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半年来,关于温州制革业一直盛传这样的新闻:由于多方原因,温州制革业外迁转移、省外投资成为焦点。这个信息和温州鞋这几年来浩浩荡荡的西部投资举动联系在一起,让人联想到的是温州鞋革工业链开始出现重大变化,东鞋西移已是共识,现在与鞋业唇齿相依的制革业也要外寻出路,温州的皮革工业还能继续兴旺吗?记者最近就此话题走访行业内人士,得出的结论是,温州制革形成规模性外迁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2.
河南现在有亚洲最大的毛皮加工基地——桑坡,而且还有众多制革企业,但这些企业大都规模较小,而且比较分散,一直没有建立集中的制革工业园区。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很多沿海制革企业也在向内地转移,这些都为河南建立制革工业园提供了更多机遇。  相似文献   

3.
广东制革业在全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港资、台资企业的进入,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制革业的发展。广东地区整个皮革工业体系配套完善,箱包、服装、鞋类一应俱全,且领导国内潮流,因而作为其上游工业的制革业,发达兴旺亦在情理之中。目前,广东地区的制革企业总数约在600家左右,南海、江门、东莞、深圳是较为集中的地区,其中约1/3的外资企业,而深圳多是港资企业,东莞多是台资企业。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制革业正遭受完善环保的巨大压力。上期我们介绍了福建制革业的成功之处,本期,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国另一大十分成功的制革产业集群——河北辛集制革业的状况。与福建制革业位于沿海开放地区、无资源、历史短相比,辛集制革业则是位于内陆腹地,同时,当地的制革原料资源丰富,制革业的历史也很长。这两个地区的制革业特点鲜明,充分说明不同条件下发展制革业,都有成功的可能。这对目前面临不同条件的国内制革业来说,如何在这次产业大变局中成功突围,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小平 《北京皮革》2006,(10):26-27
佛山南海区政府决意在2006年全力打造商贸南海,提出“东部重点发展三产,优化提升二产;西部重点发展二产,配套发展服务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总体思路。许多迹象表明,南海制革业受环境污染和资金不足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困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眼下南海制革业应该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依托当地政府,逐一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6.
张润华 《北京皮革》2009,(10):26-27
河北制革业历史悠久,在全国制革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中低档产品居多”是市场对河北制革业的总体评价。特别是河北省内的无极、留史都是以小制革著称,企业规模小而数量众多,多是正处在转型期的家庭作坊式小制革企业,污染严重,耗能较高,从2007年开始就被彻底禁止生产,2008年,一些环保不合格的中型制革企业也被“拉闸限电、拆除设备、封存原料、封门关停”,这些整改措施几乎使当地制革企业遭受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长三角制革业无论是企业的发展史,还是企业的规模及产品档次,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桐乡,作为国内制革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在产品上不仅实现了多元化生产,而且各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拥有独特的发展思路,以及自己的拳头产品,避免了企业之间在产品开发上相互抄袭、模仿,在价格上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而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本地制革企业的老板们也经常抽时间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经验,关系甚为融洽,从而为当地制革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制革业作为佛山南海罗村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以“制革之乡”的美誉闻名遐迩。然而近年来,随着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多元化的出现,罗村制革业越来越靠后,与其它新兴行业形成了强烈反差,在佛山所有行业中,制革业的发展受到制肘,产量陆续出现大规模回落,制革企业已萎缩到今天的十多家,但生存依然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曾有专家预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革行业,会逐渐向劳动力相对廉价的西北部转移。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北制革业全面衰退的状况却在进一步加剧。在中国制革业发展史中,西北有一部分制革企业建厂较早,而且乡镇企业数量增加较快。大约从1996年开始,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因企业效益及其它问题,已开始慢慢衰退,后来一些较大城市市区的制革企业,也因种种原因关闭或转产。到目前为止,西北绝大多数制革企业已关闭或转产,剩余的企业大多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制革业似乎已进入一个瓶颈阶段,特别是环保瓶颈,已经成为悬在各制革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有关制革生产的一些新项目,特别是囊括前工段水场处理的,各地环保部门的审批越发严格,不管是沿海,还是内地,能拿到环保口项审批许可的越来越难、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1.
