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玥 《纺织报告》2021,(2):113-115
作为一门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中外服装史"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专业系统地学习并掌握服装文化、设计、工艺等内容,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设计元素,灵活、合理地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中,促使学生服装设计水平逐步提升。文章在分析该课程教学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外服装史作为一门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扩展学生的设计眼光,并将传统、民族的设计元素和技巧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目前的教学现状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的设计创新性和动手实践能力。现针对现存问题,从加强多维化实践活动着手,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实现理论引导实践,更好地服务设计实践,全面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李彦姣 《西部皮革》2022,(19):103-106
当代审美的话语权牢牢的把握在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手里,我国高校的服装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多以西方的设计理念和制作手法为教学内容。而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并成为鲜明的中国符号,有着“衣冠上国”的美誉。因此“中外服装史”课程对培养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有着突出的作用。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无前瞻性,考核方式单一使得学生缺乏兴趣,认为学服装史无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鉴于此,作者通过对知识内容的重构、沉浸式的教学方法,再现历史的鲜活素材,提升了学生对中国服饰文化的认同和喜爱。通过此教学模式,有效的解决了教学“痛点”问题,让学生爱上史论课,爱上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4.
曾慧 《辽宁丝绸》2010,(1):43-44
《中外服装史》课程是提高学生自身审美素养,感受中西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加强对服装设计的人文性感悟,丰富创作思路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将探讨如何发挥史论课程方式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真正在设计中领悟《中外服装史》课程的真谛,使之在服装设计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中外服装史》课程作为服装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系统性强、课程知识庞大丰富的特点。为满足该课程远程教育的需要,以落实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对象特点,进行循序渐进、深入浅出、逻辑性强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在整体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三个层次达到自学的学习目标,我们将《中外服装史》建设成为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系统完整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朱华 《辽宁丝绸》2007,(2):32-33
对比教学能够进一步探讨学科的特征、发展和内在关联,进而认清其本质。在教学当中对知识的展现会一日了然。从中外服装史教学中相关缝纫与纺织、发型、骑乘之帽的角度对中外服装史对比教学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杨雪 《辽宁丝绸》2023,(3):111-113
传统教育模式与方法在“互联网+”时代面临挑战,劳动教育理念的提出对服装设计类人才专业劳动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下中外服装史理论课教学的困境,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培养高阶思维情感价值观为课程思政目标,立足“文史艺工融合”“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及“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集成创新,实践以“服装史理论落脚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目标设定,形成具有教学创新价值与专业发展意义的服装史教学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8.
王蕴锦 《纺织教育》2012,27(6):529-531
服装设计偏重形象思维和创意思维,具有艺术性和应用性,是材料、技术与艺术的多元结合。鉴于服装设计专业所需要的感性思维和显著的实践应用特征,文章探索"中外服装史"艺术直观教学模式,试图打破服装史教学中的客观屏障,培养学生服装设计的审美鉴别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国际上已形成广泛共识,在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突出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朱华 《辽宁丝绸》2023,(1):75-76
在中国服装史部分的课程思政中有效地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能深刻地体会文明大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在外国服装史部分的课程思政旨在让学生深刻感悟人类文化,在坚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主性、主体性的同时,也要善于在不同文化中发现和寻找共同点。同时,汲取精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佳骏 《江苏纺织》2021,(4):112-113
中西方服装史是服装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理论课程,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西方服装背景、形态以及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刻感受中西方服装蕴含的文化,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锻炼.文章基于吉林动画学院校级重点教研课题中西方服装史慕课建设研究与实践,对中西方服装史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意义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杨柳 《江苏纺织》2022,(3):101-103
"服装结构设计"是高职服装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改革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方式,打破传统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分析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重构教学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科学组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企业生产背景下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近些年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不断推广,各个高校都进行了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多学科的协同发展.新时期教学背景下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学育人的优势,创新和优化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本文主要从课程思政的...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问卷方式对在校学生、毕业后从事服装专业的学生及服装企业就《服装生产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到不同调查对象在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习积极性和学时分配这4大板块上的满意度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采用了"模拟工厂"教学模式。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反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实践过程中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达到了学有所用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就课程思政引入中国服装史的设计与实践展开研究.服装作为历史文化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文明的重要支脉,包容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荣耀与文化担当.在服装史学习中融入课程思政,即将课程转化为文化自信和德育美育的课程建设,根据历史时代背景和授课内容,以项目式参与作为切入点,培养符合当下信息化背景的时代新人,为社会培养尊重历史、传承历史、创新历史的时尚先锋.从而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文化转化为设计元素、设计灵感、设计想法,进而实现为民族而设计、为国家而设计.  相似文献   

17.
朱华  曾慧  宋莹 《辽宁丝绸》2013,(3):54-55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对服装史综合能力教学模式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发展,逐渐成熟,同学们在这项教学活动中,已经不仅仅只是掌握理论知识,而是在实践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普遍得到提高。现结合问卷调查探讨一下服装史综合能力教学改革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新文科”的专业建设要求,中外时尚史课程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文章通过对当前中外时尚史课程存在的教学弊端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和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表明,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强调中西文化立体比较,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增加游戏式教学互动,课程思政的引入需找到适合的思政映射点和融入点。教学评价表明,该课程改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建设是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主题,如何将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目前多所高校课程教学探索的方向。文章以新时代高校思政建设为背景,以中国服装史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树立思政育人目标,探究如何从教学方式、内容、手段、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出发,将思政内容与中国服装史课程有机结合,实现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