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收 《陶瓷研究》2011,(1):47-47
陶瓷经纪人李申盛一专多能,陶瓷评论颇有水准,颜色釉也颇有造诣,最近又发现他深具媒体记者的洞察力和独特视角。最近在了了亭网站看到李申盛的一篇小文,大致内容是去李一新老师工作室参观,偶然发现李一新老师工作室墙上的一张字条,上书“谢绝宴请,敬请谅解”,配上一张李一新老师专心作画的工作照。  相似文献   

2.
“明林兄,你好”,每当这声音在电话的那头响起时,我都会感到异常亲切。这是唯一一位这样称呼我的老师。其实于长敏老师,他比我大几岁,但他心境开阔,品德高尚,豪爽耿直。他是陶艺界心直口快,直言不扉少有的爱憎分明的一位好老师,一位好艺术家,因此更值得我们学习与尊敬。  相似文献   

3.
角色     
《塑料制造》2007,(8):9-9
精彩演出一结束,观众的掌声骤然响起。观众为台上的精彩表演鼓掌,掌声越热烈说明表演越成功。台上的叫"角色",台下的叫"观众"。生活中只有观众为角色鼓掌,却没有角色为观众鼓掌,这虽然不公平,但是很有必要——因为,观众也是"生活"这个大舞台上的角色,既然"导演"不让台上的为台下的鼓掌,那么,一定是塑造"观众"这个角色的需要,你服从就是。  相似文献   

4.
近日,参加一个培训,培训班上授课老师给我们讲了胡适先生写的一则寓言《差不多先生传》。文章描写的是一个叫差不多先生的人,从他的色彩不分(红糖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写东西不分(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这些琐碎的小事,到他长大后,演变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事情:十和千差不多.今天和明天差不多,医牛的和医人的差不多,最后甚至因“差不多”的态度而糊涂一死。他有一句“名言”:“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认真呢?”这则寓言让笔者感悟良多,尤其是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5.
<正>1978年,我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以下简称“陶瓷学院”或“陶瓷大学”)美术系陶瓷设计专业,习惯上称作“78级”。其实当时是没有选择,我的目标是考广州美术学院,根本不知道有一个陶瓷学院。但由于考广州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落榜,陶瓷学院就把我们落榜生里专业排在第一位的招上来了。被景德镇陶瓷学院录取,我也很高兴。我的老师是谭畅,我从小就很崇拜他,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位老师。他比较了解情况,很支持我来读陶瓷学院。  相似文献   

6.
<正>“陆上钦江一线间,景明绿野美无边。平台宗古传坭道,好育英才绘景天。”这是我2016年去陆景平老师府上拜访他时即兴创作的一首冠名打油诗,赠予他和他创办的“景天”陶艺机构。自始至终我都尊称陆景平为“老师”,或许就是对他陶艺生涯的一种诠释吧。1醉于技艺1979年,陆景平因有绘画功底,被钦州市坭兴陶工艺厂招收进厂,从此与坭兴陶结下不解之缘。其时改革方起,社会春潮涌动,他心无旁骛,一头钻进了坭兴陶的制作工艺中。勤奋好学让他连遇名师青睐,  相似文献   

7.
Liz  Doland  邓笛译 《发现》2011,(3):60-60
我上大学时父亲给了我一句忠告:“选择什么课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好的老师。”后来我的确发现,不论是什么课程,只要是好的老师执教,都能激起我的学习兴趣。我上小学二年级时的老师索切蒂小姐给我们讲有关行星知识的情形我至今记忆犹新,而别的老师有些我连他们的模样都已经忘得干干净净了。  相似文献   

8.
<正>张驷老师说:"一个成熟的窑口必须有独特的原料、独特的成形技术、独特的装饰技法和独特的烧造技术,每烧一次窑你们看中的是出窑的作品,而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实验陶艺釉色的小样"。张驷老师的工作室好像一个釉料实验室,陈列着各种岩矿材料:瓦房店南马山长石、南马河中的花岗岩风华沙、华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是以顾客为“上帝”的经济。因为没有顾客,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也就谈不上什么市场经济。如何对待顾客,也就是谈如何对待“上帝”,是决定商家和企业命运的大事。最近,一位朋友从国外归来,讲了这样两件事。一次,他感觉不舒服,到药店买药。药店营业员问他什么病,他说不清。于是,这个营业员请来一位坐堂医生给他做了详细的检查,结果是一般性伤风感冒,  相似文献   

10.
冯新 《中国化工》2008,(16):32-32
2008年的冬天真冷呀。而更“冷”的,是一纸“限塑令”使他的企业“寿终正寝”。 他原在一家橡胶制品企业工作,15年的摸爬滚打,使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但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的技术上去了,而工厂却垮下来了——企业破产了。对它有着很深“情结”的工人们,都不愿意合弃它啊!  相似文献   

