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造米干燥过程内部水分传递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人造米干燥过程内部水分传递特性的研究表明:含水量和温度对扩散系数有显著影响,干燥前期水分扩散系数随含水量减小而增加,后散扩散系数则有所减小,但随温度上升呈指数上升趋势。一定温度下的活化能与含水量呈相关,干燥过程的相对湿度对扩散系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3.
《食品工业科技》2004,(09):55-58
着重研究了进料水分对挤压人造米的理化特性的影响,利用TA.XT2i物性测试仪对人造米米饭的物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进料水分与人造米的吸水指数、α化度、水溶性碳水化合物、酶敏感性以及人造米米饭硬度、粘度呈显著性相关。与原料杂交籼米穴9718雪比较,质构和口感有较大的变化,接近粳米穴3618雪。α化度、吸水指数、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以及酶敏感性与人造米米饭的硬度、粘度之间都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进料水分对挤压人造米理化特性和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研究了进料水分对挤压人造米的理化特性的影响,利用TA.XT2i物性测试仪对人造米米饭的物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进料水分与人造米的吸水指数、α化度、水溶性碳水化合物、酶敏感性以及人造米米饭硬度、粘度呈显著性相关。与原料杂交籼米穴9718雪比较,质构和口感有较大的变化,接近粳米穴3618雪。α化度、吸水指数、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以及酶敏感性与人造米米饭的硬度、粘度之间都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高水分组织化大豆蛋白干燥与复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水分组织化大豆蛋白是一种应用湿法挤压技术生产的植物蛋白仿肉制品.本文以高水分组织化大豆蛋白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干燥特性与复水特性.结果表明:(1)60℃为样品最佳干燥温度,粒状样品在该温度下干燥50min,带状样品干燥120min均能使水分降到5%以下.(2)样品的干燥温度和复水温度对样品的复水特性均有显著影响(α<0.01).当复水温度为30℃、60℃、90℃时,最大复水率分别为155%、211%和300%.通过质构分析发现,烘干型样品在30℃复水55~60min,60℃复水30~35min,90℃复水15~20min后均可达到对照样品(鲜样)的质地.结合感观分析,建议食用前将烘干型高水分组织化大豆蛋白在30℃水中复水55~60min或在60℃水中复水30~35min.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0):144-149
以6种不同热风干燥工艺制备的干香菇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与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研究干香菇复水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T2弛豫时间显示,伴随复水时间的延长,香菇体内水分的主要状态是不易流动水而并非自由水。非均匀间歇干燥(non-uniform intermittent drying,NUID)组水分信号明显强于其他各组,复水能力较强,均匀间歇干燥(uniform intermittent drying,UID)组复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提升复水效率的关键在于保证干燥过程中香菇水分的均匀转移,以便复水时具有良好的保持不易流动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人造米热风干燥特性,对人造米在热风不同干燥温度(60~80 ℃)、风速(1~2 m/s)以及料层厚度(2~6 cm)进行干燥试验。根据试验所得数据,计算出不同干燥条件下人造米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探究不同干燥温度、风速与料层厚度对人造米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关系。进一步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并与试验数据拟合得出模型拟合程度。结果表明,人造米在热风干燥前期为升速干燥阶段,而后进入降速干燥阶段,无明显的匀速干燥阶段。与干燥温度与风速相比,料层厚度对人造米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影响最大。通过计算模型决定系数高于0.983,均方根误差小于0.007,模型拟合度较好。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人造米热风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新型方便米食用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米粉作为主原料,复配食品添加剂,采用挤压技术生产“工程重组米”的新思路,完全克服传统工艺对大米进行表面处理的局限性,试图为制备具有良好品质的方便米另辟蹊径。本文研究了挤压工艺和传统工艺制备的方便米以及商用产品的食用品质。挤压工艺制备的方便米颜色浅白、不透明,糊化度高、表观密度较小、复水率稍高。传统工艺制备的方便米颜色较白、呈半透明,糊化度低、表观密度较大、复水率稍低。通过对复水后方便米饭的质构分析和感官评价发现,挤压工艺生产的方便米食用品质,除色泽外,均优于传统工艺制备的方便米食用品质,其品质接近杂交籼米新鲜米饭。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螺杆挤压机研制的高水分组织化花生蛋白产品中(HM-TPP)蛋白质含量高,具有与动物肌肉类似的纤维状结构和口感,可作为食品原料和配料。文中主要分析了高水分组织化花生蛋白产品的干燥和复水特性。干燥试验结果表明:随干燥温度的增加制品中水分含量达到10%以下所需干燥时间明显缩短,在40、50和60℃下,分别需干燥4.5、7和13 h。其中,60℃下的干燥速率明显高于50℃和40℃下的干燥速率。干制HM- TPP产品的复水试验结果显示:在复水前期(1 h),水温40℃和60℃时的复水速率明显高于20℃的,但40℃和60℃的复水速率无明显区别。复水2.5~3.5 h后,复水产品中水分含量基本达到饱和状态。所得复水产品质地柔韧、表面光滑,富有弹性,基本可以恢复到新鲜产品的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10.
人造米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淀粉质材料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凝胶剂,经调配、混合、成型、蒸煮、干燥等工序,可制成营养丰富、即食性好、复水后其形状、风味和口感酷似天然米饭的人造米。最适工艺参数:米粉:淀粉:面粉=60:20:20;凝胶剂用量3.2%;蒸煮成熟度95%;干燥温度80℃。风速2.4m/s。  相似文献   

