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分离自安化茯茶的不同金花菌对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糖苷的转化能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豆粕中大豆异黄酮糖苷以及苷元含量,以此为指标,结合糖苷转化率筛选出1株最优转化菌株谢瓦曲霉JH-4,并对菌株谢瓦曲霉JH-4液态发酵豆粕产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豆粕添加量12%(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2.
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异黄酮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能分泌β-葡萄糖苷酶的少孢根霉RT-3作为菌种对豆粕进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甙元。少孢根霉RT-3最大生物量的液态深层发酵工艺:接种1.5g少孢根霉于pH值4.5的黄豆芽培养液100mL,含麦芽糖3g、1%硫酸铵和0.4%尿素,37℃振荡培养24h。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异黄酮甙元最适工艺:灭菌豆粕在室温加50%灭菌水拌匀,加适量麸皮作碳源,再拌匀;用乳酸酸化发酵基质,再补水25%,混合均质,接种少孢根霉RT-3,于37℃发酵36h。  相似文献   

3.
混合菌固态发酵豆粕制备大豆活性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1):121-126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J3)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JNX)为发酵菌株,以发酵产物中小肽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检测参数,优化了混合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制备大豆肽的生产工艺参数,并对发酵产生的大豆肽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的固体发酵工艺为: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菌种比例为2∶1、料水比1∶0.6、接种量6%、30℃发酵24 h,该条件下发酵产物中小肽含量最高为10.64%,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最低为50.70 mg/100 g。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发酵后豆粕提取液中的蛋白类产物的分子质量均为10k Da以下,其抗氧化活性最高可达65.76%。氨基酸组成成分分析表明,混合菌固态发酵豆粕后的提取液中甲硫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提高了5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孙强  孙洁心  张永忠 《食品工业科技》2011,(12):258-260,393
研究了以少孢根霉作为菌种对豆粕进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发酵的最佳培养基是豆粕∶水=1∶3,0.8%乳酸,最佳发酵条件是发酵时间24h,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黄豆苷元转化率为90.95%,染料木黄酮转化率为92.24%。为豆粕的综合利用和大豆异黄酮苷元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6):208-212
采用红曲老醋浸泡大豆,对大豆自身的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E.C.3.2.1.21,BG)促进大豆中异黄酮的转化进行研究。用合成底物p-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测定大豆BG酶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大豆BG酶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浸泡4 h时酶活达到最高为0.74 U/g。在内源BG酶解和酸解的共同作用下,结合型异黄酮的糖苷逐渐被水解,其中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和β-葡萄糖苷型含量显著下降,分别降低47.39%和36.27%;苷元含量显著上升,增加12倍。食醋浸泡有利于提高大豆的生物效价。  相似文献   

