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直流和脉冲方法电沉积了镍-钴/镍/镍-钴多层镀层。通过SEM对镍-钴/钞镍-钴镀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Tafel曲线外推法、交流阻抗法、阳极极化曲线法等方法对镍-钴/镍/镍-钴镀层在0.1mol/LH2SO4和1%NaCl混合溶液及10%NaOH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镍-钴/镍/镍-钴镀层的表面致密均一;在0.1mol/LH2SO4+1%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位最正,传质电阻最大达到i642Q·cm2;在10%NaOH中钝化区为542mV,具有较好的钝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淑英  阮北  武克忠 《材料保护》2013,46(6):25-27,50,6
为了扩大导电聚合物聚苯胺的应用范围,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镍电极表面电化学合成聚苯胺(PANI),制备了聚苯胺修饰镍(PANI-镍)电极。用极化曲线、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及交流阻抗谱分析了PANI-镍电极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与镍电极相比,PANI-镍电极的自腐蚀电位正移了150 mV,自腐蚀电流降低为原来的1/19;PANI-镍电极在3%NaCl溶液浸泡4 000 min后PANI膜逐渐失去作用,16 000 min后开始大面积剥离;PANI膜对镍电极的保护机理是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3.
镍源对自蔓延高温合成Ni0.35Zn0.65Fe2O4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空气中(无磁场)和1.3T外磁场下, 采用Fe、Fe2O3、ZnO、NaClO4分别与Ni粉、NiO和NiCO3进行了自蔓延高温合成Ni0.35Zn0.65Fe2O4的实验研究, 用红外测温仪测试坯料的燃烧温度, 应用XRD、SEM和VSM分别观察镍源变化对燃烧产物和烧结后样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氧化亚镍和镍粉得到的镍锌铁氧体样品无杂相存在, 磁性能较好, 有较低的矫顽力和较大的比饱和磁化强度; 采用碳酸镍自蔓延高温合成的镍锌铁氧体含有杂相, 磁性能也相应较差. 在外磁场下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锌铁氧体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镍粉可以取代氧化亚镍作为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锌铁氧体的镍源.  相似文献   

4.
应用水热法掺杂钴离子到纳米镍锌铁氧体粉末中,制备处纳米镍锌钴铁氧体,继而用钴离子代替镍离子制备钴锌铁氧体.并利用XRD、TEM、VNA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了纳米镍锌钴铁氧体和纳米钴锌铁氧体的样品粒度、形貌、电磁损耗性能及吸收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镍锌钴铁氧体由原先纳米镍锌铁氧体的类球形转变为不规则四边形结构.掺杂钴离子后增加吸收器的带宽, 改善材料在低频率的吸波性能。钴锌铁氧体中当Co2+: Zn2+=1: 1时,对于电磁波吸收性能比镍锌钴铁氧体要好,在16.47 GHz处到达33.9 dB.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培方法,以紫花苜蓿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铁营养水平对紫花苜蓿吸收镍的影响。通过在缺铁的条件下培养紫花苜蓿,然后分别在两个低高浓度镍下处理紫花苜蓿,与正常植株相比,缺铁培养能够显著提高植物的镍富集量;不同的供铁浓度培养,结果显示,紫花苜蓿镍的积累量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缺铁时间培养,结果显示,紫花苜蓿镍积累量都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紫花苜蓿对镍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而且其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周期短、一年可以收割多次等特点,在镍富集的总量上比超富集植物镍富集总量更大。因此,在植物治理的土壤镍污染中,将紫花苜蓿作为重金属镍污染的修复植物具有巨大的潜力,很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1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南京2111892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泰州2253003江苏融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通226532为了安全高效地利用镍铁渣,采用XRF、XRD、SEM-EDS、TG、FTIR和激光粒度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典型电弧炉镍铁渣砂与镍铁渣粉的组成与适用性。结果表明:镍铁渣砂表面含有较多的玻璃体相;镍铁渣中Mg O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即矿物晶体相和玻璃体相;宜将镍铁渣砂分类使用,即大粒径镍铁渣砂代砂,而小粒径镍铁渣砂磨细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由于气孔的存在,镍铁渣的压碎值随粒径增大而减小;小粒径镍铁渣粉中Cr含量较少,其他元素分布规律则不明显;镍铁渣粉中少量碳酸盐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水泥水化产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的加热条件对镍钛合金丝进行定型,研究镍钛合金丝的力学性能及内部组织结构,确定了镍钛合金丝的最优热定型工艺参数。使用拉伸所用强力仪对镍钛丝进行拉伸性能测试,使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对镍钛丝进行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热定型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镍钛丝热定型效果越好,镍钛丝尺寸越接近定型模具尺寸;镍钛丝上下平台应力随加热时间的增加变小,其中,加工条件为550℃、20 min的上下平台应力最小,残余应变在加热时间多于10 min时显著增加;随着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增加,镍钛丝内部奥氏体组织分布越来越均匀,奥氏体晶界越来越明显,其组织晶粒平均尺寸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抗拉强度、延伸率、厚度分布系数和面密度分布等参数,对比研究了改进的浸涂导电胶、磁控溅射镍和化学镀镍等不同导电化方法对连续泡沫镍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控溅射镍、化学镀镍和改进的导电胶法,都可制出性能优异的连续泡沫镍;在瓦特镍溶液中,研究了上述3种导电基体上镍的沉积行为,发现石墨导电胶基体上镍的还原存在明显的欠电位沉积现象.  相似文献   

