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苏联查波罗什汽车厂《Коммунар》研制出一种镗削(在各种型式的普通车床上)半径R>10mm 球面的装置(见附图)。该装置安装在机床的刀架8上,被加工零件2夹紧在自动定心卡盘1内。刀具3固定在蜗轮5的孔中,而蜗轮则安放在装置的壳体11内并处于同蜗杆7相啮合的位置。蜗杆在压入轴承套10中的青铜衬套9内旋转,蜗轮装在贯通壳体孔的轴4上,在壳体孔内也压配青铜衬套。  相似文献   

2.
我厂刨工同志在龙门刨床上试制成功专门刨内、外圆弧的简易机构,使用后认为操作方便,效果较好。现介绍于后。一、刨内圆弧机构结构如图1,以刀杆4为基体,旋转盘2的轴安装在刀杆的轴孔中,轴端用键与蜗轮7配合。刨刀1装在旋转盘的中心槽内,借螺钉及压板3固定。蜗杆支架5作为蜗杆6的轴承,它在刀杆上的位置依蜗杆与蜗轮的啮合而定。  相似文献   

3.
<正> 苏联查波罗什汽车制造厂最近研制出一种适于在各种类型普通车床上镗削半径R>10毫米球面用的工具。结构如图示。该工具安装在车床的刀架8上,零件2卡紧在自动定心卡盘1内,刀具3固定在蜗轮5的孔中,而蜗轮则安装在工具外壳11内,并与蜗杆7  相似文献   

4.
我厂在X62W铣床上,加工绞盘机的零件“犬牙离合器”(图1)的螺旋面时,为7改变过去手动分度和进给的繁重操作,提高生产效率,成功地采用了图2所示的靠模铣削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靠模装置安装在铣床工作台上,将工件放入卡头3内,旋转手轮13,使顶头2顶入工件内倒角孔上卡紧。电机皮带轮14通过齿轮15、16、17、18使蜗杆6、蜗轮5带动主轴4旋转。靠模12固定在主轴4上,靠模滑动销11固定在壳体19上,蜗轮内花键与主轴4滑动配合。当电机启动时,主轴4在做旋转运动的同时,又在靠模12作用下做往复轴向运动,从而形成复合进给运动,使工件铣削成形。弹簧10…  相似文献   

5.
在蜗轮蜗杆传动中,由于材料和结构上的原因,蜗杆螺旋部分的强度总是高于蜗轮轮齿的强度,所以失效总是发生在蜗轮轮齿上。如三米大型龙门铣床水平进给箱的蜗杆材料为45钢,蜗轮材料为铸造铝铁青铜(ZQAL9—4)齿轮轴芯材料为45钢。蜗轮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在加工锤锻模下模分型面上两圆弧(见图示)时,采用牛头刨按照划线进行加工,工效低,光洁度差,给钳工带来较大的工作量。在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中,以大实践论多为指导,虚心向老工人请教,努力为革命钻研技术,在同志们帮助下,经过反复改进,终于革新成功了如图所示的双圆弧组合刨刀夹具,使加工效率提高5倍以上。 底板10和上盖12组成夹具体外壳,隔板11将其分隔成两个腔。蜗轮5、蜗杆8及“V”形块1等安装于前腔,而四把刀杆4等零件装于后腔。刀杆4通过轴7与蜗轮及y形块连接。当摇动手柄14时,由于两蜗杆分别为左、右旋蜗杆,则两蜗轮就按不同方…  相似文献   

7.
装配蜗轮的时候,必须检查蜗轮跟蜗杆齿面的接触情况;如果接触不良,就需要钳工来研齿,但这种方法不好。如果用附图所示的工具进行研齿,就方便得多。图中,蜗杆2装在工具的支座1上。蜗轮4套在心轴5上,而心轴5是紧  相似文献   

8.
苏联查波罗什汽车厂《》研制出一种镗削(在各种型式的普通车床上)半径R>10mm球面的装置(见附图)。该装置安装在机床的刀架8上,被加工零件2夹紧在自动定心卡盘1内。刀具3固定在蜗轮5的孔中,而蜗轮则安放在装置的壳体11内并处  相似文献   

9.
双向脱落蜗轮副(附图)是用两根蜗杆交替啮合一个蜗轮而工作的。当主动轴上伞齿轮4转动时,由从动伞齿轮3、6将动力传给了蜗杆2、7。由于蜗杆2、7分别处在两个不同的象限内,所以,当摆动扇形底板,使蜗杆2与蜗轮8啮合时,从动轴9得到与主动轴相同的转向;同理,当蜗杆7与蜗轮8啮合时,从  相似文献   

10.
该工具是专为加工三圆弧曲面(图1所示)而设计的,它不但解决了生产难题,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一、结构及工作原理该工具的结构很简单,如图2,主要由蜗杆、蜗轮、轴体以及本体等组成。工作时转动手轮,蜗杆便带动蜗轮旋转。由于蜗轮是装在轴体上的,所以在蜗轮转动的同时轴体也一并旋转。滑块可以在轴体上的方槽内滑动。滚子轴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装有一滚子。滚子既可在滚子轴上转动,又可在本体的凸轮槽内运动(见图3)。这样当轴体旋转时,由于滑块与滚子的约束作用,滑块既作旋转又在轴体的方  相似文献   

11.
工具结构铸铁制的底座1上装有主轴和齿轮传动机构。主轴19、轴承21、27及轴承盖22装在底座1上,用垫圈29、背帽30并紧。棘轮6和齿轮10分别用键固定在轴7的两端。跟齿轮10啮合的小齿轮11和双头蜗杆3都装在轴4上。蜗轮2用键固定在主轴10上,并跟蜗杆3啮合。法兰盘18旋在主轴头上,它上面有压板42,调节螺钉14及支持弹簧41等一套夹紧工件用的装置。梢轴35固定在摆动叉17上,它上面套着活动的棘爪5,用弹簧片34把它  相似文献   

