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沟形态非线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协康  方铎 《人民长江》1999,30(5):18-20
泥石流的活动是流域演化的一种非线性动力过程,泥石流沟暴发泥石流是整个流域侵蚀-演化过程的一种表现,它的表象决定了泥石流沟具有非线性性.为此从泥石流发育动力因素入手,利用分形理论的统计自相似对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沟数的累积分布随动力因素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白龙江流域甚至嘉陵江流域的泥石流灾害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协康  方铎 《人民长江》1999,30(5):18-20
泥石流的活动是流域演化的一种非线性动力过程,泥石流沟暴发泡石流是整个流域侵蚀-演化过程的一种表现,它的表象决定子泥石流沟具有非线性。对进一步研究白龙江流域甚至嘉陵江流域的泥石流灾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河兰州段两岸泥石流沟形态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兰州段两岸96条泥石流沟为例,利用分形理论的统计自相似性,对泥石流沟数的累计分布随沟道比降、汇水面积和沟道长度等形态要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不同流域形态要素的分维进行了比较。认为:黄河兰州段泥石流沟的形态要素均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其中汇水面积分维最小,沟道长度次之,沟道比降最大,说明汇水面积对沟谷及泥石流形成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白龙江流域甘家沟泥石流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高峰  杨强  陈宗良  毛佳睿 《泥沙研究》2020,45(4):66-73+65
针对不同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危害特征及潜在风险,以白龙江流域甘家沟为例,探索了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泥石流危险区划、易损性分析和风险评价三方面主要内容。采用FLO-2D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泥石流危险度;通过遥感解译和承灾体价值核算分析,并结合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承灾体受损概率,得到承灾体易损度。将危险度和易损度归一化处理,最终得到研究区风险区划,同时对各类承灾体财产损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年、50年和100年一遇的损失价值分别为31 849. 21万元、34 886. 50万元和39 125. 87万元。从20年到100年一遇条件下,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区的面积大幅度增加,其中极高风险区的面积分别增加2. 44倍和3. 92倍。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形理论和流域水系分布特征的泥石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MapGIS技术与分形理论,通过计算机编程辅助计算,研究了水系的盒维数值与泥石流各种特征之间的规律。从流域水系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的角度揭示了流域水系分形维与泥石流危险度之间的深层关系。计算结果分析表明:随着危险等级和特征参数的增加,水系盒维数也呈增长趋势。研究发现通过盒维数的界限值可以界定一条泥石流沟的类型、发育时期和危险程度。其中,分形维1.35和1.42是危险度的界限值,分形维1.34及1.32为泥石流类型和发育期的界限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了客观准确的描述泥石流流域水系的特征,从而进一步判定该泥石流的各种特性,基于mapgis技术与分形理论,通过计算机编程自行搭建计算平台,揭示水系的盒维数值与泥石流各种特征之间的规律,从流域水系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的角度揭示出流域水系分维数与泥石流危险度之间的深层关系。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了解到随着危险等级和特征参数的增加,水系分维数也呈增长趋势,且找到了分维数的界限值,从而可以界定一条泥石流沟的类型、发育时期和危险程度。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在了乌东德水电站库区泥石流调查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白龙江干流泥石流分布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龙江是我国泥石流最发育的地区之一,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室内航片判读以及Alos影像解译了解到:白龙江干流泥石流沟集中分布于迭部旺藏至文县口头坝之间,有一定规模的泥石流沟250条,线密度达0.93条/km,发育程度左岸高于右岸。选取流域面积、主沟比降和相对高差3个评价指标,对各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度评价,结果表明:白龙江干流危险度较高的泥石流沟主要分布于立节至舟曲县城、两河口至武都县城以及透坊至外纳河段。  相似文献   

8.
余杰  李浦  胡凯衡  李华东 《人民黄河》2021,(1):109-114,124
阵性运动是黏性泥石流的主要运动形式,但对泥石流阵流过程中各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以蒋家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依据2001年7月8日泥石流监测数据,对黏性泥石流阵流的物质组成、流量过程与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泥石流阵流固体颗粒粒径范围较大、以粗颗粒为主,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粒度分维值与泥石流的容重、颗粒含量、分选...  相似文献   