11.
正我的老师程向君,是一位勤奋的艺术家,他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会用笔刷、刮刀不停地挥洒耕耘,那份激情与执着是我等所不及的。程老师经常写生,尤其擅长风景和静物,他家里摆放过的鲜花都会变成永不凋谢的绘画作品,在外出参加学术活动的间隙,程老师能用油画笔迅速捕捉记录周围的秀色美景,回来后把画摊开在工作室晾一晾,和我们分享创作的喜悦。看程老师作画是一种享受,他对形体与色彩的表现都很概括,步骤分  相似文献   

12.
Jason Kottke去纽约的一家甜圈店,拿出1美元购买一个75美分的甜圈,店老板Ralph把甜圈递给Kottke,向他示意柜台上的一堆零钱,让他自己取25美分找零,然后说:下一个!令Kottke感到惊奇的是,所有的顾客都像他一样自行付款并找零。Kottke到附近的一些甜圈店转了一圈,结果发现,同样时间内Ralph的店接待的顾客人数比其他店多一倍。  相似文献   

13.
正他是从贵州清镇走出来抗日的老战士,他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活下来的志愿军老兵,他是原军委工程兵文工团的专业作家,他是当年耳熟能详的一首流行歌曲《毛主席登上天安门》的军旅词作家,音乐家,书法家李云棋老师。字如其人。欣赏李云棋老师的书法作品,如同欣赏他光辉灿烂的人生一样。他的小楷作品,透着抗战老兵的端严,流露出一位老志愿军饱经风霜的老辣,恣意者一位词曲作家的率性与浪漫情怀。特别是他用蝇头小楷将几十年创作的几百首歌曲,诗  相似文献   

14.
兰陵 《中国搪瓷》2010,(4):77-79
他是大学教授,却爱好“斗蛐蛐”,而且玩得全国闻名,他的家成了虫的天下。蟋蟀盆摆了几百个;他为蟋蟀著书立说,把蟋蟀玩成了一种文化。由于他对蟋蟀的“疯狂”,还得到一个“雅号”——“蟀哥”。这位年近古稀的老“蟀哥”,名叫李世均。  相似文献   

15.
马浩 《发现》2014,(3):5-6
领导力是狐狸,权力是老虎,二者上演的是一出狐假虎威的戏码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你大概从小就被家长和老师灌输要乖、要听话。长大后,你惊讶地发现,那些当你老板的,通常是一些不怎么听话也不怎么乖的人。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去纽约时和几位在投资银行工作的华人朋友一起吃午饭。一位来自美洲银行的校友满脸笑容地向我们介绍他带来的一位男士:他是曾小姐的哥哥,曾先生。我知道他所说的曾小姐是香港一家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去年初出了一本畅销书。只是这种介绍客人的方式有些夸张,午饭的主题与曾小姐并无关系。我礼貌地和曾先生打了个招呼,就坐下了。  相似文献   

17.
张师傅是某企业的一名基层班组长,工作很勤奋的他平日里不爱说话,也不爱写字,班组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他总是以身作则冲在前。但就是这样一名不错的班组长,却在前不久企业开展的班组长民主测评中成绩垫底,这让他很难堪,也大惑不解。  相似文献   

18.
一次,一位老师到系里反映,说他上的课程无法上下去了。全班80多名同学,缺席了近50名,来上课的同学也不遵守课堂纪律,有的在开小差,有的在看其他书籍,简直是同老师唱对台戏。这位老师感叹说:教了20多年书,辛辛苦苦,却得不到学生的尊重,还要象求他们学习一样。他迫切要求系里要好好管一管这些学生。  相似文献   

19.
兰陵 《中华手工》2010,(4):77-79
<正>他是大学教授,却爱好"斗蛐蛐",而且玩得全国闻名,他的家成了虫的天下,蟋蟀盆摆了几百个;他为蟋蟀著书立说,把蟋蟀玩成了一种文化。由于他对蟋蟀的"疯狂",还得到一个"雅号"——"蟀哥"。这位年近古稀的老"蟀哥",名叫李世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个典故,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意思是说,一个人当了神仙,那么和他稍有关系的,甚至包括他身边的动物都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到级别的提升。其实把这个典故套用在经济产业里面,似乎可以理解成,一个朝阳的产业,一定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们按照这个逻辑,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推论:中国塑料产量加速,那么塑料造粒装置的需求前景必然广阔,而这恰恰是一个“需要推动需求”的典型命题,所以,塑料造粒装置的良好前景是勿庸置疑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