJ/m2、吸油率为14.40%,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材料,聚偏氯乙烯(PVDC)为共混材料,马来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MAH)为相容剂,采用挤出和注塑成型方法制备LDPE/PVDC/LDPE-g-MAH共混物,考察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热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加入25%PVDC,LDPE/PVDC共混物的熔融温度下降了1.79℃,吸油率降低了9.66%,物理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加入LDPE-g-MAH后,LDPE和PVDC之间的界面黏结力增强,相容性提高,结晶温度和结晶度略有下降;与纯LDPE相比,含3%LDPE-g-MAH的LDPE/PVDC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1.63%,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13.35%,吸油率下降了16.29%,柔韧性和阻隔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钙锌复合稳定剂(Ca-Zn)为稳定剂,对聚偏氯乙烯(PVDC)热稳定体系进行研究,采用刚果红法和热失重法测试了Ca-Zn含量对PVDC热分解脱氯化氢变色温度、变色时间以及热失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纯PVDC受热后易分解,含4质量份Ca-Zn的PVDC,其刚果红试纸初始变色温度和完全变色温度与纯PVDC相比分别提高了18℃和24℃,试纸初始变色时间和完全变色时间分别延长了199s和804s,恒温热失重质量损失率降低了36.2%,等速升温热失重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速率峰对应温度分别提高了58.5℃和60℃,热分解温度和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向低密度聚乙烯(PE—LD)中添加导电填料羰基多晶铁纤维(MCIF)和导电镍粉(Ni),制备了PE-LD/Ni/MCIF电磁屏蔽复合薄膜材料,研究了导电填料对复合薄膜材料电磁性能、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薄膜对较宽频段电磁波的屏蔽效能达到37-56dB(500-1500MHz),复合薄膜材料的“渗滤阈值”约为20%~25%;当导电填料(MCIF:Ni=1:1)的含量为18%(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薄膜拉伸强度达到最大(12.5MPa),而其断裂伸长率却随着导电填料含量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用变色法测定了甲基锡、甲基锡/环氧大豆油和甲基锡/硬脂酸钙3种热稳定剂对PVD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3种热稳定剂对PVDC的热稳定作用是甲基锡/硬脂酸钙>甲基锡/环氧大豆油>甲基锡,甲基锡/环氧大豆油复合热稳定剂的最佳组成为(1:1)~(2:1),甲基锡/硬脂酸钙复合热稳定剂的最佳组成为1:3.  相似文献   

6.
硬脂酸钙及其复合热稳定剂对PVD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刚果红法测定了硬脂酸钙、硬脂酸钙/环氧大豆油和硬脂酸钙/甲基锡热稳定剂对PVDC降解时脱氯化氢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钙/环氧大豆油、硬脂酸钙/甲基锡复合热稳定剂的组成分别为2:1和3:1时,具有最佳的协同效应.三种热稳定剂对PVDC降解时释放氯化氢的抑制能力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钙/环氧大豆油<硬脂酸钙/甲基锡,PVD...  相似文献   

7.
先用聚丙烯酸对电气石进行表面改性,再以不同的配比加入到LDPE中制备复合薄膜,并测试其力学性能、透湿及透气性能。结果表明:聚丙烯酸用量为1.0%时,电气石表面改性效果最佳;改性后的电气石添加量为6%时薄,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有机锡及其复合热稳定剂对PVDC降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刚果红法测定了甲基锡、甲基锡/环氧大豆油和甲基锡/硬脂酸钙热稳定剂对聚偏二氯乙烯(PVDC)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PVDC降解时释放氯化氢的抑制能力为甲基锡甲基锡/环氧大豆油甲基锡/硬脂酸钙,PVDC的刚果红试纸变色时间分别达到23、25和30min。甲基锡/环氧大豆油、甲基锡/硬脂酸钙复合热稳定剂的组成分别为2/1和1/3时具,有最佳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聚偏二氯乙烯薄膜分切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介绍了分切工艺及设备改进措施和使用效果,设备操作简单,易维护,产品成品率提高,结果表明其分切废品率由设计的6%降为3.5%,成口收率提高2.5%-3.0%。  相似文献   

