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飞天曌 《兵器》2009,(3):29-31,34-37
年轻的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 1950年11月,正当”联合国军”战机在朝鲜天空上横行之际,一种非常先进的后掠翼喷气式战斗机突然出现.很快改变了双方空军的作战态势。这种飞机就是苏联米格-15后掠翼喷气式战斗机。一夜之间,“米格”这个名字成了“联合国军”飞行员最畏惧的名词,而米格-15控制的空域也被称为“米格走廊”。  相似文献   

2.
在朝鲜战争的空战中,美国空军的F-86(代号“佩刀”)是唯一可以与苏联米格-15(西方代号“柴捆”)较量的一种战斗机,曾在一天中连续击落6架米格-15,对后者构成巨大威胁。F-86歼击机一出现,就引起了苏联军方和航空界的关注。苏联空军认为,为了找到与F-86歼击机  相似文献   

3.
正从苏-27S到苏-27M苏-27是苏联80年代开始装备的高性能战斗机。苏-27虽然是为防空军设计的拦截机,但却拥有足以与F-15对抗的高机动性,又保持了拦截机的大航程和重火力,体积、成本和战斗力都要比同时代的米格-29高,是苏联空军装备的第一型重型战斗机。苏联在70年代开始研制的米格-29和苏-27,都采用了翼身融合的高升力布局,但受到苏联当时飞控系统的技术能力制约,这两型机也都没有充分发挥边条的增升作用。米格-29的边条翼面积大,但边条的边缘较钝,人为削弱边条涡强度以降低机械增稳飞行控制系统的  相似文献   

4.
《兵器》2013,(7):47-53
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空军先后装备、仿制了米格-15、米格-17、米格-19,并逐渐跻身世界空军强国。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很长的时期内,歼-6这种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一直是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换代一度停滞。20世纪70年代,中国空军开始换装歼-7,这种飞机按照西方标准应当算作二代机。  相似文献   

5.
施征 《兵工科技》2003,(9M):60-62
谈及由陆基战斗机改造成的舰载战斗机时,军迷们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米格—29K和苏—27K。事实上,苏联还创造出多个这样的奇迹,米格—23A舰载战斗机便是其中之一。米格—23A是一型在苏联时代鲜为人知的舰载战斗机,如果不是苏联的解体,很可能永远不会为人们所知晓。  相似文献   

6.
角逐天空     
《兵器知识》2011,(12):27-31
<正>1947年4月16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首次提出"冷战"一词之后的第46天,好像是为了迎接杜鲁门、丘吉尔的挑战,苏联首架实用型喷气式战斗机米格-15成功首飞。伴随着10月1日美国F-86"佩刀"的出鞘,美、苏在40多年中的喷气发动机的咆哮声开始角逐平静的天空。  相似文献   

7.
朝鲜战争期间,前苏联制造的“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在空战中大出风头,使美军飞机遭受巨大损失。但多年来,驾驶“米格”-15的某些飞行员的国籍一直是个谜。人们普遍认为,前苏联只有个别飞行员作为志愿者参加了朝鲜战争。直到1989年,前苏联也直接卷入朝鲜战争的事实才不再是国家机密。据某些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前苏  相似文献   

8.
歼-7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歼-7的原型米格-21在前苏联空军装备体系中属于前线战斗机,主要执行争夺战区制空权和拦截敌方战术攻击机的任务,在技术上属于第一代两倍音速的战斗机。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引进歼-7战斗机的生产技术后,国内基础薄弱的航空工业用了接近20年的时间才使歼-7战斗机真正达到实用化。在此期间,米格-19的仿制型歼-6战斗机一直是中国海…  相似文献   

9.
1992年8月8日对于俄空军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在美国西海岸上空举行的一场近距空战中,俄空军两架苏-27UB战胜了美国空军两架F-15C/D,从而为世界战机发展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从头说起说到俄空军收到美国空军的邀请函,还应从20世纪70年代苏美战斗机竞相创造爬升率世界记录说起。爬升率是检验战斗机机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近距空战格斗中,爬升速度快,既可以迅速摆脱敌机的尾追攻击,又可以占据有利位置。在朝鲜战争中,由于在爬升率方面占据了上风,苏联米格-15战斗机在近距格斗中多次战胜美国F-80和F-86战斗机,对缩短战争进…  相似文献   

10.
红云 《兵工科技》2004,(3):13-16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从苏联引进了米格-21P3型战斗机,并对其进行仿制,发展出歼-7型战斗机,到目前为止,歼-7系列已经发展出歼-7、歼-7Ⅱ、歼-7Ⅲ,歼教7,歼-7P等型号,构成了庞大的歼-7家族,但是,上述这些型号仍基本延续了米格-21的气动设计特点,飞机的性能优势还主要集中在高速区  相似文献   

