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复杂岩性油气藏其岩石矿物组分往往复杂多变,导致非均质性严重,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常规测井难以获得储层关键参数。核磁共振测井能提供不受岩性影响的孔隙度等参数,在复杂岩性储层评价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了提高核磁共振测井的应用效果,需要对岩心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岩心分析,通过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和孔隙度、横向弛豫时间截止值(τ2cutoff)、渗透率等测试分析,建立了研究区的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模型,指导了研究区的储层评价,提高了储层参数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克拉玛依油田J1b5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八道湾组J1b5储层油水分布复杂、测井资料解释难度较大、测井解释符合率偏低等问题.研究了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及舍油性两两之间的关系;采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建立了该区泥质质量分数计算模型、孔隙度和渗透率解释模型,根据储层特点建立了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模型经验证均具有较高精度;结合试油层段孔隙度-电阻率交会关系,建立了五区八道湾组储层的解释标准。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的准确度。对储层综合解释及剩余油挖潜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现DK3井14块岩样的核磁共振孔隙度与其岩心孔隙度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他们的渗透率也是如此;常规测井的孔隙度/渗透率与岩心孔隙度/渗透率也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于是就假设核磁共振孔隙度/渗透率与常规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同样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据此,以校正后的核磁共振测井的孔隙度/渗透率资料为准,建立起了常规测井的孔隙度/渗透率计算模型.在没有核磁共振测井原始数据时,可通过数字化软件从核磁共振测井成果图读取有关数据.这样建立的测井物性解释数学模型,既避免了取心作业与测井作业之间的深度误差,又不存在因岩心数据的不连续而带来的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值的误差,使该模型适于更准确评价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盒3段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  相似文献   

4.
以岩石物理分析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影响低阻油层电阻率降低的几项岩石成因的综合指标;系统探讨了低阻油层岩石导电机理;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了低阻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定量求取储层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地质参数;综合利用岩心物理实验、地质综合录井、试油资料与多井测井资料相结合,分析了低电阻储层所处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把定性测井解释和定量测井解释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了一套解释低电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方法。通过对江汉多个地区进行低阻油层复查,加深了对低阻储层的地质认识,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5.
低场核磁共振岩心分析及其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介绍低场核磁共振(NMR)岩心分析方法,包括测量原理,数据处理及实验步骤。深入讨论了NMR测井解释模型,包括孔隙度、束缚水及渗透率方程的建立过程。利用CoreSpec-1000岩心分析装置,对中国某区块的岩样进行了分析处理,建立了该地区的NMR测井解释模型与基本响应方程。  相似文献   

6.
孔隙度与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之间的相关程度受储层孔隙结构控制。充分利用孔隙度、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和束缚水饱和度等测井信息以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测井解释孔隙度与表征储层渗透性能的测井信息及束缚水饱和度之间的相关程度,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定性评价了孔隙结构;根据渗流理论和经验公式计算孔喉半径和孔隙结构系数,定量评价了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7.
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储层参数的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克下组储层,首次开展了四性关系研究,建立了普通电阻率测井解释模型。克下组储层发育一套砂砾岩沉积,其测井资料中有部分井无声波测井曲线,而只有电阻率测井曲线。因此,通过对岩心分析资料与各种测井值相关性研究确定采用电阻率计算有效孔隙度、渗透率的方法.利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了电阻率测井解释模型,所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的计算精度能够满足油田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8.
岩心刻度法在测井解释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岩心刻度”的测井定量解释模型以提高解释精度,对于储集层描述和油气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提出了建立模型前对岩心分析数据进行深度归位、数据匹配处理和对相应的测井曲线进行编辑、校正及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物性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并从吐哈盆地丘陵油田的具体地质条件出发,根据密度、中子孔隙度、声波测井曲线和自然伽马、自然伽马能谱曲线分别建立了孔隙度和泥质含量、渗透率解释模型;应用阿尔奇公式建立了砂岩储集层的饱和度解释模型。应用上述模型对丘陵油田的一些代表井进行了解释并与试油资料对比,符合率达914%  相似文献   

