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驯化污泥固定化快速启动BAC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驯化污泥以动态挂膜和静态膜固定的方法进行了生物活性炭(BAC)反应器的快速挂膜和启动研究。将驯化污泥配制成500 mg/L的污泥菌液,控制挂膜污泥量为2~4 g/L、挂膜液循环流量为400~560 mL/min并以下向流循环方式运行,在1~2 d内就能实现BAC的稳定挂膜。启动后应用其处理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站的生化处理出水,对COD的去除率70%,显著优于SBR法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启动及污泥培养驯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海市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0×104 m3/d,采用改良型A/O处理工艺.由于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值相差较大,加之调试时间短,给活性污泥培养等调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主要介绍了污泥培养驯化过程和经验,可为类似大型污水处理厂的调试和试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23)
研究了低高径比SBR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快速启动。以缩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时间为目的 ,研究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性。以醋酸钠为基质,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前期驯化和培养实验阶段中,COD负荷为2.47~3.84kg/(m3·d),C:N:P=100:5:1,形成的细小颗粒,呈黄褐色细砂状外观,反应器内为颗粒状污泥和絮状污泥混合存在。  相似文献   

4.
厌氧系统的快速启动是厌氧工艺运转的前提和关键.试验摒弃了单纯依靠增加有机负荷来驯化系统适应新水质的传统方法,而是通过将接种污泥所属厌氧系统出水和油漆厂待处理废水的混合水作为进水,这一方法同时具有补充菌种和帮助微生物尽快适应进水水质的优点.结果表明:厌氧系统仅需16 d就实现了快速启动,当进水COD值在6 500 mg/L左右时,出水COD值能降到2 200 mg/L左右,去除率稳定在65%左右,系统运行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
膨胀颗粒污泥床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生产实践为基础进行的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试验发现:在启动过程中,接种污泥含有厌氧颗粒污泥菌种和适量的絮状厌氧污泥可以加快反应器启动;采用添加微量金属营养元素和进水COD负荷基本不变及稳定后增加负荷的三段式进水操作方式,有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加快反应器的启动;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反应器壁膜对颗粒污泥的生成可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并能提高反应器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研究结果对EGSB反应器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作为反应器实际运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疫病动物废水,对其启动驯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逐级提高进水浓度的条件下,历经58 d成功启动反应器,当进水COD平均为8 120mg/L时,出水COD平均为491 mg/L,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4%,总产气量达到21.15 L/d,平均产气率为0.55 m3/kgCOD,疫病动物废水在ABR中可以得到高效降解。在启动过程中,随着进水浓度的提升,挥发性脂肪酸(VFA)在第1格室中不断积累,但同时废水在厌氧生物降解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碱度,保证了反应器内的中性环境条件,反应器未发生酸败现象。启动成功后,反应器各格室内的活性污泥主要以颗粒形态存在,且颗粒粒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呈现明显的分级现象。  相似文献   

7.
烟台市南郊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10万m3/d,分2期建成。其中一期为5万m3/d,于2013年2月通水试车,主体采用改良型A2/O工艺。主要探讨污水处理厂通水后的调试及污泥接种驯化情况。经过将近2个月的调试运行,出水水质总体上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实现水厂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结合福州市金山污水处理厂工艺及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实例,分析总结ICEAS工艺启动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经验。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区冬季CAST工艺的启动与试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李家沱污水处理厂于2007年12月进行污泥培养和工艺启动。在水温平均为10℃左右,实际进水TP、TN远超设计值且有大量工业废水进入的不利条件下,采用污泥接种培养法,经过约30天成功实现了污泥培养驯化和工艺的启动。同时,通过采用阶段性限制曝气法控制DO、调整MLSS为4000mg/L左右、污泥回流比为30%左右,实现了试运行期间处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产甲烷UASB中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两相厌氧反应器的基础上,进行了产甲烷UASB中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及特性研究.采用低负荷启动方式,通过快速提高进水COD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使产甲烷UASB在最佳条件下运行,36d后产甲烷UASB中粒径>1.0 mm的颗粒污泥占64%,出水COD稳定在300 mg/L以下,可认为颗粒污泥培养成功.颗粒污泥的成熟经历了形成不规则核心、挤压架桥、分割成长、修剪长大四个阶段,加速污泥颗粒化的因素包括适宜的生长环境、良好的水力特征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段式UASB+AF复合厌氧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着重研究了其快速启动的条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段无需调节pH,运行20d后对COD的去除率即可达60%左右且保持稳定;甲烷化段受pH的影响较大,利用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液调节该段进水的pH值在6.8~7.2之间,6d后对COD的去除率即可稳定地保持在30%左右。启动期内,温度对水解酸化段的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甲烷化段,在试验条件下,甲烷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30℃;在水解酸化段不设混合液回流、甲烷化段设置混合液回流的条件下,最佳的回流方式为:间隔2h回流10S。采取上述优化措施后,系统的启动时间可缩短到30d以内,仅为常规厌氧工艺启动时间(3~6个月)的1/3~1/6,反应器的运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双污泥脱氮除磷系统中聚磷菌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分离技术、生理生化及吸磷试验,对连续流双污泥系统缺氧池内的聚磷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硝化聚磷污泥和普通好氧聚磷污泥在性状上极为相似,其内源物质PHB及聚磷有着相同的变化规律;在缺氧池内同时存在着以氧和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的聚磷菌,并且二者存在着交叉.试验中得到5株(PAl-PA5)同时具有好氧和缺氧吸磷能力的聚磷茵,其中PA2、PA4(产碱菌属)和PA3(假单胞菌属)在两种环境下均表现出良好的吸磷效果;同时发现好氧吸磷能力很强的聚磷茵可能由于没有反硝化能力或反硝化能力很弱而在缺氧条件下未表现出吸磷作用;PA5(肠杆菌科)是一种很特殊的聚磷菌,其在好氧条件下有很好的吸磷效果,反硝化能力也很强,但缺氧吸磷效果却很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求IC厌氧反应器快速启动的方法,采用颗粒污泥(SS为23.28 g/L)接种,其中一组以强度为0.3 W/cm2的超声波照射10 min,另一组直接接种未经处理的颗粒污泥用作对比.结果表明,使用经低强度超声波处理过的颗粒污泥进行IC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时,可缩短启动的时间,约7 d便启动成功.启动后期,有机负荷达到了6 kgCOD/(m3·d),对COD的去除率可达95%.此外,低强度超声波对颗粒污泥形态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微生物产生破坏作用,相反还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启动结束时的VSS/SS值达到0.82,与种泥相比则有所升高,同时其产甲烷活性也较高.因此,采用低强度的超声波能够实现IC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相似文献   