12.
蜗杆蜗轮常用于传递两轴交错90°的运动,即直角传动,蜗杆蜗轮适用于减速运动的传递机构中。蜗轮齿形一般在齿轮机床上加工,而蜗杆齿形在车床上用蜗杆车刀进行切削加工。蜗杆车刀与梯形螺纹车刀基本上相同,但是,因一般蜗杆的导程角较大,在刃磨蜗杆车刀  相似文献   

13.
我厂加工图1所示工件,其上齿形加工的分度使用现有通用夹具无法实现。为此,我们制作了工装(图2)。曲柄4与蜗轮减速箱1的蜗杆轴、摇杆7与支座9以转动副连接。曲柄4、摇杆7、连杆5组成曲柄摇杆机构。曲柄4与减速箱1的蜗杆轴呈间隙配合。固定杆10固定在刨床的侧刀架  相似文献   

14.
有蜗轮传动,特别是有自行制动蜗轮传动的机械中蜗轮惰性运转过程(即在无作用力,如切断电能在电驱动的情形下),从机械构件强度方面来看是一危险过程,会使机械破坏。实际上,如果从自行制动蜗轮上(图一)突然解除主动轴上的旋转力矩,随之作惰性运动,则由於蜗杆不可能为蜗轮驱动,在蜗杆与蜗轮的惰性力矩成一定的比值时(包括与它们相连的其余机械零件的惰性力矩在内),蜗杆当蜗轮还有一些动力的时候即行停止。这种动力没有可能将蜗杆转回,而转变成使齿和轴变形的位能,并可能使齿和轴破坏。  相似文献   

15.
线性蜗杆副应用非常广泛。一条直线绕一条轴线作螺旋运动,便得到线性蜗杆。根据直线相对轴线的位置,线性蜗杆可分成阿基米德蜗杆(ZA)、法向直廓蜗杆(ZN)、渐开线蜗杆(ZI)。轮齿表面与线性蜗杆螺旋面共轭的蜗轮称为线性蜗轮,两者组成的齿轮副称为线性蜗杆副;它包括阿基米德蜗杆副,法向直廓蜗杆副,渐开线蜗杆副。在线性蜗轮的特定截面上,蜗轮的轮齿廓形是渐开线。以右旋蜗杆左齿面为例,ZA蜗轮的特定截平面是中间平面,ZN蜗轮的特定截平面切于导圆柱上方且平行于中间平面,ZI蜗轮的特定截平面切于基圆柱下方且平行于中间平面。在特定截平面上,线性蜗轮的轮齿廓形是渐开线,是容易证明的。设想将线性  相似文献   

16.
锥蜗杆传动设计(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传动特点 50年代中期由美国伊利诺斯工具公司研制成功的锥蜗杆传动适用于传动比u_(12)≥10的交错轴传动,通常轴交角∑=90°。锥蜗杆置于锥蜗轮的一侧(见图1)。锥蜗杆齿面为阿基米德螺旋面,沿分度锥母线导程相等。锥蜗轮用与锥锅杆一致的锥滚刀在普通滚齿机上按展成法加工。  相似文献   

17.
王福云 《机械制造》2001,39(1):43-43
起重器是一种结构新颖的螺旋传动机构,外表很像是一个普通的减速机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把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也就是说把所传递的扭矩转换成轴向力。[1]起重器的结构  起重器的结构简单,主要由壳体、输入轴、蜗轮、输出轴等组成,如图1所示。输入轴即是蜗杆轴,与动力源相连。蜗轮与蜗轮轴设计成整体,内有螺纹孔,与输出轴即丝杆构成螺旋传动副。这种起重器把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同运动转换机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个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另外输入轴两端均伸出壳体外,便于多台联动,同步运作,既可以自动控制操纵,也可以手…  相似文献   

18.
球面蜗杆的加工,我们一直在滚齿机上进行,加工前首先在车床和铣床上加工成工艺蜗杆轴,然后将蜗杆轴安装在滚齿机刀架上,刀具固定在回转工作台上。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操作难度大,而且由于加工中心距较近,使滚齿机蜗轮辐磨损严重。加工后,蜗杆齿面的精度和光洁度都达不到图纸要求。为了提高球面蜗杆的加工效率和精度,我们在CW 6163车床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机构,实现了蜗杆加工。  相似文献   

19.
刻线机     
为了解决我厂C6140车床上四种分度环的刻线问题,在向兄弟厂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试制了一台刻线机(见图)。这台刻线机能加工直径50~180毫米,可分100等分的刻线。这台刻线机的原理比较简单。电机通过皮带轮、蜗轮、蜗杆使轴11转动,轴上用键连接安装着螺线盘18,偏心套14和凸轮盘17。在主轴36上  相似文献   

20.
粗、精磨半圆弧拉刀,在磨圆弧部分可采用如图(A)所示的机构,装在360型拉刀磨床上就行了。图(A)中马达1是原机床马达,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安装的。通过皮带轮2和4带出蜗杆5、蜗轮3。固定在与蜗轮同一轴上的偏心轮10作圆周旋转运动,通地轴钉9连杆8带动齿条7作往复的直线运动。与齿条7相咬合的齿轮6就作往复的圆周运动。齿轮6是固定在主轴上,因此主轴上圆弧拉刀也作往复的圆周运动,从而磨出圆弧。圆弧中心角大小,可调整轴钉9对偏心轴10的中心距获得。“圄6中,汪板11M止窗荼上下穹劫的。囝。屯村套15是避免连杆8被座额用的。磨半圆弧拉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