9.
复杂岩性储层岩石成分复杂,孔隙结构变化大,岩心孔隙度渗透率相关关系差,难以准确确定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中必需的T2截止值,致使渗透率计算面临极大挑战。基于Lambda渗透率模型,利用地层元素能谱测井(ECS)得到的矿物成分与骨架密度等数据评价复杂岩性储层渗透率,克服了利用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和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复杂岩性储层渗透率的困难。通过该方法对渤海地区部分井资料处理发现,Lambda渗透率模型得到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渗透率基本一致,证实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为复杂岩性储层渗透率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东辛油田营72断块沙三中亚段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营72断块沙三中亚段储层特征,通过岩电分析,确定选用Wyllie公式作为声波时差到孔隙度转换的基础,根据储层岩石学特征确定公式参数值,并用岩心分析孔隙度与Wyllie公式计算孔隙度重叠逼近法确定校正系数C,最终建立起固结砂岩储层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1.
无孔隙度测井条件下储层孔隙度求取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缺乏孔隙度测井系列的井区, 利用标准测井资料, 通过“岩心刻度法”可建立起测井孔隙度解释模型, 常见的有采用自然电位减小系数和视电阻率建立的2 种孔隙度模型。通过利用泥质含量参数建立的孔隙度模型与这2 种模型的对比研究, 发现泥质含量孔隙度模型计算出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吻合程度更高, 其平均绝对误差为0.162, 平均相对误差为5.934%。因此认为: 在研究区, 利用泥质含量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计算储层孔隙度相对更精确, 从而实现利用标准测井资料分析评价储层及定量计算储层参数的目的, 为研究区在缺乏孔隙度测井资料条件下定量求取储层参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二连油田阿尔凹陷一般为中低孔隙度、渗透率储层,常规测井解释对储层分类及产能评价受到限制.实际生产中常规测井解释对储层的评价只是定性分析,以数字岩心技术的核磁共振岩样分析为基础,系统分析T2谱,获取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孔隙度结构指数及孔隙度尺寸在总孔隙度中的百分含量S1、S2、S3,评价岩样的...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发育火成岩油藏,但其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十分复杂。运用岩性鉴定、岩心实测、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试油测试等资料,总结出该区石炭系火成岩孔隙-裂缝储集空间组合特点与规律,即总孔隙度为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之和,总渗透率为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之和,对于裂缝不发育的储层总渗透率近似为基质渗透率。以岩心实测为约束,运用三孔隙度曲线多元回归和FMI成像测井识别有效裂缝等方法,分别建立了基质、裂缝和总体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与实测储层物性对比验证,模型合理,为车排子凸起火成岩储层物性评价提供新手段,对其它地区火成岩油藏储层评价提供了借鉴。以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为基础,结合多项钻井、录井和试油资料,建立了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成岩油藏油层判识标准。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井数据标准化,岩心资料的选取与处理,计算出流体流动单元指标FZI。将研究区内的储层划分成3类流动单元,并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等测井解释模型。采用分流动单元进行储层渗透率解释方法,渗透率的解释精度明显得到了提高。通过建立反映测井信息与流动单元内在联系的样本集,实现了储层参数由取心井到非取心井的最佳定量求取,根据不同的流动单元,应用不同的解释模型,较精确地计算出渗透率值。从该技术在研究区内77口井的应用效果看,能够正确揭示储层参数的平面变化规律,指导剩余油研究及开发调整方案编制。  相似文献   

15.
复杂孔隙结构储层渗透率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核磁共振测井(NMR)在复杂孔隙结构储层评价中的应用。详细分析利用核磁共振的弛豫特性和扩散特性计算渗透率的模型优缺点。Coates模型和SDR模型比常规经验公式计算渗透率更准确,但大量岩心实验数据表明它们并不适用于特低渗透储层。提出一种新的定量评价物理函数——孔隙空间集中分布模型,它通过描述T2分布中可动流体体积分布的均一性,准确计算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的渗透率。岩心数据计算表明,孔隙空间集中分布模型系数C与岩心渗透率具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C值越小,表明孔径分布的集中程度越低,渗透性越好。岩心数据分析比较表明,该模型比经典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评价模型精度更高,对于定量描述复杂孔隙结构储层的渗透性具有很好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裸眼井测井资料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以取心井岩心室内分析结果为依据,建立了泥质含量、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模型,基于驱油效率和地层渗透率评价油层水淹状况,经与取心井岩心分析结果和试油结果验证,该解释方法正确,解释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低孔隙度渗透率储层钻井液侵入特征的研究较少,没有形成有效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利用5岩心联测实验进行钻井液侵入规律研究的新思路,将动态联测实验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相结合,形成了中低孔隙度渗透率储层钻井液侵入规律认识。并建立了不同孔隙度渗透率条件下中低孔隙度渗透率储层钻井液侵入速率计算模型,进而得到钻井液侵入储层深度。在研究区进行了应用,为测井解释、射孔参数优化设计和压裂施工设计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系—新近系沉积储层缺少系统性研究,其有利储层及规模分布不甚清楚。为此,应用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分别进行标准化和岩心归位,分析岩心孔隙度与各种测井响应的关系及岩心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孔隙度及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最后,根据试油资料,给出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为孔隙度大于8%、渗透率大于1mD,并结合沉积相带、岩性等控制因素,指出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系—新近系有效储层纵向上发育较好的层位主要是沙湾组二段、一段和紫泥泉子组三段,平面上则主要分布在车排子—卡因迪克地区、西湖—独山子—安集海背斜区及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呼图壁背斜区,为下步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页岩储层具有孔隙度低、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段发育无机孔隙、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3种孔隙类型,核磁共振测井作为岩石孔隙参数评价的一项有效技术,在该区储层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的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岩心刻度测井解释的方法,通过对常规测井资料和岩心核磁共振实验数据的相关性研究,建立了焦石坝地区页岩储层的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解释模型。总孔隙度解释模型是将岩心核磁实验的总孔隙度分析结果与测井资料进行最佳深度匹配后,根据最优化数学方法,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法为最佳计算方法,即总孔隙度与密度测井、声波时差、补偿中子测井进行多元线性拟合;有效孔隙度解释模型是根据岩心核磁实验的有效孔隙度与密度测井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建立根据密度测井求取有效孔隙度的关系式。孔隙度计算结果与岩心实测结果对比显示,91.7%的数据其绝对误差都小于0.5%,实现了对该区页岩储层孔隙参数的较好评价。   相似文献   

20.
用测井解释孔隙度、基于岩心分析的孔渗模型可以得到渗透率; 粗化渗透率可按厚度加权算术平均或按厚度加权几何平均。研究证明, 用厚度加权算术平均孔隙度基于孔渗模型计算得到的渗透率, 等于渗透率直接按厚度加权粗化的几何平均值, 并不是按厚度加权的算术平均值; 按厚度加权的渗透率几何平均值小于或等于按厚度加权的渗透率算术平均值。这表明, 在测井解释或地质模型对渗透率粗化时, 不同的粗化方法所得的粗化渗透率值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