9.
锌-镍复合镀层耐蚀性优良,采用电镀、电刷镀和热浸镀获取镍-镍镀层有着许多问题.为此,采用锌粉、可溶性镍盐制备了锌-镍复合机械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分析了镀层中镍的物相及含量;采用贴滤纸法检测了镀层的孔隙率;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方法检测了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锌-镍复合机械镀层中存在Zn、Ni、Sn、Ni3Sn4、SnO,镍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镀层的连通空隙率为零;镀层与基体间结合良好;镀层厚度相同时,锌-镍复合机械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优于纯锌机械镀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机械粉磨,将富硅镁镍渣(简称"镍渣")粉磨至微米级,制得的镍渣用作水泥混合材部分替代硅酸盐水泥熟料。测试并分析了镍渣的化学组成、细度、筛余量、体积安定性及孔结构。结果表明:4种镍渣的细度均大于硅酸盐水泥熟料,使得水泥颗粒密度随着镍渣掺量增加而减小;镍渣的胶凝活性低于硅酸盐水泥熟料,使得掺有镍渣的水泥粉末水化反应放热量降低,并伴随有缓凝现象,但随镍渣细度提高,有助于改善其反应活性;掺入镍渣不利于硬化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发挥,提高镍渣细度,则由于紧密堆积效应可改善力学性能;镍渣中的MgO不以f-MgO形式存在,使得硬化水泥浆体的体积安定性合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孔氧化铝模板交流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镍纳米线,以镍纳米线为导电填料、聚羧酸减水剂为分散剂,首次制备了新型的自感知镍纳米线/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SEM、TEM和XRD测试方法,研究了镍纳米线与镍纳米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此同时,用四电极伏安法研究了镍纳米线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渗流阈值和压敏性。结果显示:所得的镍纳米线直径约为65 nm,长径比约为50;聚羧酸型减水剂能有效提高镍纳米线的分散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镍纳米线的掺量增加呈现渗流特性,渗流阈值为0.5vol%;掺加1.0vol%镍纳米线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变灵敏度系数高达509.2,远高于电阻应变片的2.0,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应力监测的传感元件。  相似文献   

12.
涂层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液态浸渗方法,使表面带有镍、铜和二氧化硅涂层的碳纤维与金属镁结合,形成C/Mg复合材料.研究发现:镍,铜、二氧化硅涂层均可实现镁液对纤维的润湿,形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形成后,镍和铜涂层均已消失;镍在高温下与碳纤维相容性较差;二氧化硅涂层稳定,对纤维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涂层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纤维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3.
杭州自行车总厂自1984年3月引进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的三层镍镀镍工艺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产品的抗腐蚀性能有突破性提高,是一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先进电镀工艺。通过生产实践及测试,我们体会到要使多层镍具有优良的抗烛性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镀层的总厚度应在20微米以上; 2.半光亮镍层与光亮镍层之间的电位差应大于125毫伏。高硫镍层的电位应比光亮镍层电位更负;  相似文献   

