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三聚磷酸钠为酯化剂,尿素为催化剂,采用半干法制备磷酸酯淀粉,并考察酯化剂、催化剂用量、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磷酸酯淀粉取代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磷酸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三聚磷酸钠用量6.0%、尿素用量 5.0%、pH8.0、反应温度135 ℃、反应时间2.0 h。此条件制备的磷酸酯淀粉糊化温度为55.4 ℃,峰值黏度可达2084 BU,取代度可达0.0201%,其糊化性能远高于玉米淀粉,大大提高其在食品及造纸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磷酸酯淀粉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焦磷酸钠及混合磷酸盐作酯化剂制备了木薯磷酸酯淀粉,考察了酯化剂用量、磷酸盐混合物的质量比、尿素等因素对磷酸酯淀粉的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酯淀粉的取代度随磷酸盐的用量增加而增大,磷酸盐的结构影响其作用效果.磷酸盐混合物作酯化剂的效果较纯磷酸盐好.添加适量的尿素可提高淀粉的酯化速率和磷酸盐的反应效率.磷酸酯淀粉的取代度对粘度影响不大,但其溶解度是随着取代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三聚磷酸钠为磷酸化试剂,在半干法反应条件下制备荔枝核淀粉磷酸酯,并考察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酯化剂用量对所得产品取代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荔枝核淀粉磷酸酯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1.5h,温度150℃,三聚磷酸钠用量为淀粉干重的6%,最终可得取代度为0.016 3的淀粉磷酸酯。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预处理制备磷酸酯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工艺路线,提高磷酸酯淀粉的取代度,将超声波技术引入其制备工艺,对木薯淀粉进行预处理,结合半干法制备磷酸酯淀粉,分别研究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处理功率、分散介质种类及分散介质浓度对磷酸酯淀粉取代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木薯淀粉磷酸化有显著强化作用,20%乙醇作分散介质,功率为300W的超声波作用2.5min可制得磷酸酯淀粉的取代度比相同反应条件下未经超声处理制得样品提高25%;超声处理使磷酸酯淀粉的黏度发生较大程度降低,原因是超声波破坏了淀粉颗粒结晶区,直链淀粉含量增加,导致淀粉的聚合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半干法制备淀粉磷酸酯,用高速搅拌机混合物料,尿素作催化剂,在135-140℃加热反应,磷酸盐的有效转化率90.8%,产品的取代度0.025 ̄0.045,在水中有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6.
氧化复合淀粉磷酸酯的干法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双氧水(H2O2)对淀粉的氧化作用与三聚磷酸钠(STP)和淀粉的酯化反应相结合,采用干法工艺制备氧化复合淀粉磷酸酯。在H2O2用量2.0%,STP用量2.0%情况下可制得性能良好的肉制品品质改良剂———氧化复合淀粉磷酸酯。  相似文献   

7.
《食品工业科技》2004,(08):124-125
将双氧水(H2O2)对淀粉的氧化作用与三聚磷酸钠(STP)和淀粉的酯化反应相结合,采用干法工艺制备氧化复合淀粉磷酸酯。在H2O2用量2.0%,STP用量2.0%情况下可制得性能良好的肉制品品质改良剂———氧化复合淀粉磷酸酯。   相似文献   

