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波  袁栋 《试采技术》2005,26(2):14-17
塔河奥陶系油藏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酸化压裂是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有效手段。在酸压设计中,采用FracproPT三维压裂设计软件,模拟了酸压形成裂缝的缝长、缝高、缝宽等参数,但在酸压施工中,酸压形成的实际裂缝参数是未知的,通过酸压监测及压后评估技术开展,对实际裂缝参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完善优化酸压工艺技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储层酸化(酸压)技术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酸化(酸压)是碳酸盐岩油气层增产的主要措施和手段,本文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及深度酸压的酸液体系和施工工艺技术的新发展,概述了酸压技术理论与油藏工程的结合.综述了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技术与理论研究现状,预测了未来酸压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重复酸压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酸压工艺是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开发核心技术之一,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近半数的井经过一次酸压仍未获得工业油气流或仅获较低产能。另外,部分井投产后不久由于裂缝导流能力失效,生产过程中产量下降较快。通过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前期重复酸压的27口井的储层特征、施工设计、现场施工和排液等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再认识,找出影响重复酸压增油效果的主要原因,对碳酸盐岩油藏是否可以进行重复酸压改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重复酸压选井选层原则,并对重复酸压高温工作液、配套工艺进行了调配和优化,3井次的重复酸压现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酸压设计存在以下问题:压裂液滤失多采用针对均质储层的经典滤失理论,酸液的滤失没有考虑酸蚀蚓孔的影响,酸岩反应模拟中未考虑裂缝高度方向酸液的传质。针对这一问题,在有关酸压模型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碳酸盐岩油藏多级酸压设计计算的核心模型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立了碳酸盐岩油藏多级酸压时压裂液滤失计算模型,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基于碳酸盐岩油藏酸压中酸液的流动反应特性,建立了酸蚀蚓孔的增长模型、酸液在蚓孔内流动反应模型和滤失的酸液在地层中流动模型,提出了便于现场应用的碳酸盐岩油藏酸液滤失计算方法;推导了考虑酸液沿缝长、缝高方向的运移以及酸液在裂缝宽度方向对流扩散的三维流动反应数值计算模型,为碳酸盐岩油藏的酸压设计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改造人工裂缝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缝洞发育,储集空间主要以溶洞、溶孔和裂隙为主,基质渗透率低,油气渗流通道主要为裂缝。酸压是提高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分析100多口酸压井的测试资料,运用净压力裂缝分析方法和压力拟合方法,将酸压井的净压力曲线分成4类,研究了每类曲线反映的碳酸盐岩油藏天然缝洞发育情况和酸压裂缝延伸规律,并分析了人工裂缝沟通天然缝洞体系情况;通过对酸压净压力曲线进行拟合,评价了酸压施工是否形成了多裂缝系统。研究结果可用于正确指导压裂设计的优化,对提高酸压效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复杂岩性油藏酸压技术在青海油田的试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油田众多勘探开发区域的储层均属于复杂岩性油藏,采用单纯的砂岩酸化或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技术均有很多缺陷。为此,使用针对复杂岩性油藏开发的"稠化酸深度酸压+多组分酸闭合裂缝酸化"组合技术,在狮24斜井、跃灰4井等进行了先导性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7.
前置液酸压技术在石炭系油藏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西油田石炭系油藏油井重复酸化效果逐年变差,开展了前置液酸压工艺技术研究及试验,并通过微地震波监测技术对酸压裂缝的长度及走向进行了监测.研制出了表面活性缓速酸酸液体系,具有低摩阻、降滤失、缓速性能好、低伤害等特点,满足了石炭系油藏酸压的要求,现场试验12井次,有效率100%,累计增产原油1.2万吨.  相似文献   

8.
针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地层破裂压力高、主体区块部分井裂缝发育、酸液滤失量大、人工裂缝延伸距离短及难以实现深度改造的技术难题,开展了攻关研究和现场实践。通过酸化预处理、压裂前射孔、优化管柱结构、酸压工作液加重等技术,可有效降低施工压力20~30MPa,针对缝洞型油藏不同储层类型形成了相应的深度酸压工艺;将单一储层改造工艺有机结合,形成了清洁转向酸与常规酸复合、冻胶酸携砂压裂等复合酸压工艺;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难点,通过小型压裂测试、前置液段塞工艺、注砂程序优化等手段成功实现了对该类储层的加砂压裂改造,TK241井一次性加砂量为82.7t,支撑剂质量浓度最高达630kg/m3;2005年9月至2010年6月,现场试验并推广应用56井次,累积增产原油量达64.068×104t。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岩储层酸压工艺技术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胥耘 《油田化学》1997,14(2):175-179,196
本文介绍了压裂酸化技术与基质酸化技术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综述了七大深度酸压技术,讨论了每种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范围。还介绍了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不同特性发展和应用的两大特殊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0.
石西油田石炭系油藏裂缝较发育,酸化效果随着酸化次数的增多逐次变差,针对这种情况,2003年在该油藏进行了前置液酸压试验,为了了解酸压裂缝的延伸方向及长度,更好的指导酸压设计,对2口酸压井进行了微地震波监测,取得了较好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