10.
木质素/PE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木质素和LDPE为原料,添加偶联剂、增塑剂,经二次造粒后.用挤出机挤出吹塑,得到厚度在0.2~0.45mm的复合薄膜;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和透光性。结果表明:复合薄膜中木质素质量分数可达40%,薄膜的拉伸强度可达19.6MPa,断裂伸长率达120%;PE在木质素/PE复合薄膜中形成了连续相,木质素分散于PE基体中;低用量木质素复合薄膜有一定透光性,木质素质量分数超过20%则不透光。  相似文献   

11.
采用DSC、WAXD和SAX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分离、结晶度、片晶厚度等结晶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m-PE-LLD/PE-LD共混物中,当PE-LD含量较大时无论是熔融曲线还是降温曲线都只出现一个峰,说明两者存在共结晶,有很好的相容性。当PE-LD含量减小时,共混物出现相分离,升、降温曲线均出现双峰,但两峰值呈现靠近趋势,预示m-PE-LLD/PE-LD共混物中仍存在少量共结晶。WAXD数据显示,PE-LD添加到m-PE-LLD中,没有改变茂金属聚乙烯固有的晶体结构,共混物仍然保持了聚乙烯的正交晶系结构。并随着PE-LD在m-PE-LLD中添加比例的增加,共混物正交晶系增强的同时晶粒尺寸变小。  相似文献   

12.
研讨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取代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用于包装薄膜的生产,并测试了其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氯化聚氯乙烯(C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氯化聚乙烯(CPE)三元共混体系的组成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BS树脂可以有效降低CPVC/ABS/CPE三元共混体系的平衡扭矩,缩短三元共混体系的塑化时间,改善其流动性;当CPE含量固定、共混体系中CPVC与ABS的质量比为7:3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佳,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随着CPE含量的增加,三元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显著提高,CPE对三元共混体系具有优良的增韧作用,用量以15份为宜。  相似文献   

14.
通过熔融接枝及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甲醛/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纳米二氧化硅(POM/PE-LD-g-SiO2)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热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LD-g-SiO2的加入对POM基体具有良好的增强增韧作用,且随着PE-LD-g-Si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性能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PE-LD-g-SiO2的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性能均达到最大值;而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量逐渐降低,当PE-LD-g-SiO2的质量分数为6%时,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5.
崔同伟  马秀清 《中国塑料》2015,29(12):62-66
研究了聚酰胺6/低密度聚乙烯(PA6/PE-LD)共混物流延薄膜成型工艺,从模拟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空气间隙和拉伸比对薄膜厚度和颈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和模拟有比较好的吻合性,拉伸比对薄膜厚度的影响大于空气间隙,而空气间隙对薄膜颈缩的影响大于拉伸比。  相似文献   

16.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聚乙烯与马来酸酐单体接枝反应,探讨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率结构进行表征;研究接枝物及聚氯乙烯含量对共混体系拉伸强度的影响规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共混物中的界面形态。结果表明,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氯乙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均有较大提高,接枝率为10%左右,PVC含量为40%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可达13.80MPa。  相似文献   

17.
熔融模压制备PVDF/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偏二氟乙烯(PVDF)树脂为基体、石墨烯为填料,通过高速混合机混合作用,经分散剂、润湿剂、表面活性剂、相容剂等组分协同作用,使石墨烯在PVDF中分散均匀,然后经熔融模压成型,制得PVDF/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并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制备工艺、助剂及PVDF树脂牌号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的助剂体系和高速混合、熔融模压的制备方法能使石墨烯以微片的形态均匀地分散在PVDF树脂基体中,形成良好的功能网络结构;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电导率、介电损耗、体积电阻率和导热系数均随石墨烯含量增加而增大;当石墨烯质量分数达到2.0%左右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和导电特性均发生突变,向高介电、高导电材料转变,而当石墨烯质量分数达到5.0%左右时,复合材料开始向高导热材料转变;制备工艺和PVDF树脂牌号对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巴胺(DA)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DA辅助共修饰,并用溶剂浇铸法制备具有优异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热常数分析仪和电子单纱强力仪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