在皮革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制革机械业无疑是处境最难的行业。拿皮化来对比,虽然制革业产量太幅下降,不少企业缩减产能,有的甚至关门倒闭,但总还有部分企业生产,这也为皮化企业提供了些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段广涛 《北京皮革》2006,(12):51-51
近几年,无论是海关严打皮革业走私贩私.还是今年的皮革新政剑锋所指.多年来以外资占优的广东制革业都首当其冲。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监管越来越严,处罚越来越重.且制革业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各地.经济总量在各地的经济指标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所以制革业在广东各地并不被当地政府重视,当然也就不会像某些地区那样得到政府的关照,因此,制革业在广东基本上是因市场需求而发展的。可由于上面提到的种种原因.再加上目前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在大力争取珠三角的产业转移,这就使广东的制革企业一定程度向其它地区转移。但这并不会使广东制革业元气大伤,或者说是巅峰期已过。相反.由于真皮包袋、真皮沙发和真皮皮鞋等皮革制品生产企业云集,广东整个真皮制品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还有不少真皮服装出口加工企业也集中在此.对于正在兴起的汽车革来说,广东正在迅速发展的汽车工业,同样会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在终端制胜的今天.我想任何一家制革企业都不会对广东轻言离去。就是现在所谓的迁移出去的制革企业,我们看到,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离开,而只是做了一些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调整。他们的重心,或者说是公司的运营总部.实际上仍然留在广东。他们只不过是通过生产策略的调整,进一步强化或保障在广东市场的优势。所以说.广东在中国制革业中的地位,非但不会削弱.可能反而会进一步加强。这从一些更有实力、更有技术优势的制革企业仍然首选广东投资生产的现象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河北制革业在全国来说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多层次,各种类的制革企业都普遍存在,几乎是中国制革技术水平和污染状况的缩影。总体相当于世界先进制革国家80年代的水平。中国制革行业多为中小企业,大型制革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0%,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整个制造业伴随着经济发展也在加速发展,对于濒临生死存亡的佛山制革业来说,面对环保、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的困扰,众多制革企业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今后如何发展,多数制革企业负责人除了无奈地感叹外,仍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为企业日夜操劳。为了使自己小规模的企业由于环保原因不被政府砍掉,采取了与当地小企业强强联手,互帮互助的方式各自为企业的生存努力着。尽管如此,佛山皮革业仍然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那么,佛山制革业企业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5.
罗时金 《北京皮革》2004,(12):18-20
温州制革业虽然谈不上历史悠久,但至少也是发展基础良好、行业优势明显的古老传统产业。制革业经过自身发展的磕磕绊绊之后,已经具备了再发展的良好基础,作为存在时间久远的特殊的传统行业,在新的发展时代,有着强烈的创新需求,用科学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以期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制革业必须借助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来改造传统产业。行业自身也在不断要求进步,相关的配套产业更是对皮革行业寄予厚望,在温州鞋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制革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把温州制鞋的地域产业优势转变为制革业的自我优势和生产效益,已经成为温州制革业必须思考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旻霞 《北京皮革》2003,(11):12-14
在中国制革业版图上,浙江无疑是份量很重的一块,而在温帅、海宁、桐乡三地,几乎集中了浙江省90%以上的制革厂,其中不乏制革业界的龙头和巨人企业。这三地制革厂的发展又因市场环境、历史渊源.人文差异等因素而不尽相同。论企业数量,当数温州,当地制革厂遍地开花,群雄并举;要说发展的合理化和可持续性,海宁制革业的经验值得借鉴;而桐乡呢?也许制革业不是支柱产业,只有一个厂的精彩。近日记者走访了三地的制革企业,对那里制革业的发展状况略有了解。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和发展证明,制革业集中生产、集中治污,通过产业基地的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从而赢得政府的大力扶持,将是中国制革业今后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国际制革业目前比较认可的发展模式。湖南制革业虽然在中国制革业中的总体地位并不突出,但湖南湘乡却相对集中了几十家猪皮专业制革企业,算得上是中国除温州平阳、四川、山东地区之外的又一大猪皮制革基地。近几年来,根据国内制革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皮革业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朗,湘乡制革业正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皮革工业园建设,并在7月初承办了“中国革业环保研讨会暨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被湘乡制革一下子在中国制革生产基地方兴未艾的热潮中涌现出来,湘乡也因此加快了皮革产业升级改造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瓯海的巨溪和郭溪两镇是温州牛皮制革企业的集中之地,多年来,上百家制革企业作为温州鞋业的配套产业,为温州鞋革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温州鞋业的不断壮大,制革业的发展渐渐表现出不足,例如品牌建设落后、生产档次偏低、生产品种不足等,励精图治的瓯海制革企业家们并不甘心现状,一直在摸索寻找让行业再上新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办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与政府部门步调不协调,成为阻碍制革业继续进步.乃至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北京皮革》2008,(6):62-62
5月19日,第三届“杭甬温生态环保行”活动在温州市启动.记者团一行来到平阳县水头镇,了解当地制革业发展下的环保情况。据了解.经过整治,该县的制革企业由2004年的1,290家削减为39家,而制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下脚料全部由当地的宠物用品企业“消化”.以无污染的方式制成宠物食品、玩具,服装等。  相似文献   

20.
制革行业在江门已有百年历电,由于毗邻港澳,解放前就有部分私人制革作坊,新中国成立后部分私人作坊被收回,成为当地的国营企业。60年代江门山羊皮服装革就在全国较有名气了,但是江门制革业真正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90年代开始达到鼎盛时期。现在江门有制革企业100家左右,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天城昌制革有限公司(山羊皮、胎牛皮)、华联制革公司(牛皮)、珠江制革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