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行的配电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强调信息采集与管理,对工作流程管理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总结传统配电网络运行管理系统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工作流管理,提出缺陷管理的闭环工作流。结合天津某地区配电网络缺陷管理系统的开发,阐述了基于闭环设计的工作流模型,系统地介绍了配电网络缺陷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根据工作流模型的需要,对闭环工作流逻辑控制进行了设计,对系统平台和数据库的选型设计进行了说明。实践证明,该系统可实现对缺陷管理过程的可控、在控的闭环管理和过程监控。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配电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强调信息采集与管理,对工作流程管理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总结传统配电网络运行管理系统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工作流管理,提出缺陷管理的闭环工作流.结合天津某地区配电网络缺陷管理系统的开发,阐述了基于闭环设计的工作流模型,系统地介绍了配电网络缺陷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根据工作流模型的需要,对闭环工作流逻辑控制进行了设计,对系统平台和数据库的选型设计进行了说明.实践证明,该系统可实现对缺陷管理过程的可控、在控的闭环管理和过程监控.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作流的农电缺陷管理评估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陷管理是农电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为提高农电缺陷管理水平,研究设计了一套农电缺陷管理评估系统.系统运用工作流技术对缺陷管理中的流程化业务实现闭环管理,使各部分业务间环环相扣,规范了业务流程;采用从工作流中抽取指标数据的方法对下属单位的缺陷管理水平进行评价,为市级供电公司与县级供电公司各提出-套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设计实施集成配电系统的智能方法时应考虑的主要方面,其中包括: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及配电管理系统、停电管理系统与现场服务自动化,以及事故呼叫系统。提出使用IEC61968和公共信息模型等标准实施系统集成。在新老系统之间的集成过程中,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使集成过程更加简单、快捷。此外,还阐释了目前在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电力设备中的信息孤岛集成,讨论了中间件(消息总线)、业务流程自动化和工作流集成,并表明集成过程的标准化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最后,指出集成过程中最重要的要求,并推荐了具体的集成技术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工作流技术在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工作流技术引入电力生产管理, 目的在于解决在电力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提高电力系统生产管理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介绍了工作流技术的概念、产生的背景以及应用于流程控制领域的巨大优势。基于工作流技术提出了面向电力系统生产管理的业务过程建模方法。在对业务流程建模的基础上, 给出了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在Lotus Domino/Notes平台上实现了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并从系统功能、业务流程的工作流模型、工作流模型的软件实现、系统的物理实现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该系统具有应用灵活和实施便捷的特点。实施表明该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电力生产管理的效率,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用电量与日俱增,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供电公司需要借助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进行实时管理和控制,提高供电稳定性,降低故障出现的频率,确保电能的持续供应。在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融合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针对智能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作流技术电力市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探讨了工作流技术和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概念,然后结合电力市场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市场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最后简要介绍了电力市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工作流管理系统在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作流管理系统为电力企业的业务系统运行提供一个软件支撑环境。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支撑下 ,通过集成具体的业务应用软件和操作人员的界面操作 ,完成对企业经营过程运行的支持 ,并对业务经营全程实现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9.
传统电力管理信息系统(M IS)的缺陷在于不能随业务流程的改变而自动产生变化,迫不得已只能重构M IS系统,给系统维护带来沉重负担。工作流是一项支持企业流程自动化的技术,其管理系统可将业务流过程管理与应用程序相分离,为业务流程打开方便之门。文章将工作流技术引入电力M IS,从组织模型、过程模型和信息模型3个方面描述了基于工作流的电力M IS的模型定义和建模过程,给出了系统设计框架、各模块的实现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工作流引擎。该方案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定制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系统的维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定值单流转管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工作流技术,构建了基于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的定值单流转管理系统模型。通过网络编程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定值单的自动网络流转和管理,并实现了定值单的电子签章和从Word;Excel格式文档向PDF格式的转换,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从而使该系统能较好地满足电力系统定值管理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UPS作为高敏感、大容量负荷的电力保障设备,能在电网受到扰动或发生故障时为负荷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并联连接至中压配电网的阻抗隔离型UPS的控制设计思路。为使UPS外部输出特性兼具响应速度和抗扰性能,内部三相逆变器采用了基于电压控制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功率控制及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配合电网电压和频率偏差响应,保证负载电压稳定,并实现网侧接近单位功率因数运行;设计了电网故障的隔离及故障恢复后的准同步并网控制策略,实现UPS系统离并网过程的无缝切换。最后在PSCAD/EMTDC上搭建了UPS系统运行的仿真模型,验证了所研究拓扑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电力系统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流技术,详细研究了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的业务流程。总结传统工作流程的不足,给出基于工作流的电力生产协同组织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其功能模块、角色、权限的设置与分配。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优化,完成工作流的执行和管理,达到提高电力生产管理办公效率和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继电保护定值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时性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在分析了继电保护定值管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工作流技术,构建了基于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定值管理系统模型。通过网页编程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对系统进行了设计实现,从而使该系统在满足继电保护定值管理日常工作要求的同时,实现了定值单的自动流转。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传统频域方法进行发电机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 励磁调节器的参数设计时只考虑本机组的运行,而忽视了电网的整体运行情况,且性能好坏取决于设计人员的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基于大型电力系统时域仿真曲线的励磁PID调节器闭环优化方法,既能综合考虑机组和电网的运行情况,又能克服传统设计过于依赖经验的不足。该方法使用时域积分性能指标来评价含有PID调节器的闭环电力系统的综合性能,运用Nelder-Mead单纯形方法来有效搜索最优的PID参数。在实际大型电网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可有效提高大电网电压的动态调节能力,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于.NET的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县电力公司三级组织管理模式,设计开发了基于.NET的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系统功能设计以安全问题的分析、处理、反馈为基线,信息分级上报,逐级整改、落实,实现了闭环管理。通过Web Services技术实现对系统功能模块的封装和集成。以区域电网公司建立数据中心,电网公司内外各单位不同模块间的信息通过通用描述发现和集成(UDDI)中心注册、认证,能够互相查询。文章给出了信息查询的Web Services模型和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模型。结合Web Services松耦合的特点和工作流技术的柔性,给出了业务工作流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6.
张凯  谢源  刘浩  李少朋  贺耀庭 《电测与仪表》2022,59(12):137-143
针对电网模拟器逆变侧控制,传统的比例积分控制对给定电压的跟踪存在静差值、延时和振荡等问题,提出电网模拟器逆变侧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均采用准比例谐振(QPR)控制。选用了合适的电网模拟器结构,建立了单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采用LC滤波器,设计了QPR双闭环控制器。仿真对比传统比例积分控制,验证了准比例谐振控制器能有效的提高系统对指令电压的跟踪能力和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基于控制器硬件在环测试(CHIL)技术搭建了电网模拟器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经过并网逆变器与外部电网连接时,系统向电网输送的电能必须满足电网的电压和频率要求。在分析系统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对网侧逆变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功电压调节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调节无功实现系统母线电压幅值稳定,也实现了系统有功无功解耦控制,且输出电流谐波含量少,使系统向电网输送稳定、恒频率的电能。经过仿真分析,在负载变化情况下系统可实现稳定控制及具有良好的电流鲁棒性,有效验证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对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