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通过衍生化反应,合成了AFB1羧甲基活化物,然后利用碳二亚胺法合成AFB1-O-BSA偶联物,构建AFB1完全抗原,并通过多种光谱和质谱对合成完全抗原过程中偶联比和结合位点进行研究。通过荧光光谱在分子水平上探讨AFB1与BSA载体蛋白的偶联机制及偶联反应对BSA的构象影响,推测黄曲霉毒素和牛血清白蛋白反应的结合部位,同时发生在BSA的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上,使得BSA疏水性增加,肽链伸展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4.
本方法综合了国内外有关资料,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肉类罐头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的薄层分析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液液分配等办法,提取出黄曲霉毒素B_1。用薄层目测法,最低检出下限可达2.5ppb,再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即简单,又快速,在一般实验室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间氯过氧苯甲酸(m-chloroperbenzoie acid,MCPBA)为氧化剂,使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G1,AFG1)转化为其8,9.环氧化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在两相反应体系中实现偶联,得到复合物AFG1-BSA.复合物紫外扫描结果显示其扫描图谱与BSA和黄曲霉毒素G1的图谱有明显差异,同时复合物与BSA荧光强度的差异,这表明BSA与黄曲霉毒素G1偶联.AFG1-BSA中AFGl与BSA的摩尔比为4.29:1.以合成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制备了特异性的鼠抗AFG1多克隆抗血清.用间接ELISA法测得抗体血清的最高效价可达1:16000,并测定了抗体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7.
8.
该研究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从豆类发酵食品、土壤、动物肠道及其内容物中筛选黄曲霉毒素B1(AFB1)降解菌株;然后通过复筛,从中筛选出AFB1降解能力较好的菌株,并对其降解作用与吸附作用进行区分;最后,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筛选得到9株AFB1降解菌株,其中菌株YC2的AFB1降解能力最强,AFB1降解率达到90.7%,并确定菌株YC2通过降解作用去除AFB1。最后,菌株YC2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9.
10.
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一种。由于国内外限量标准的不统一,在出口食品中由于黄曲霉毒素不合格而被通报的食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也对我国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检测方法中酶联免疫法也因其快速、方便等特点,逐渐被认可,成为了黄曲霉毒素B1检测工作初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成格列本脲人工抗原。方法:采用对氨基苯甲酸法制备半抗原,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通过碳二亚胺法偶联制备免疫原(Gli-BSA)和包被原(Gli-OVA),利用紫外扫描进行抗原的化学鉴定,通过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血清进行生物鉴定。结果:制备了Gli-BSA、Gli-OVA的人工抗原,经紫外光谱扫描,偶联比分别为4:1和17.7:1。免疫小鼠后获得抗血清的效价均达到32000以上,半抑制质量浓度为10μg/mL。结论:成功合成了格列本脲人工抗原,并获得了格列本脲抗体,为格列本脲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药物、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氟西汀成分及残留问题现状,主要研究了氟西汀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并对所合成的半抗原、人工抗原进行了结构和特异性鉴定。研究中先将氟西汀与丙烯酸甲酯反应后再经过水解制备出半抗原(H-FXT),再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了氟西汀人工免疫原(H-FXT-BSA)和氟西汀包被原(H-FXT-OVA),通过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间接ELISA方法对抗血清进行了鉴定评价。研究制备的人工抗原H-FXT-BSA、H-FXT-OVA经紫外光谱扫描计算后偶联比分别达到14.5:1和11.3:1。免疫小鼠后所获得抗血清的效价均达到30000以上,半抑制量浓度IC50值为100 ng/m L。本研究首次合成了鉴定氟西汀人工抗原,并成功获得了氟西汀抗体,本研究可为后期在药物、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氟西汀成分的免疫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等相关产品开发奠定了关键技术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三聚氰胺残留的免疫分析方法。方法:以三聚氰胺结构类似物2-氯-4,6-二氨基-1,3,5-三嗪为原料,分别与6-氨基己酸和对氨基苯甲酸,各经两步化学反应合成两种具有不同长度间隔臂的半抗原MEA和MEB,并分别通过碳二亚胺法和混合酸酐法将MEA和ME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三聚氰胺的免疫原(MEA-BSA)和包被原(MEB-OVA)。结果:经质谱和紫外光谱表征,证明所合成的产物为目标半抗原MEA和MEB,并且与载体蛋白偶联比可达到25.28:1(MEA-BSA)和13.11:1(MEA-OVA)。结论:半抗原MEA和MEB及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相似文献
14.
15.
以乙基羟乙胺、升华硫、一氧化碳气体和对氯氯苄为原材料,合成羟基化杀草丹;经纯化后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杀草丹半抗原,采用薄层层析色谱法、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分析鉴定为预期产物;利用碳二亚胺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杀草丹人工抗原,应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羟基化杀草丹经薄层层析展开效果良好,杀草丹半抗原经红外光谱分析具有明显的羧酸基团,有利于后续偶联操作;在26 ℃室温条件下制备的杀草丹人工抗原,其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比为6.59:1。杀草丹半抗原与杀草丹人工抗原的成功制备,可为进一步研制杀草丹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选择化学结构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的氰戊菊酯(fenvalerate,Fen)为研究对象,利用有机化学合成法在氰戊菊酯分子的一端分别引入两种不同连接长度的连接臂。通过核磁共振(1H-NM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鉴定,成功合成两种半抗原Fen1和Fen2,并与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偶联合成了两种氰戊菊酯免疫特异性人工抗原Fen1-BSA、Fen2-BSA,经紫外分光光度仪扫描,人工抗原的紫外图谱相对于半抗原和载体蛋白有明显差异,测得偶联比分别约为9:1和10:1,经SDS-PAGE电泳检测表明偶联成功。 相似文献
18.
以杀菌剂百菌清为起始反应物,通过两步化学反应合成百菌清的衍生物(半抗原);采用活化酯法与混合酸酐法分别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卵清蛋白)进行偶联,制备百菌清的人工抗原,同时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效价。利用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波谱(NMR)对百菌清半抗原进行表征,并用紫外扫描的方法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百菌清半抗原及人工抗原,并且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偶联比分别为27.86:1 和12.32:1,抗血清效价约为1:1.28 × 10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