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关于城市内涝灾害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不仅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而且影响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内涝灾害不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该文结合近年来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出现的内涝灾害问题,从多方面分析了产生城市内涝灾害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城市内涝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大与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滞后的矛盾日渐突出,另一方面,城市快速扩张,地面高度硬化,城市不透水地面的比例越来越大,自然界原有的降雨—入渗、产流—汇流水文过程发生了变化,使城市降雨径流洪峰提前、洪量增加[1-5],致使雨洪加剧,内涝频发。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武汉、成都等大城市频繁出现内涝灾害,鄂尔多斯、延安等中小城市的涝灾也呈愈演愈烈之势[6]。以深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极端天气频发多发,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日益凸显。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城市防洪应急管理,减轻城市内涝损失,成为当前城市防洪工作的焦点和难点。在总结近年发生的城市内涝灾害的基础上,分析了内涝致灾的主、客观原因,对暴露出的城市防洪应急管理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建立健全防洪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完善会商预警制度、强化应急队伍物资建设、提高全民应急能力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城市运行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本文分析了造成我国城市内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和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工程设计和应急管理、完善灰色与绿色基础设施结合的工程措施体系、优化城市雨洪调度、加强城市洪涝应急管理等对策建议,为各城市内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恶劣气候频发,城市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唐山市城市内涝灾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提出了防范措施和规避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导致城市内涝和山洪灾害防治形势日益严峻,而山地城市往往同时面临着这两个问题,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更加严重。采用近25 a国家政府部门统计的中国城市内涝和山洪灾害数据,基于目前正在开展的海绵城市及山洪灾害防御项目的建设现状,详细分析山地城市内涝与山洪灾害防治的特点,即分布范围广、突发性强、受灾频繁、危害大、损失重,并基于二者的相互关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和防治措施体系等方面,探讨对二者共同防治的具体有效措施。分析表明:山洪和内涝的相互叠加加剧了山地城市洪涝灾害的严重性,应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及极端天气的频发,中国许多城市遭受了严重的城市内涝灾害。为了减少城市内涝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行,对城市内涝灾害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应用SWMM模型,以广州市猎德涌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猎德涌流域的雨洪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和不同城市化程度情景下的地表径流。结果表明,子汇水区的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以及径流系数会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幅都有变小的趋势。随着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的提高,子汇水区降雨入渗量减少,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同时,对同一地区,重现期短的降雨条件下城市化的水文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重现期降雨情景下城市地表径流规律以及不同城市化水平对雨洪径流的影响,为城市内涝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双重影响下,城市内涝灾害事件频发广发,灾害损失严重,受到广泛关注。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将城市内涝灾害事件划分为压力-状态-响应3个阶段,采用Netica软件对正常和极端状态下城市内涝灾害事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揭示内涝灾害事件动态演化过程为城市防洪减灾、应急管理及其科学应对提供理论依据。以西安市典型内涝灾害事件为例对模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下,最大降水强度和单次降水历时在偏大范围概率较大,但平均降雨在偏小范围概率较大,说明城市内涝灾害事件具有降雨量大且时间集中的特性;中心城断路个数和受灾面积在内涝发生时极有可能受到波及,且应急预案多为Ⅱ级,说明城市内涝灾害一旦发生,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极端状态下,当最大降水强度达到最大范围时,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城市内涝,此时最大积水深度、中心城积水断路个数以及受灾面积都极有可能达到最大范围;当最大积水深度达到最大范围时,防汛救援人数达到最大范围,但应急响应速度提高较少,因此可以加强模拟演练和快速应急决策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减少城市内涝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极端天气频发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环境背景下,城市内涝灾害严重困扰着城市经济发展。针对天津城市内涝灾害影响日益严重的问题,应用物联网和WebGIS技术,设计了天津城市自动化内涝监测预警系统。系统包括自动化积水监测子系统、积水监测及内涝风险预警服务子系统和内涝风险预警推送子系统3部分,实现了城市道路积水的实时监测、历史查询统计、综合资料分析、内涝风险预警和移动端基于位置的预警信息推送,对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分别提供有针对性的预警服务产品,从而提升各防汛有关部门的应急处置效率和公众的防灾避险能力,减少城市内涝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0.
