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3G接入技术中认证鉴权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G用户接入时的认证鉴权进行分析和研究,介绍了3G的安全体系结构,详细分析了3G的认证和鉴权机制和过程、用户信息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过程和方法、密钥协商机制,并指出了3G认证鉴权机制可能存在的缺陷,最后对2G和3G的互通方面的安全性和2G与3G安全上下文之间转换运算的算法进行了分类和剖析。  相似文献   

2.
李婧  王继增 《现代电子技术》2004,27(17):74-76,82
首先介绍了WCDMA系统鉴权的概念,具体分析了他的过程,重点介绍了鉴权与密钥协商(AKA)、算法协商、密钥管理等几个关键问题,分析了其对WCDMA系统安全特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接入安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接入安全机制,并系统地讨论了该机制下采用的安全算法:鉴权和密钥协商算法、机密性算法及完整性算法,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移动通信标准中的安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了3GPP/3GPP2相关标准中规定的第三代移动通信鉴权和密钥协商机制,并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鉴权和密钥协商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认证和密钥协商(EPS-AKA)过程,分析了鉴权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缺陷,如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鉴权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时,HSS产生的用于产生其他密钥的随机数RAND,在发给UE的时候是未加密的。同时,许多参数的产生通过调用函数,输入值为一个密钥,会很容易被破解。通过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该方案解决了鉴权过程中RAND暴露的问题,并在生成其他参数时采用了密钥对机制,增加了所产生参数的安全级别,使LTE系统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当前3G安全体系结构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公钥密码体制和无线公钥基础设施的技术特点,通过在3G体系结构中部署必需的无线公钥基础设施组件,提出了一种用户与服务网络间基于无线传输层安全握手协议的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有效地解决了3G安全体系结构在认证鉴权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高了系统安全强度。  相似文献   