8.
9.
酶法前处理对磷酸酯淀粉制备工艺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淀粉酶的水解作用,有控制地破坏淀粉颗粒的表层结构,然后制备磷酸酯淀粉。实验结果显示,酶的作用有利于淀粉颗粒内部活性基团参与反应,也可以提高酯化反应过程的反应速率,即从酯化基团在淀粉分子中的分布状态及反应效率两个方面得到改善。这一效应对优化工艺操作条件及产品性能起到有利作用。在酶用量为0.08%〔s〕,T=38 C,pH5.6的条件下处理淀粉20min,然后按T=140 C,酯化剂用量为2.5%〔s〕条件进行酯化反应60min。与对比样品相比,经酶处理样品的取代度提高约29%,或在相同取代度前提下,酯化反应时间缩短约50min,而样品表观粘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两种淀粉磷酸酯取代度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光光度计法和电位滴定法是测定淀粉磷酸酯取代度的常用方法。实验表明,分光光度计法在数据精密度和重现性方面优于电位滴定法,可同时测多种未知样品,且操作方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地利用丰富的大米淀粉资源,以大米淀粉为原料,尿素为催化剂,正磷酸盐为酯化剂,采用响应曲面法确定了制备大米淀粉磷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磷酸盐用量为淀粉质量的46.61%,催化剂用量为淀粉质量的4.03%,反应pH为5.5,反应时间为4.6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磷酸酯淀粉的取代度为0.020 34。并用扫描电镜(SEM)对反应前后淀粉颗粒的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磷酸酯化后,部分淀粉颗粒受到侵蚀。同时研究了大米淀粉磷酸酯的理化性质,包括溶解度、膨胀度、糊化特性、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及黏弹特性。结果表明,相对于原淀粉,磷酸酯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度、黏度有所提高,糊化温度、凝沉性、凝胶硬度和强度则下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制备交联羧甲基玉米淀粉和交联酯化木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影响取代度的关键因素,并测定了两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光率、膨胀度等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膨胀度、透光率等性能均优于原淀粉;交联酯化木薯淀粉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可用于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3.
以大米淀粉和氯乙酸钠为原料,采用半干法制备羧甲基淀粉(CMS)。考察了氯乙酸钠用量、NaOH用量、醚化温度、醚化时间和碱化温度等条件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并对得到的CMS的红外光谱和晶型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半干法合成CMS的单因素优化条件为:nMCA/nAGU=1,nNaOH/nAGU=1.25,碱化温度35℃,碱化时间1h,醚化温度70℃,醚化时间2.5h,在该条件下得到取代度为0.45的产物,其红外光谱在1 300~1 600cm~(-1)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为羧基官能团特征峰,其晶型由多晶颗粒结构转变为无定型结构。  相似文献   

14.
赖俐超 《食品科技》2006,31(6):21-24
研究了香芋淀粉磷酸酯的糊黏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沉降稳定性、糊化难易程度、耐糖、耐盐和抗霉菌能力。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香芋淀粉磷酸酯更容易糊化,透明度高,沉降稳定性好,冻融稳定性和抗霉菌能力有所改善,糊黏度减小。随着取代度的增加,香芋淀粉磷酸酯的糊化变得容易,耐盐和耐糖能力提高;透明度先增后减;糊黏度则先减后增。取代度的变化对沉降性和抗霉菌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氯乙酸为醚化剂,研究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制备工艺。还比较了不同淀粉、醚化剂的种类以及Na OH状态对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二次加碱法,95%(质量分数)的乙醇作溶剂,淀粉乳浓度为25%,氯乙酸用量为115 g,Na OH用量为2.25(摩尔比,碱∶酸),碱化温度为40℃,碱化时间为10 h,碱化Na OH用量为1(摩尔比,碱∶酸),醚化温度为40℃,醚化时间为10 h,醚化阶段用14 g Na2CO3代替部分Na OH。一步法制备了取代度(DS)=1.21,反应效率(RE)=61.38%的羧甲基淀粉(CMS),非晶颗粒态淀粉的取代度比原淀粉略高,四种淀粉制备CMS取代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蜡质玉米淀粉、玉米淀粉,氯乙酸作醚化剂时取代度远高于氯乙酸钠,固体碱制备CMS的取代度比液体碱高。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酯化变性的方法,在干法条件下制备高取代度柠檬酸酯淀粉,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柠檬酸浓度对淀粉酯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取代度柠檬酸酯淀粉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7h、反应温度130℃、pH为3.0、柠檬酸浓度为45%。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内外干法制备磷酸酯淀粉的工艺及相关设备的研究进展,并对干法制备磷酸酯淀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醋酸酐为酯化剂,以乙酸为分散递质,探索了以浓硫酸、对甲基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对淀粉醋酯化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可以作为淀粉酯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甘薯淀粉磷酸单酯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著淀粉为原料与混合正磷酸盐作用,采用湿法工艺制备甘薯淀粉磷酸单酯。利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法研究了淀粉磷酸单酯制备的工艺条件并得出回归方程,直观地揭示了取代度与诸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分析表明,酯化反应影响了淀粉分子的结晶区域,在淀粉脱水葡萄糖单元羟基上引入了磷酸基因。  相似文献   

20.
马龙  郑桂富  王凯  许晖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2):147-150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与三偏磷酸钠反应,制得甘薯淀粉磷酸酯;并采用偏光显微镜、分光光度计、旋转粘度计等现代分析仪器,对所生成不同取代度的淀粉磷酸酯糊化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薯淀粉磷酸酯糊化温度升高,其冷热粘度稳定性、冻融稳定性、耐盐能力较原淀粉有所提高,但透明度、凝沉性与原淀粉相比无明显优势;取代度的变化对这些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