每年进入汛期以后,全国各地因暴雨引起的城市内涝,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道络绎不绝。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城市规模显著扩大,促成了城市岛效应并导致城市暴雨频发,再加上城市硬化面积的不断扩大,改变了城市原地表径流条件,使在同等暴雨洪水条件下,其灾害较比以往更加严重。因此,提出通过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改善城市路面透水条件,探索雨洪资源化的系统研究和推广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城市雨洪灾害。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国内媒体报道城市暴雨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气候多变使得极端降雨事件以及内涝灾害频发。为及时了解城市暴雨状况及其影响和危害,对2011年我国媒体报道主要城市暴雨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不同城市降雨及灾害发生特点,提出了城市防洪排涝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亮  汤钟  俞露  孙静  李亚 《给水排水》2021,47(6):43-49
随着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城市内涝防治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要求各城市编制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内涝防治设施的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有效解决当前影响较大的严重积水内涝问题.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内涝防治规划的理念转变和方法创新为开篇,提出了城市内涝防治设施规划的工作定位和编制要点.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已经造成巨大经济、财产损失并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安全运行,受到了媒体、公众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产生城市内涝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各有建树。为了科学规划建设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抵御城市内涝,本文仅从工程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的系统问题。1构建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系统架构的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急剧加快,城市内涝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灾害。以广州市天河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灾害风险评估的原理,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城市内涝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利用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水文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历史灾情数据等,分别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和相关参数,并构建城市内涝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城市内涝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市天河区的城市内涝灾害风险分布总体上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西南部、中部和东北部较低。经过验证,城市内涝黑点有67%都落在较高和高风险区内,说明模型由较高的精度,可以为城市内涝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城市不断发生暴雨洪灾,导致城市出现严重内涝,直接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旦遭受洪灾,将造成巨大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可见分析城市暴雨洪灾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显得十分重要。主要分析城市暴雨洪灾内涝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湾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建设中心。当前受气候变化和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台风暴雨、极端降雨事件发生频发,导致海湾型城市内涝灾害加剧。为保障城市的安全,亟需提升城市应对内涝灾害的能力。基于可持续化发展的思维导向,构建海湾型城市内涝治理框架。通过多元的技术对区域-市域-地区进行多尺度的内涝灾害识别,根据其风险结果提出了适用于多层级的内涝风险规划,并制定多时序的内涝治理应急响应方案,以期为洪涝灾害的治理提供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型水灾害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多的气候背景下,许多城市面临的新难题。从2010年南方城市遭受洪涝灾害的案例出发,分析导致城市型水灾害频发的原因,并概括其新特征,提出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新模式及综合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衡水市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短缺矛盾日渐突出。为此,文章分析了衡水市内涝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利用“海绵城市”中的渗、滞、蓄、排等特点,通过透水铺装层和下沉式绿地建设,排水管网改造等方式最大程度实现防治内涝,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生态型城市。  相似文献   

19.
<正>城市内涝不仅能造成交通拥堵,严重的甚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近年,北京、天津、长沙、武汉、济南等多个大城市因暴雨出现内涝,导致城市交通瘫痪,经济损失严重,有的甚至造成人员伤亡。频发的城市内涝灾害,给城市防汛工作再次敲响了警钟,警醒我们重新审  相似文献   

20.
201804号台风"艾云尼"在我国3次登陆,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强暴雨,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其中佛山市内涝最为严重。通过对佛山市城市内涝范围及损失情况的调研,定量剖析了内涝的原因,分析了现状防控策略的不足,并针对风暴潮频发的东南沿海地区,提出了基于"智慧水务""韧性城市"建设的城市内涝防控方案,为未来城市洪涝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