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了pH、温度、时间和金属离子对甜菜红色素吸收光谱的影响,分析了甜菜红色素降解的原因。结果表明: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较差,随着pH的增加、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甜菜红色素的降解程度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
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甜菜红色素在80℃以下稳定;在pH呈酸性条件下之间稳定;在紫外光和室内光线下,随着时间的变化对色素有一定的影响;Cu^2+,Fe2+对色素的吸光度有一定的影响。维生素C对色素的影响是:随着用量的增加对色素的影响增大;甜菜红色素对还原剂和防腐剂稳定,对氧化剂不稳定。甜菜红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甜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出甜菜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首先研究影响提取甜菜红色素的几个因素,包括最佳提取液、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p H,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优化最佳工艺参数;然后研究了甜菜红色素在光照、温度、护色剂和各金属离子下的稳定性。结果:甜菜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常温下,以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料液比为1∶5(g/m L),时间为5h,p H为4.5,并进行二次提取;其中溶剂p H是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和温度对甜菜红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护色剂苯甲酸钠对甜菜红色素有保护作用,1‰苯甲酸钠护色效果最好。各金属离子对甜菜红色素色泽无明显影响,Ca2+对甜菜红色素稳定性影响最小、Fe3+和Cu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最大,同时Fe3+和Cu2+还可降低甜菜红色素的色调。结论:利用该工艺提取甜菜红色素简单可行,光照和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金属离子影响较小,此研究可为甜菜红分离提取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甜菜红色素的组成、理化性质、提取与纯化、检测方法、应用及其展望,为甜菜红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作为复合壁材,对甜菜红色素进行微胶囊化。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埋温度30℃,包埋时间1h,壁材/芯材(W/W)比2:1,复合壁材中阿拉伯胶质量分数为60%,此时微胶囊效率为92.5%。微胶囊化后的甜菜红色素对热、光、氧等的稳定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以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作为复合壁材,对甜菜红色素进行微胶囊化。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埋温度30℃,包埋时间1h,壁材/芯材(W/W)比2:1,复合壁材中阿拉伯胶质量分数为60%,此时微胶囊效率为92.5%。微胶囊化后的甜菜红色素对热、光、氧等的稳定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甜菜红色素的加工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甜菜红色素的加工工艺、理化性质及其应用,对食用甜菜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合理利用甜菜红色素资源,采用响应面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甜菜红色素的工艺条件并对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响应面建立的模型数据拟合效果很好(R2=0.9401,Pr=0.001),优化所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55min、料液比1∶4.1g/m L、超声温度53℃、p H 4.4。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甜菜红色素应避光保存,Ca2+、Na+、Al3+、Mg2+等金属离子对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微小,Fe3+和Cu2+严重影响甜菜红色素的稳定性,甜菜红色素适宜保存的p H范围为3~7,常用食品添加剂对甜菜红色素稳定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孔树脂常用于色素的提取,相较于传统色素提取技术,该提取法优势明显,尤其适用于甜菜红色素的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红色素,使纯化后的红色素更为稳定。本文以甜菜红色素分离为例,研究大孔树脂吸附法的应用方式,确定树脂最佳吸附条件,创新分离纯化技术应用策略,保证分离纯化后甜菜红色素质量,为甜菜红色素提取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曹机良  孟春丽  张成玉 《印染》2014,40(2):25-28
采用甜菜红色素对双蛋白纤维进行染色,探讨染色温度、时间、pH值、氯化钠和染料用量对双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析甜菜红色素对双蛋白纤维的染色热力学,测试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甜菜红色素对双蛋白纤维的优化染色工艺为:甜菜红1.5%,pH=2~3,染色温度30℃,染色时间90 min;甜菜红色素在双蛋白纤维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1.