14.
高铬镍不锈钢的腐蚀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铬镍不锈钢是湿法磷酸工艺装备中常用的材料,该工艺介质中含有磷矿石、H2SO4、Cl^-和F^-等,工作温度80℃左右。该材料在这类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主要源于铬和镍的适当配合。本文就高铬镍不锈钢中铬、镍含量对腐蚀电化学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铬含量增加,合金更容易钝化;随镍含量提高,合金态越稳定;高铬镍含量有利于合金钝化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中镍软磁合金的基本特性;评述了国内外中镍软磁合金在理论研究、改善性能和发展应用等方面的动向;并对我国中镍软磁合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6.
李一  聂俊辉  李楠  柳学全  贾成厂 《功能材料》2012,43(13):1688-1691,1695
以Ni(CO)4为前驱体,通过羰基金属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碳纤维表面沉积连续镍膜,从而制得镍覆膜碳纤维材料。实验给出了镍覆膜碳纤维的较佳制备工艺条件。借助SEM、EDX、XRD、冷热循环实验、断裂强度分析、差热分析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镍覆膜碳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沉积的膜层为纯镍相,连续致密,与碳纤维基底结合良好,可经受4次冷热循环而不脱落;碳纤维表面沉积连续镍膜后,其断裂强度提高了34.9%;差热分析显示沉积连续镍膜后可有效提高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镍锰合金沉积的电极过程,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单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和交流阻抗谱技术对镍锰合金的电沉积与镍的电沉积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锰的加入增大了阴极极化;镍和镍锰合金的电结晶都与三维连续成核理论相吻合,但加入氯化锰后电结晶成核速率常数增大,晶体向外生长速度和镍离子的扩散系数下降;电荷传递电阻增大,双电层电容下降.这些变化可能都与Mn(OH)2在阴极表面的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布氏硬度试验,研究了测量标尺对不同焊接工艺Inconel 625镍基合金管接头焊缝压痕形貌和布氏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测量标尺条件下,堆焊镍基合金管接头焊缝的布氏硬度压痕边缘较为光滑平顺;在HBW 5/750和HBW 2.5/187.5测量标尺条件下,手把焊和氩弧焊镍基合金管接头焊缝的布氏硬度压痕形状趋向于圆形;在同一载荷与压头直径平方的比值条件下,采用不同测量标尺测得的布氏硬度基本相同;对于堆焊镍基合金管接头,建议采用HBW 10/300测量标尺;对于手把焊和氩弧焊镍基合金管接头,建议采用HBW 5/750测量标尺。  相似文献   

19.
电刷镀镍钨合金层的抗高温软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快速刷镀镍层已不能满足工件高温服役的需要,为此,在镀镍液中加入钨酸钠制备了具有较强抗高温软化能力的镍钨合金镀层,对快速镍镀层和镍钨合金镀层进行加热保温,对比研究了温度对2种镀层表面形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两者都具有较高的硬度,达550HV左右;当加热到100℃时硬度达到最高值,约为600HV;600℃时,快速镍镀层的硬度只有180HV,而镍钨镀层的硬度仍可达到380HV左右。快速镍液中加入钨酸钠等制备的镍钨合金镀层具有较强的抗高温软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弄清常用镀镍添加剂邻磺酰苯酰亚胺、1,4-丁炔二醇及2者的混合物对酸性镀镍中镍电沉积的作用机理,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电势阶跃等电化学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有机添加剂后均能使镍电沉积电位负移,且该电极过程不可逆;同时镍沉积过程经历了2个电子转移步骤和中间产物吸附步骤;当2种添加剂联合使用时,镍电沉积的阴极过电位增大约650 mV,并能有效增大成核数密度,更有利于得到光亮镍层;加入有机添加剂后镍电沉积,I2/Im2-t/tm曲线均靠近瞬时成核理论曲线,说明在有机添加剂作用下镍的沉积遵循瞬时成核三维生长的电结晶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