9.
白龙江流域是我国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泥石流沟分布密度和泥石流发生频率居全国首位,尽管多次治理,但仍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甘家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在分析防治工程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颗分试验、流变试验和直剪试验,对比分析了坝上游和坝下游泥石流堆积物的颗粒级配变化情况、浆体流变特性与抗剪强度等性能指标。结果显示:实体拦砂坝存在调节泥石流颗粒粒径作用,但调节效果不显著;拦砂坝的拦挡作用会改变泥石流的力学性能;粒径调节作用较显著的坝体,其坝下游堆积物浆体的剪切应力小于坝上游堆积物浆体的剪切应力,坝下游堆积物抗剪强度略大于坝上游堆积物抗剪强度;泥石流颗粒级配的差异是影响其流变特性与抗剪强度的重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对今后泥石流工程坝型选择与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玉沟流域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玉沟泥石流发生几率高,爆发突然,对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从合理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建立泥石流灾害预警系统,开展群测群防活动入手,是减灾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白龙江中游地区泥石流拦砂坝的防治效果,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对该地区泥石流拦砂坝的运行现状以及拦砂坝对泥石流的调控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地区部分泥石流沟泥石流防治情况严峻,多条泥石流沟存在拦蓄库容不足、拦砂坝坝体破坏严重等问题;②通过对该地区拦砂坝上游泥石流回淤坡度的调查,拦砂坝有较好的回淤缓坡功能,并建立起该地区泥石流回淤坡度的经验公式,即I=(0.4~0.85)I0;③通过对泥石流堆积物的颗粒组成进行实验分析,建立泥石流堆积物的平均粒径比、计算重度比来表征拦砂坝对泥石流的调控效果,拦砂坝对泥石流有较好的分选效果,但其拦排临界粒径尚难以准确确定,且其对泥石流堆积物的重度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最后,结合该地区拦砂坝出现的一些工程问题,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泥石流治理工程的修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珠江流域的泥石流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珠江流域山地灾害中的一种类型-泥石流。泥石流的分布主要在云贵两省山区及广西的桂比、桂东南等山地的多雨区。泥石流的种类较多,区域特征十分明显,具有暴发突然,历时短,来势猛等特点,常与特大暴雨山洪相伴生,灾害甚为严重。根据调查统计,泥石泥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应积极采取防治对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入汇对河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对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 ,模拟了汇流角分别为 90°、6 0°和30°时在各种汇流比条件下泥石流与主河交汇及河床响应过程 ;归纳出了泥石流与主河交汇的二种模式 ,提出了堵河判别式。考虑不同汇流比对交汇时泥石流沉积地形的影响 ,定义了“脊线”、“轴线”和“冲刷角”三个概念 ,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了冲刷角与汇流比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在野外调查之上,结合遥感影像,通过分析地质环境背景和泥石流活动历史,阐述鹅掌河泥石流的灾害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泥石流形成过程表现为则木河断裂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崩滑、面蚀-强降雨-山洪泥石流-滑坡坝堰塞体-洪积扇-浊流水下堤;灾害特征表现为1850年西昌7.5级地震后鹅掌河形成高频泥石流,且泥石流的活动受地震和强降雨耦合效应控制;泥石流的形成机理为流域内大量滑坡提供丰富物源,上缓下陡的凸形坡提供良好地势差,区域降雨集中且多暴雨提供充足水动力。因此建议加强雨季流域新增滑坡和水位的监测预警能有效防治泥石流造成灾害性损失。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系探讨泥石流先端部和整体平均 (包括先端部及后续水流 )泥沙体积浓度随着溪床坡度之变化规律 ,以及其纵剖面泥沙体积浓度沿着水深的分布特性。经采用其他研究者渠槽试验资料进行检定及验证后发现 ,当系数 ξ=0 .1 时 ,本研究所提出泥石流平衡泥沙体积浓度之半经验公式 ,不仅可模拟泥石流先端部泥沙体积浓度随着溪床坡度之变化趋势 ,亦可适于推估不同溪床坡度下之泥石流整体平均泥沙体积浓度。同时 ,本研究也应用最大熵原理及平衡泥沙体积浓度半经验公式 ,导出了纵剖面泥沙体积浓度分布之理论公式 ,经Tsubaki实测资料验证结果显示 ,本文模式可以掌握纵剖面泥沙体积浓度之分布趋势而优于Tsubaki及Chen两研究者之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6.
泥石流入汇对主河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合分析了泥石流与主河相互作用时,产沙量、颗粒组成,交汇角及主支流量比等各种因素对主河演变的影响,关于泥石流对主河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还很少,远没有达到定量的水平,本文也只是一种定性的分析,从相关的资料出发,通过适当的分析推理,阐述各种因素对主河演变的影响效果,文章还根据各作用因素的作用效果,提出了几点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河床孤石对泥石流沟槽输移能力的影响,据此归纳和推导出了相关的数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崩塌滑坡转化为泥石流的特点,研究泥石流源区内的崩塌滑坡体特征,以映秀至卧龙间渔子溪流域为研究重点,划分研究区约396 km2,以研究区内23条泥石流沟(流域总面积约为208 km2)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遥感影像将崩塌滑坡点进行解译,并通过野外实际调查进行复核,证实了遥感解译的可靠性,最终得到崩塌滑坡点2 741个,总面积23.6 km2。利用GIS对崩塌滑坡在高程、坡度、坡向、地层岩性和河流距离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 500~3 000 m海拔范围内,崩塌滑坡分布最多;坡度40°~50°范围,崩塌滑坡面积比例最大;坡向在90°~180°范围较为集中,此范围垂直于地震断层;崩塌滑坡较坚硬闪长岩岩组容易被地震、降雨等因素触发大量崩塌滑坡;距离河流较近的山体容易发生崩塌滑坡。  相似文献   

19.
通过略阳县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应用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价方法的危害度计算模型,逐一分析其危险性、易损性并进行风险性评价,得出该县泥石流隐患中极低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6.88%、28.44%、27.64%、19.78%、7.44%,其分析结果可为该县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今后治理次序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