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分析文96地下储气库工程建设及后期运行中污染物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施工作业的特点、污染物产生环节及控制措施等的深入研究,优化注气压缩机及三甘醇再生装置噪声设计;采取污水凝液密闭外输、采气凝液处理后回注地层等工艺措施,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于文96地下储气库的清洁生产技术。该技术的现场应用减少了污水排放、削减了固体废物、杜绝了噪声污染,真正实现了清洁环保生产;对促进同类型地下储气库的清洁生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储气库气密封的完整性,在国内油气藏型储气库建设中,将区块内的老井全部封堵。通过对老井井况和封堵工艺分析,制定合理可行的封堵措施,优选成熟的封堵工艺,应用先进的井下工具,确保了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质量符合储气库老井封堵要求。在储气库老井封堵施工中,机械式MMR水泥承留器的成功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老井封堵作业效率,并为老井封堵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3.
平顶山盐穴储气库含盐地层厚度大,目的层埋藏深,泥岩夹层多,固井难度大、要求高。在分析前期固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易漏失、胶结质量差、未返出井口等难题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盐水水泥浆配方优选、井眼准备、前置液优化、钻井和下套管施工等综合性技术措施的研究,保障了固井顺利施工和固井质量。PT1井是平顶山盐穴储气库的一口探井,该井生产套管一次封固井段长,井眼尺寸大,井筒条件复杂,通过采用综合性能好的抗盐水泥浆体系,避免了固井期间漏失问题的发生,解决了平顶山盐穴储气库固井难题,为该地区后续的固井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永22地下储气库是我国第一座由含硫气藏改建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地下储气库。针对其储层埋藏深、安全要求严、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对永22储气库的钻井、注采、措施改造、联作工艺等钻采一体化工艺技术进行了论述。现场应用表明:各工艺满足生产工况条件,施工成功率达到100%,实现了经济、安全、可靠的设计目标,形成了含硫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钻、注采一体化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储气库长期安全平稳运行,对储气库内断层、盖层及井筒进行微地震实时监测。微地震监测对象主要为储气库密封性、内部温度压力、气液界面及流体运移等。通过微地震监测识别可能引起储层分区或流动通道的断层或大裂缝,掌握气藏内部变形机制、传导性裂缝和再活动断裂构造形态信息,以及流体流动的分布和压力前缘的移动状况,从而为储气库生产运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详细阐述了微地震监测基本原理方法、呼图壁储气库微地震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呼图壁储气库注采气井在完井作业中存在的入井液漏失现象,开展了入井液漏失模型研究,通过建立水平井分段模型,利用不同水平井产能公式对呼图壁储气库注采水平井的入井液漏失速度和时间进行计算,结果表明RenardDupuy产能公式分段模型精度高,为注采水平井完井工艺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验证了两趟管柱完井工艺的可行性,优化了完井工艺,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水层建库是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准确了解水层的产能和物性特征是储气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施工环节。以XX井测试为例,针对水层建库的要求和测试目的,通过两次测试施工对比分析,优化测试管柱和开关井工作制度。利用测试技术快速获取地层的产能液性和储层参数,缩短了测试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为水层储气库建设提供了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储气库长期安全平稳运行,对储气库内断层、盖层及井筒进行微地震实时监测。微地震监测对象主要为储气库密封性、内部温度压力、气液界面及流体运移等。通过微地震监测识别可能引起储层分区或流动通道的断层或大裂缝,掌握气藏内部变形机制、传导性裂缝和再活动断裂构造形态信息,以及流体流动的分布和压力前缘的移动状况,从而为储气库生产运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详细阐述了微地震监测基本原理方法、呼图壁储气库微地震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现场实施的配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9.
大张坨储气库是我国开工建设的第一座地下储气库,其试油(气)设计、施工具有很大的 开创性。本文重点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施工实践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 议,对今后储气库施工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能源储备问题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储气库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华北地区在建苏桥储气库群为世界最深储气库。以该储气库群苏20储气库苏20K-P1井为例,介绍了储气库完井工艺在不同地质构造、不同作业深度对气库井完井管柱的承载力、密封性及钢丝作业的难度,对施工经验加以总结,提出建议,使同类型井施工得以借鉴。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