6.
永川豆豉传统发酵过程中的大豆异黄酮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化夷  骞宇  卢露  阚建全 《食品科学》2012,33(8):270-273
为了探明永川豆豉在传统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总含量和构成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永川豆豉传统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总量和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永川豆豉在发酵加工过程中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由发酵起始的3117mg/kg下降到豆豉成熟时的1754mg/kg;大豆异黄酮构成变化显著,游离苷元型大豆异黄酮含量迅速增加由发酵起始的3.2%上升到豆豉成熟时的95.7%,同时结合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酸法水解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3 mol/L,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180 min,酸法水解率为81.31%;最佳酶法水解工艺条件为:pH 6.0,酶解温度38℃,酶解时间90 min,加酶量为0.9 mg(50 mg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提取物),酶法水解率为82.54%。酶法水解的效果优于酸法水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豆异黄酮含量低、活性组分少且吸收利用性差等问题,综述了提高大豆异黄酮活性作用的研究进展。提高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作用主要采取促使有益菌群增值,促进大豆异黄酮在体内转化;对大豆异黄酮进行衍生化,提高其溶解性;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制备富含苷元产品。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豆异黄酮活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大豆异黄酮含量低、活性组分少且吸收利用性差等问题,综述了提高大豆异黄酮活性作用的研究进展。提高大豆异黄酮生理活性作用主要采取促使有益菌群增值,促进大豆异黄酮在体内转化;对大豆异黄酮进行衍生化,提高其溶解性;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制备富含苷元产品。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与大豆异黄酮苷元的转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加热处理后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含量和比例变化情况。方法大豆样品经烘箱50、100和150℃烘干,微波加热5min和炒熟等热处理后,由8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经高效液相色谱SB-C18柱(4.6mm×250mm,5μm)分离,0.2%冰乙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260nm检测苷元和β-葡萄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结果黄豆中检测出黄豆苷元、染料木素2种苷元和黄豆苷、黄豆黄苷2种β-葡萄糖苷。随烘箱加热温度升高,黄豆苷元含量增加1~5倍;染料木素增加3~15倍。炒豆中苷元和β-葡萄糖苷增加量最多。微波加热与50℃烘箱加热结果基本相同。青豆、黑豆与黄豆结果相近。结论加热使豆粉中部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分解转化为苷元,活性成分增多,营养保健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11.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产蛋白酶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蛋白酶活力为指标,研究枯草芽孢杆茵固态发酵豆粕产蛋白酶的最优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培养基中初始pH值、接种量和料水比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分析,得出最佳水平为pH 6.6,接种量为3.8%,料水比为1:1,此条件下发酵豆粕中蛋白酶活力可达648 U/g;较发酵前提高了2.55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大豆异黄酮苷微生物转化的发酵条件。方法:利用本实验室筛选出的海洋拟诺卡氏菌株HY-G进行生物转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及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筛选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在高氏一号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g/100mL蔗糖、0.03g/100mL硫酸铵和200mg/L诱导物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基装液量150mL/250mL,起始pH8.0,培养温度40℃,摇瓶转速120r/min,培养72h。优化后的酶活力分别达3621U/mL(对染料木素)和4862U/mL(对大豆苷元)。结论:经过优化,得出了较好的产酶发酵工艺,有利于进一步采用大规模发酵法转化大豆异黄酮苷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糖化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技术工艺,利用糖化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粉得到大豆异黄酮苷元。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水解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考察,运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糖化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水解温度55℃,pH值4.8,时间7 h,水解率可达98.18%。  相似文献   

14.
主要建立了HPLC法测定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HPLC法测定大豆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是:采用Waters Symmetry5μmC18,250mm×4.6mm色谱柱;流速:1.0mL/min;波长260nm;柱温:35℃;流动相A为含0.1%(v/v)乙酸的乙腈溶液,流动相B为含0.1%(v/v)乙酸的超纯水溶液,流动相梯度:18%-35%N乙腈溶液。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达98%,变异系数小于3%,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其它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乳粉的基础上,以萌芽大豆为原料,对热烫后的大豆进行低温打浆处理,提高豆乳粉苷元类异黄酮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萌芽-低温打浆制备高苷元型异黄酮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萌芽-低温打浆的工艺参数为萌芽温度25?℃、萌芽时间75?h、浆液pH?6.0、打浆温度57?℃、打浆时间3.5?h,响应值苷元类异黄酮含量有最优值,为6.43?mg/g。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豆乳粉中异黄酮种类及含量,结果发现萌芽-低温打浆可显著提高豆乳粉中总异黄酮含量及苷元类异黄酮含量(P<0.05),与传统湿法工艺相比,其异黄酮总含量及苷元类异黄酮含量分别增加了1.09?倍和9.37?倍。  相似文献   

16.
发酵处理对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含量与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发酵大豆食品———豆豉与酸豆乳作为试验对象 ,通过与对照品比较 ,发现发酵处理对大豆食品中的异黄酮总含量的影响不大 ,但对其异黄酮的组分有较大的影响 ,发酵处理使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在 β 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 ,从而使发酵制品中的游离型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增高 ,而糖苷型大豆异黄酮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以豆粕为原料,利用黑曲霉进行固态发酵。采用五种不同的方法对发酵培养基取样并检测各样点的还原糖、氨基氮、pH,然后混匀培养基检测整体的还原糖、氨基氮、pH。根据样点参数值与整体参数值的差异性,选出最佳取样方法。结果表明,纬线圈法所取样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固态发酵整体发酵情况,可以作为固态发酵豆粕过程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百粒重为12克的黑豆为原料,对黑豆、蒸煮黑豆及发酵黑豆的营养及活性成分进行了哆究,黑豆经发酵处理后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游离型大豆异黄酮,使游离型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提高。蛋白质、多肽、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