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根据黄河濮阳段河床、滩区及滞洪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该段黄河防汛工作中存在的二级悬河治理,滩区、滞洪区的管理和改建,滩区补偿及综合开发扶持政策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濮阳市黄河河段二级悬河的现状是河道上宽下窄,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泄洪不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来水量偏小,滩区存在生产堤及堤防加固取土。治理二级悬河应采取淤临固堤、修筑防滚河坝、调水调沙、河道疏浚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开封黄河滩区开发利用与防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封黄河滩区二级悬河现状和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特点,分析滩区洪水威胁造成的“小水大灾”、旱涝灾害的原因,以及当前滩区的安全现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引洪放淤等技术措施和分区管理、加快安全建设的滩区开发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4.
悬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河是指河床明显高于河流堤防背河侧地面的河 ,其水位常年高于两岸地面 .黄河最迟于西汉时期已形成悬河 ;当代黄河不决口 ,淤积程度加快 ,悬河日甚 ,在河道宽阔的部分河段已形成二级悬河 .悬河具有区别于一般平原河道的特点 ,使其常年存在决口的危险 ,且决口后灾害严重 ,需要不断进行防洪工程建设 .悬河的治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在悬河上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和修建水库来降低洪峰、减少来沙 ,加高加固堤防 ,进行河道整治 ,从长远考虑还要淤筑相对地下河 .  相似文献   

5.
根据黄河治理规划纲要,结合原阳黄河滩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目前滩区综合治理仍存在洪水威胁、二级悬河、河槽不稳、产业单一和发展缓慢等问题。为进一步改善滩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缩小"沿黄经济带"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探讨了滩区综合治理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河段渗漏耗水量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下游"地上悬河"的特殊地貌状况,采用试验观测与数学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渗漏耗水量的变化.利用竖管法现场测定河床沉积物的渗透系数,根据黄河下游各水文站1991—2005年的月、年水位资料及相应年份两岸距离黄河最近的地下水长观孔的月、年资料,以达西定律为基本数学模型,通过物理试验确定参数,分析计算了各子河段的等效渗透系数和各子河段的其他信息,计算了黄河下游河道1991—2005年的渗漏耗水量,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为黄河下游水量统一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一条文化河流,黄河两岸在千百年来孕育了许多的优秀文化。黄河干流的中下游河南段在历史上决口最多、改道最明显,黄河大堤成为人们战胜灾难、征服自然的工程奇迹。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黄河大堤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更好地保护黄河大堤,发挥黄河大堤的文化历史遗产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河南段有多处引黄灌区,在工程上可构成一个系统,把各灌区引水、配水与黄河大堤加固、淤临、淤背纳入统一计划,统一调度。清水灌溉,泥沙放淤(筑堤)将开辟黄河下游水沙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以原阳县韩董庄穿堤闸以西7.1km长堤河为试验区,进行了此方面的初步研究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改委最近批复的《南水北调一期穿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明确,2005年汛期前,将在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上游30公里的荥阳市王村镇李村,通过内径7米左右的双隧洞穿越黄河,这也意味着河南郑州段的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0.
水利技术黄河泥沙问题研究综述姚文艺,时明立,崔长江(1-1)增量动态规划在小浪底水利枢纽优化调度中的应用覃谷昌(1-4)黄河数字工程管理建设探析郭全明,李国力(1-8)濮阳黄河河段二级悬河现状及治理对策张新安,郭自超,王海滨,等(1-11)黄河下游河槽横断面宽深比变化规律及河型判别研究马吉星,张继宇(1-14)黄河堤防道路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时振彬,魏强,付义刚,等(1-16)水泵工况调节原理及变频调速节能潜力分析田丰,贾磊(1-18)东庄堰灌区配套改造项目经济评价方法黎国胜(1-22)当前形势下堤防管理改革的思考郭兆娟,胡亚朋(1-25)现代测绘技术在水利…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黄河下游的河型分类,计算并统计了黄河下游冲淤标准化输沙平衡数,采用集合数学方法,研究了弯曲河型和游荡河型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冲淤标准化输沙平衡程度数方面,弯曲河型是游荡型的真子集,游荡河型包含弯曲河型,弯曲河型与游荡河型的重叠部分建议归为弯曲河型,游荡河型比弯曲河型多了些数值较大的冲淤标准化输沙平衡程度数。  相似文献   

12.
取一小流域为典型,从系统角度分析了冲积河流系统的基本结构特征及水沙、河流演变特性。同时研究了水电工程对河流水沙条件的影响特点,以及冲积河流系统河流反应的特点、发展趋向性。对一些水库修建后,下游河道的河性、河床形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河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水电开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起来。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基于图论的由河段数据构建河流实体,建立河系树,并进行河网自动综合和显示的过程.详细介绍了河系树的建立过程,河流的流向、主流和支流的确定方法,在综合过程中应用综合指数的方法确定左右支流的过程等.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嫩江齐齐哈尔段河床演变及河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入境水量概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黑龙江、乌苏里江上主要控制水站的资料情况,对黑龙江、乌苏里江的入境水量进行了概算。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冰坝春季开江期气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发生的特大冰坝的年份监测中分析表明,春季开江期,有明显的降水和升温过程及有利的高空和地面天气形势,是冰坝的形成和凌汛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使用USLE模型研究沙汝河流域1992年~2007年土壤侵蚀状况,获取土壤侵蚀定量数据.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流域发生水土流失的面积变化不大,流域内土壤侵蚀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侵蚀模数上,三时期平均水土流失模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1 666.698t/(km2·a)升至2002年的1 672.324t/(km2·a),2007年达1 858.095 t/(km2·a).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境内的姚江与奉化江汇合后形成甬江,属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随着奉化江、甬江两岸堤防的建成,两江洪水归槽致使洪水位抬高,对姚江东排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经水文分析、明渠非恒定流水力学计算,利用一维非恒定流模型,定量分析了奉化江、甬江两岸建堤后对姚江东排能力的影响,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最优方案.考虑平原北侧钱塘江水位低、排洪距离短的优势,疏通平原骨干河道向北排洪能力、扩建北排闸门,增大北排钱塘江能力的措施,变被动地受姚江大闸闸下水位影响为主动地扩大北排能力,为姚江防洪能力的提高明确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方便各级河长智能巡河,提升各级"河长办"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能力,运用移动终端跨平台开发技术、精准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河长智能巡河APP系统的设计,并付诸实现.分析了该系统在河南省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河南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淮河流域)"项目中完成的749个点的地表水水文调查资料,结合河流断面监测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通过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河流-地下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特征,阐述了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的相互影响以及有机组分相互影响与无机组分相互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河南平原区地下水对排泄型河流(段)水质影响有限,人为排污、降水及上游河水水质是影响其水质的决定因素;河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与补排关系、地层岩性及结构关系密切;一些严重污染的补排交替型河流两岸分布有较宽的地下水严重污染带;河水中的有机物对地下水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