11.
空军装备     
《兵器》2013,(10):2-2
印度飞行员控诉米格-21“违宪” 根据一位印度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提出的诉讼,2013年7月16日,德里高等法庭要求印度联邦政府于10月前提供所有米格-21坠毁事故的清单。作为第一个提出这种诉讼的印度空军军官,萨吉特·辛格·凯拉中校认为驾驶米格-21是违反印度宪法第21条,“侵犯基本生命权,特别是享有安全环境的权利”,应该拆解这些战斗机。他是2005年一次米格21坠机事故的幸存者。当时是一次例行训练,他的战机刚起飞不久就发动机起火。坠机事故给他的颈椎留下了严重的创伤,再也无法飞行,连日常生活也要小心翼翼。他还揭露,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仍在以许可证生产这种战斗机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工艺落后。在他根据信息公开法提出请求后,政府给出的答复证实了该公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之前,以第三代战斗机为主的全球军用飞机交付数量将会逐渐走低,洛克西德&#183;马丁的F-16,波音的F-15,米格MAPO的米格-29以及达索的“幻影”2000等一系列传统的第三代战斗机在争夺最后一批订单,随后这些飞机的生产线可能会陆续关闭。新一代的“阵风”,“台风”和“鹰狮”战斗机已经开始陆续交付,而美国第四代战斗机F/A-22和F-35的进度也在加快进展。  相似文献   

13.
囧导弹R-27     
<正>航空兵特殊的装备体制和独立的开发体系,使苏联在空空导弹发展上存在专机专用的特点,空军和防空军的战斗机一直分别装备着与飞机配套发展的空空导弹。不过在第四代(西方三代)战斗机的研制过程中,米格-29和苏-27却统一采用了R-27(AA-10)型空空导弹,  相似文献   

14.
作为米格-29“支点”家族衍生发展的巅峰之作,米格-35是俄罗斯米格飞机公司潜心多年精心打造的一种新型多用途战斗机。自从2005年8月在莫斯科航展上正式亮相以来,该机在2006年首次飞出国门,继5月份在德国柏林航展、7月初在英国空军慈善基金会航展(RIAT)闪亮登场后,又在随后的英国范堡罗航展上施展各种独家绝技,赢得了各国专家的充分肯定。米格-35战斗机不仅凭借目前世界上  相似文献   

15.
刘杨 《兵工科技》2008,(5):60-63
回首百年航空史,有几种飞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的,它们不但代表了那个年代最杰出的航空设计与制造水平,更是创造了生产和装备数量上的记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苏联的米格-21等极少数飞机,该机历史总产量逾6000架,曾被30个多个国家作为主力战斗机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替代老旧的米格-21、米格-23等战斗机,避免印度空军的作战能力出现滑坡,同时也为提高空军的装备水平和作战效能,加之自研的轻型战斗机(LCA)服役时间一拖再拖,印度政府最终决定外购126架多用途战斗机(MRCA).[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马世强 《兵工科技》2003,(2M):77-80
如同美制飞机与苏制飞机风格迥异-样,美制航母与苏制航母也差别很大。翻开现代武器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美国搞出了原子弹,苏联也紧接着搞出,美国发展出了核潜艇,苏联也不甘落后。可以说是几乎所有美国拥有的武器苏联也都会去拥有,而更使人称奇的是许多武器都有着一一对应关系,如美国有M系列坦克,苏联则有T系列坦克,美国有M—16步枪系列,苏联就有AK-47步枪枪族,作战飞机则更具特色,F-86对米格-15,F-100对米格-19,F-4对米格-21,F-16和F-15对米格-29和苏-27。但是在航母的发展上美苏就缺乏那种一一对应的现象。和在发展航母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的美国相比,苏联的航母不但发展得很晚、很慢,而且在设计风格上与美国的同类有着显著的不同,并且在航母的使用和注重的程度上也相差很大。究其原因,影响的因素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空军一架 F-16战斗机上个月击落了一架伊拉克空军战斗机,伊拉克这架飞机是在进入联合国规定的在伊拉克南部的禁飞区后才被击落的。五角大楼的一位发言人说,可以相信伊拉克这架飞机是米格-23“flogger”战斗机。这次共有二架伊拉克战斗机受到了 F-16战斗机的挑战,这是其中的一架。这次是米格战斗机第二次进入禁飞区。它是在 F-16战斗机  相似文献   

19.
目前.俄罗斯空军拥有4000架左右作战飞机.正在淘汰米格-23苏-24.苏-25等第二代战斗机和攻击机.大量部署第三代、第四代战斗机.其型号有1-42.苏-30.苏-33.苏-34.苏-35、苏-37、苏-30MK战斗机等。其中.米格-29和苏-27.这两种战斗机的部署总数已达T000架左右.其中米格-29战斗机为400多架.因此.  相似文献   

20.
江海客 《兵工科技》2004,(10):15-17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米格-21为原型的歼-7战斗机开始装备中国空军,它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但在越战、中东战争中,米格-21暴露出滞空时间短、探测手段落后等缺点。中国空军高层及航空工业界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三机部601所提出发展新一代战机。新方案分为两种:一种为装两台涡喷-7型发动机的米格-21放大改进型,即歼-8战斗机;另一种则采用全新设计,装一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由于当时世界航空工业界对涡扇发动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国内航空发动机研究部门也仅有仿制和改进苏式涡喷发动机的经验。因此,决定在先上双发方案的同时,小范围内展开对单发战斗机及新型涡扇发动机的技术论证工作。新型涡扇发动机代号WS-6,新型单发型战斗机代号为歼-9。同时,为歼-9配套的PL-4中程空空导弹也开始了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