14.
双泥SBR系统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中小城镇污水低C/N值的水质特点,考察了双泥法SBR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硝化反应器采用生物膜SBR并控制溶解氧为1.0mg/L进行连续曝气,可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在厌氧/缺氧反应器中,聚磷菌能同时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除磷,从而降低了对有机碳源和溶解氧的需求以及能耗。小试系统对模拟城镇污水中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9%、81.2%、89.5%,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5.
双泥法中硝化单元的硝化效果对系统的反硝化除磷效能非常关键,为此通过中试研究了BAF作为A2N工艺硝化单元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BAF对COD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进水端,在滤层0.4m高度处COD即已降至68 mg/L,这有利于滤层上部对NH4+-N的去除.在无外加碱度的条件下,BAF适宜的气水比范围为(3∶1)~(5∶1),增加BAF进水的碱度可使NH;-N的去除量提高10 mg/L以上,进而可降低气水比.A2N工艺中的BAF进水COD浓度低,且对出水SS指标无要求,这有利于延长BAF的反冲洗周期,试验中反冲洗周期达到7d,反冲洗后BAF可迅速恢复硝化能力.以上研究结果证明,BAF能够与A2N工艺良好地结合并提高工艺的处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A2N工艺)的实际运行效果,采用好氧段为活性污泥法的A2N工艺处理无锡某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沉砂池出水.中试结果表明:A2N工艺对COD、TP、磷酸盐、氨氮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1.6、0.19、0.04和2.73 mg/L,对COD、TP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8%、89.9%和89.3%;进水TN平均为28.8 mg/L,出水平均浓度为12.6 mg/L,平均去除率为55.95%;设置后曝气池确保了出水磷酸盐和氨氮的达标排放,而且通过吹脱氮气,还提高了反硝化聚磷污泥的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从藻类消退期的河流中取水样,分别加入斜生栅藻、铜绿微囊藻、小球藻、人工湖泊中的两种混合野生藻及氧化塘中的野生藻,平行培养1周,考察水样中的溶藻细菌对这些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上述水样中的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94.69%、95.41%、94.50%、89.19%、92.67%和95.63%.采用PCR-DGGE指纹分析技术初步研究了加入不同藻类水样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加入藻类的水样与原始水样的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但加入不同藻类的水样之间的相似度较高.溶藻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包括未培养的细菌类、Bacillus sp.、Bacillus cere-us、Stenotrophomonas sp.等.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脱氮除磷技术在处理低碳源生活污水上的不足及回收污水中磷的必要性,开发了一种双泥系统与诱导结晶相结合的脱氮除磷工艺。为考察工艺的运行特性,开展了连续流试验,装置进水流量为15 L/h,采用人工模拟生活污水。分析了连续流工艺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对大部分碳源的"一碳两用",对TN、TP均表现出了稳定且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TN、TP浓度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结晶单元的引入使出水TP浓度的稳定达标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同时实现了磷的回收,平均回收率达到74.9%,该单元对TP的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连续流A2N双泥系统启动过程中反硝化聚磷能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强化系统内污泥反硝化聚磷能力的途径。结果表明,采用污水处理厂回流污泥作为种泥,首先对污泥进行厌氧/好氧驯化,强化其好氧聚磷能力,使污泥对磷的去除率保持在95%左右,然后再将培养好的高效好氧聚磷污泥加入双泥系统,以厌氧/缺氧方式运行,49 d后对磷的去除率可达到70%左右。提高进水磷酸盐浓度,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反硝化聚磷能力,实现富集反硝化聚磷菌、成功启动系统的目的。试验证明,A2N系统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并能保持出水磷浓度稳定。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19~20日,中国企联在北京召开"全国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会议暨第十三次企业培训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开始全面启动."中国企联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指导委员会"是全国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的领导机构,内设"认证管理办公室"和"认证专家委员会",下设地方及行业的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