11.
挤压方便米的径向膨胀率与其复水率、糊化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早籼米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研究大米挤出物的径向膨胀率和复水率随挤压加工参数变化规律,同时研究膨胀率与挤压方便米饭复水率、糊化度的关系,以期为挤压方便米饭的生产摸索出方便有效的生产标准。实验表明,不同挤压条件下,径向膨胀率皆和复水率有相同变化趋势,复水率、糊化度亦随膨胀率的变化呈相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水分32%,进料速度70g/min,螺杆转速150r/min,末端机筒温度92℃的情况下,物料径向膨胀率达到2.19,糊化度达到87.8%,产品色泽接近天然大米,内部具有致密多孔的结构,5min内的复水率达到2.03,复水之后,复水20min之内产品外形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低场核磁(NMR)及其成像技术(MRI)研究海参中的水分含量、分布及状态变化,测量不同复水时间以及高温蒸煮处理后海参的横向弛豫时间T2。通过T1加权成像技术,观察复水海参体内自由水、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参复水过程初期随着复水时间延长,海参体内自由水、不易流动水含量增加,水分自由度增加;高温蒸煮使复水海参体内自由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都减少,随着复水时间增加,自由水含量增加,但不易流动水含量变化不显著。低场核磁技术为海参复水加工过程中物性参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二组分食品—米威化饼干为试验对象,在23℃条件下通过水分吸附动力学试验及水分扩散系数理论表征非渗透包装条件下米威化饼干二组分间水分有效扩散系数模型;通过Fick第二定律结合各组分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各组分等温吸湿模型求得各组分间水分扩散的含水率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并在含水率介于0.02~0.12时对理论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度高。  相似文献   

15.
方便米饭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秀河 《西部粮油科技》1998,23(1):34-35,52
对方便即食米饭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淘洗米在常温水中浸泡30min,然后蒸煮使之α-化,在40℃水中浸渍离散,沥干后在40℃恒温处理4h后脱水干燥。经此工艺加工的方便米饭,复水时间为5 ̄10min,复水后风味及口感与普通蒸煮米饭相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湿热处理工艺与方便米饭品质和复水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不同湿热处理的方便米饭品质和内部水分扩散特性有所不同。浸泡时采用复合改良剂,以一定浓度食盐、糖、明胶或抗老化剂等浸泡,可改善方便米饭的加工性能、复水特性及食用品质。采用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和微波蒸煮等不同糊化方法,方便米饭品质特性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工程重组方便米复配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红周  赵琳  金征宇 《食品科学》2006,27(9):126-131
长期以来,方便米的复水特性和复水后的食用品质是制约传统工艺发展的主要症结之一,人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文以大米粉作为主原料,复配食品添加剂,采用挤压技术生产“工程重组米”的新思路,完全克服传统工艺对大米进行表面处理的局限性,试图为制备具有良好品质的方便米另辟蹊径。本文研究了单甘酯(GMS)、大豆卵磷脂(LC)、硬脂酰乳酸钠(SSL)对米粉挤压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变化以及对制备的方便米复水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乳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工程重组米的糊化度(DG)、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有所降低。随着GMS的增加,挤出物的膨胀度、水溶性蛋白质(WSP)、吸水指数(WAI)、方便米的复水率下降,硬度增加,而粘度在低于添加量0.8%时上升,高于0.8%时下降。而添加SSL,膨胀度变化较小,WSP、WAI有所增加;添加LC,膨胀度和WAI都有所增加,WSP变化较小。与对照组相比,大豆磷脂和SSL添加量小于0.8%时,复水率有所提高,硬度与粘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人造米高温高湿干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人造米的高温高湿干燥进行了研究。在高温高湿干燥条件下,米粒收缩小,干燥速度快,成品米颜色浅,透明度高,表面光滑复水迅速,经5min复水后米饭口感柔软,饭香浓厚。适宜的干燥条件为:预热5min干燥温度90℃,相对湿度25%,风速2.8m/s;前期干燥温度90℃,相对湿度60%。干燥15min风速2.5m/s后期干燥温度60℃,相对湿度25%,风速2 。5%,干燥15min。  相似文献   

19.
针对鸡米花在微波复热过程中水分“外迁”和油分“外浸”造成脆性降低的问题,研究不同面糊组分,羟丙基羧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HPMC)和麦芽糊精对预油炸及微波复热后鸡米花含油量、含水量及分布、脆性、颜色、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期提高鸡米花微波复热后的脆性及品质特性。结果表明,面糊中添加2%?HPMC和6%麦芽糊精显著降低了微波复热后鸡米花外壳中含水量的增加以及内芯肉中含水量的减少(P<0.05),同时使内芯肉T22向快弛豫方向移动,降低了自由水的移动性,同时微波后A2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抑制微波过程中内芯肉中自由水向外壳的迁移,从而保证微波复热后鸡米花外壳脆性和内芯肉多汁性;添加2%?HPMC、6%麦芽糊精及两者复配的微波复热鸡米花外壳脆性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但添加2%?HPMC的鸡米花外壳硬度最大,添加6%麦芽糊精的鸡米花含油量最高(P<0.05)。当面糊中同时添加2%的HPMC和6%的麦芽糊精时,鸡米花经微波后其外壳脆性最好,硬度适中且无油腻感。该研究结果为裹粉类微波食品脆性及品质的改善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冷冻馒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微波复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水分迁移情况。指出微波加热存在温度梯度的转换,馒头表面、内层和中心部位温升情况和含水量变化存在差异,馒头中心部位失水最快。微波解冻/加热的方式以及内容物的数量、大小等对此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