红甜菜水提物及其色素体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红甜菜水提物及其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了二者对·OH、DPPH·和O2-·体系的清除效果以及还原能力与抗脂质、抗油脂过氧化反应,并以VC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红甜菜水提物及其色素对·OH、DPPH·和O2-·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与浓度呈量效关系,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脂质和油脂过氧化抑制效果明显,且经纯化后得到的红甜菜色素抗氧化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天然红叶甜菜色素的稳定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天然红叶甜菜红色素属花青类化合物,对光、热等均不稳定。本文介绍了三种试剂作为稳定剂,实验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红千层花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此色素在低于 6 0℃、pH小于 4的酸性条件下较稳定 ,而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在有机酸、碳水化合物、及各种金属离子、光照等条件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甜菜红色素精制、稳定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超滤—纳滤两次分离法,有效地对甜菜红色素分离、精制和浓缩,并应用于生产;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GB8271-87)和国际标准(FAO/WHO),研制的复合天然抗氧剂,明显提高了甜菜红对光、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天然食用决明子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决明子中提取出一种天然食用红色素,pH8~9水溶液呈现鲜艳红色。用光谱法对色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决明子色素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碱性溶液;pH8水溶液在492.5nm处有最大吸收峰,色价98,(492.5nm)E1%1cm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还原性;耐光性和耐氧化性差;在Cu2+、Fe3+溶液中产生棕黄色沉淀;K+、Na+、Mg2+、Ca2+、Al3+对色素无不良影响,可与食盐、蔗糖、葡萄糖、淀粉等食品添加剂并用。宜避光保存,固态为暗红色颗粒,可在室温下长期存放。 ≥  相似文献   

16.
研究红苋菜中天然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技术、红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红色素的最优化提取工艺技术;分析不同pH值、光线条件、温度以及与常见金属离子、氧化剂H2O2、还原剂VC、糖等物质共存时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红苋菜中天然红色素主要属于花青素,最优的浸提工艺条件是固液比为1∶25(g∶mL)、浸提时间为4h、浸提温度为45℃。通过pH示差法测定获得红苋菜中总花色苷(以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计)含量约为3.534 mg/100 mL。红苋菜红色素在pH≥12条件下不稳定,在日光下较不稳定,对高温比较敏感,对Al3+、Fe3+、Cu2+不稳定,对氧化剂较敏感。研究表明,可利用乙醇为溶剂提取红苋菜中天然红色素,在获得了相关的稳定性性质后,可以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17.
蓝靛果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靛果是一种新兴的野生浆果资源,营养丰富,果中含有大量红色素,且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本文研究了温度,pH值,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离子以及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对蓝靛果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70℃以下稳定性较好;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抗氧化能力较差;在6种金属离子中:Cu2 、Al3 对色素有一定的增色效果,Ca2 、Zn2 、Mg2 对色素稳定性无明显影响,Fe3 对色素有破坏作用;蔗糖、NaCl、柠檬酸、苯甲酸钠对色素无不良影响,Vc对色素有较强的破坏作用。蓝靛果红色素是可以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工业的天然植物色素。  相似文献   

18.
樱桃红色素光和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主要研究了樱桃(毛樱桃、草原樱桃)果实的光和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樱桃红色素热稳定性较好,60℃以下加热对色素无影响,超过60℃色素容易被氧化,光照对樱桃色素稳定性有严重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坛紫菜R-藻红蛋白(R-PR)的环境稳定性变化规律,分别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温度、pH和金属离子条件下坛紫菜R-藻红蛋白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坛紫菜R-藻红蛋白在40℃以下、弱光(2000lux以内)及pH5.0~8.0条件下相对稳定,光谱特性基本无变化;其中4℃、pH7.0的避光条件下R-PE尤为稳定;高温、紫外线、酸碱环境均影响坛紫菜R-PE稳定性,导致在565nm和498nm处特征吸收峰发生显著减弱并逐渐消失。坛紫菜R-藻红蛋白的两种藻胆色素的热稳定性关系为:藻尿胆素〉藻红胆素。此外,Fe2+、Fe3+、Cu2+对坛紫菜R-PE的稳定性的破坏作用显著,而Ca2+、Mg2+、Zn2+、Mn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火炬树果穗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从火炬树果穗中提取红色素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精制。对色素的基本性质进行了初探。实验表明该色素耐热、耐光等较好,是一种值得开发的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