7.
SCDMA无线数字集群通信系统(Sditra)安全机制遵循TE-TRA安全标准,提供完全的终端设备与网络之闻的互鉴权和信令、话音与数据的加密传输等安全机制。首先详述了Sditra的安全机制,主要涉及设备身份鉴权和信息保密,然后对Sditra密码算法的用途和使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LTE移动通信系统采用3GPP认证与密钥协商机制来加强对用户的保护。为了节约成本,在用户容量较小和一般性研发测试的环境下,引入一种小型核心网来满足特殊的需求。鉴权过程需要核心网向HSS服务器申请鉴权参数,通过一定的算法来对UE进行鉴权。主要提出了一种针对这种小型核心网的鉴权实现方法,将计算鉴权参数的过程集成到核心网。该实现方法不需要HSS服务器的参与,实现更简单方便,节约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3G的安全特征,分析了从3GPP R99到R5协议版本中WCDMA系统安全机制的发展,通过分析WCDMA R99信令系统中安全机制的建立过程,重点对WCDMA R99网络中的鉴权和密钥协商机制、身份和数据保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等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实现上述各种机制的算法和协议做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0.
IP多媒体子系统(IMS)作为3G网络的核心控制平台,其安全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IMS的接入认证机制的实现作为整个IMS安全方案实施的第一步,是保证IMS系统安全的关键。基于认证和密钥协商(AKA)的IMS接入认证机制是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制定,并被3GPP采用,广泛应用于3G无线网络的鉴权机制。此机制基于"提问/回答"模式实现对用户的认证和会话密钥的分发,由携带AKA参数的SIP消息在用户设备(UE)和IMS网络认证实体之间进行交互,按照AKA机制进行传输和协商,从而实现用户和网络之间的双向认证,并协商出后续通信所需的安全性密钥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对Flash存储器中敏感数据的安全存储需求,设计实现了一种Flash安全存储控制器。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和访问地址加扰技术保证存储数据的安全,并建立了一种分区访问控制机制,实现了不同等级用户的访问控制。对该存储控制器设计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Flash安全存储控制器在保证Flash访问速率的基础上,实现了对Flash存储器的硬件级安全防护和分区访问控制,方法不仅可行,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张伊璇  何泾沙  赵斌 《通信学报》2014,35(Z2):34-250
访问控制技术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的敏感信息和关键资源的一种重要的信息安全技术。但是传统的访问控制方法只能被动地对用户的访问请求进行响应,无法完全适应如今不断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为了提高访问控制中系统应对恶意攻击和威胁的能力,基于博弈论中的非合作博弈方法,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访问控制模型的安全机制,当访问主体提出访问请求后,对访问主体与被访问客体进行非合作博弈,得到纳什均衡,最终通过纳什均衡与门限的比较决定是否对访问主体进行授权。实验证明了该安全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院数据中心建设愈发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建设作为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本文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数据中心建设为例,介绍数据中心的网络规划和实施.文中网络建设划分为医院内网、医院外网两个区域.院内网区域实现医院HIS、LIS、PACS等主要业务安全稳定地运行,同时部署安全防护区域用于保护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4.
文中研究基于IBE的移动自组网安全接入机制,解决移动自组网拓扑动态变化、高时效性、快速切换等条件下的高效认证问题。对比分析各种认证机制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环境,针对移动自组网内部的接入认证、动态组网认证、跨域认证,分别设计相关的认证流程及安全接入实现途径,保证骨干网、接入子网互联互通时的安全可控,为建设移动自组网安全防护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促进网络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在分析网络安全产生的原因及目前网络所面临威胁的基础上,以安全防御作为出发点,从技术及管理两大方面,提出了防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与有效方案。技术上介绍了防火墙、访问控制技术、网络防病毒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容灾技术等,重点从入侵检测系统技术(IDS)、虚拟专用网(VPN)技术、云安全等新型技术的原理、实施手段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异构无线网络互连后的安全问题是当前网络安全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解决异构网络互连后产生的接入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模型的可信接入框架,该框架建立了异构无线网络间的信任评价体系,对接入异构无线网络用户除了进行身份验证,还必须进行用户信任度的验证,既拒绝了恶意节点接入,又确保了合法节点的安全接入,从而保证异构无线网络互连接入的安全和可信。  相似文献   

17.
网络是现代企业运营和服务的基础,网络安全就是一道保护门.通过UniAccess网络准入控制技术的部署和应用,企业网络安全级别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文中介绍了UniAccess网络准入控制的功能和优势,以及部署UniAccess网络准入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吴志军  崔奕  岳猛 《通信学报》2015,36(1):30-37
防御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击是云计算平台安全保护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研究大规模网络防御DDoS攻击的安全覆盖服务SOS(security overlay service)方法的基础上,揭示了SOS在节点被攻击时的退出机制存在的安全漏洞,根据云计算路由策略改进了一致性散列算法Chord,提出了适用于云计算路由平台三层架构的虚拟散列安全访问路径VHSAP(virtualization hash security access path),在安全访问路径中引入了心跳机制,利用虚拟机技术实现弹性的虚拟节点,完成在云平台中被攻击节点之间的无缝切换,保证用户对云计算平台的安全访问。针对VHSAP防御DDoS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重点研究了在散列安全访问路径HSAP中被攻击节点数和切换时延等参数,并将实验结果与SOS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DDoS攻击下,VHSAP具有较高的数据通过率,可以提高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EAP的可信网络接入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永晖  卿昱  左朝树  庞飞 《通信技术》2009,42(12):109-111
入网终端的可信状态对整个网络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信计算组织TCG的可信网络连接TNC正是为解决可信接入的问题提出,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基于TNC体系和EAP协议设计了可信网络接入机制。该机制利用接入控制协议交换量化的终端可信度、身份等信息,并根据接入策略确定是否允许终端入网。通过对接入控制协议的健壮性分析,表明该机制能有效实现终端的入网控制,从源头保障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