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8年乌江水质的调查数据为依据,研究了乌江重庆段万木、鹿角、锣鹰段、武隆和麻柳嘴断面水体中的CODMn、氮、磷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乌江重庆段武隆断面TN质量浓度均值为2.317 mg/L,其中无机氮为2.107 mg/L,占TN的90.93%;NO-3-N为2.022 mg/L,占无机氮总量的95.97%,TN质量浓度呈现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TP均值为0.173 mg/L,TP质量浓度呈现夏季>冬季>春秋季,丰水期>其他水期;总CODMn与颗粒态CODMn的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N、P、CODMn在水深方向变化不明显;NH+4-N的全年质量浓度均值按照万木、鹿角、锣鹰段、武隆依次降低,到麻柳嘴断面回升.CODMn在水流沿程方向总体呈现出上游断面质量浓度较高,随水流方向各断面质量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在麻柳嘴断面处回升.营养盐在麻柳嘴断面的质量浓度有所回升,可能是三峡水库蓄水导致江水回荡,使其质量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浑河流域沈抚新城下游河段的污染物流经水体的水质状况,解决沈抚新城面临的水环境问题,确保当地水环境安全.方法选取COD和氨氮为污染因子,计算浑河东陵大桥至长青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利用QUAL2K软件模拟污水经杨官河和白沙河进入浑河后,研究区域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结果计算出东陵大桥至长青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为COD 18.23 t/d,氨氮2.54 t/d.污水集中处理后经白沙河排放,对下游浑河水质影响较小,能够满足水功能区划;合理分配水量,使污水经白沙河和杨官河分别排入浑河时,下游水质符合水功能区要求;污水全部通过杨官河排放,下游水质不能满足水功能区划.结论从而确定沈抚新城的污染物排放量、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及污水排放位置.为浑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味精工业废水SBR生物脱氮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脱氮要求条件下,选择脱氮型SBR运行模式,采取相应强化脱氮措施,研究味精废水SBR生物脱氮的效果.结果表明:进水阶段采用限制性曝气方式.运行工况为进水曝气8 h、厌氧搅拌1 h、后段曝气1 h、沉淀1 h、排水0.5 h;硝化反应过程pH值宜控制在8左右;硝化阶段、反硝化阶段溶解氧浓度宜分别控制在2.0 mg/L和0.5 mg/L左右;NH3-N污泥负荷宜控制在0.01~0.02 kg/(kg MLSS·d).当进水NH3-N浓度为18.2~269.1 mg/L时,出水浓度为8.0~38.4 mg/L,NH3-N的去除率范围为51.1%~87.7%,出水NH3-N指标能满足GB19431-2004<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50 mg/L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4.
NO-2是一种致癌物质,其在河流中累积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风险。沙颍河为淮河最大的支流,氮污染非常严重,探析沙颍河水体氮污染特征,不仅关系到沙颍河氮污染问题的解决,更关系到当地居民的健康。课题组于2015年5—12月对沙颍河干支流水体中各种形态的氮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分析测定,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了各环境因子对氮形态组成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分析了各类氮污染物(有机氮、游离NH3、NH+4和NO-3)及环境因子对NO-2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沙颍河水体总氮(TN)污染最为严重(质量浓度为0.4~13.2 mg/L,均值为7.6 mg/L),大部分采样点5—12月TN均超过国家地表Ⅴ类水标准;7—8月NH+4、NO-3污染较轻,未超过国家地表Ⅴ类水标准(2 mg/L);11—12月污染严重,NH  相似文献   

5.
山地城市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重庆主城某大学校园为例,对路面、屋面和绿地等3种典型的城市下垫面径流水质进行了监测,指标包括pH、悬浮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等。研究结果表明:除TP外主要污染物质的平均浓度均超过地表水环境Ⅴ类标准,降雨径流SS的平均浓度可高达1.73×103mg/L,COD和NH3-N平均浓度可高达76.25 mg/L和3.67 mg/L;存在显著地初期冲刷效应,混凝土路面的SS、COD、NH3-N的初期径流浓度分别为2.33×103mg/L、106.4 mg/L、5.64 mg/L,初期径流浓度相当于全场降雨径流浓度的2-4倍左右,其最高值出现在产流后10~15 min内。对比3场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径流水质,降雨强度越大,径流污染物浓度越高,其中降雨强度对大坡度路面的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低基质质量浓度条件下ANAMMOX生物滤池脱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低基质质量浓度条件下ANAMMOX生物滤池的脱氮效果.试验结果显示,NH_4~+-N的质量浓度在10~25 mg/L时,厌氧氨氧化滤池具有很高的基质去除率,NH_4~+-N的平均去除率为93.07%,NO_2~--N的平均去除率为82.23%,NO_2~--N与NH_4~+-N适宜的配比值为1.34,生物滤池脱氮高效段的滤池深度为0~60 cm.  相似文献   

7.
研究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澎溪河与香溪河水体营养盐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于2017年5月和11月分别对两条河的水体进行采样研究,分析了水体氮磷的含量与时空变化趋势并评价了两条支流沉积物的污染状况.结果为:澎溪河水中的TP含量范围为0. 01~0. 18 mg/L,均值为0. 07mg/L,TN含量范围为0. 45~2. 29 mg/L,均值为1. 22 mg/L;香溪河水中TP含量范围0. 04~0. 31mg/L,均值为0. 15 mg/L,高于澎溪河,可能由于香溪河磷矿资源丰富,TN含量范围0. 20~1. 46mg/L,均值为0. 73 mg/L.澎溪河TN浓度以及香溪河TP浓度丰水期浓度相比枯水期偏高,且香溪河TN/TP比值表明丰水期比枯水期营养水平更高,澎溪河NH4+-N/NO3--N比值表明丰水期营养水平更高.沉积物间隙水中,除了香溪河丰水期TP浓度低于上覆水,澎溪河、香溪河间隙水中其余指标浓度均值均高于上覆水,沉积物表现为营养盐的"源",其中氨氮释放的趋势最大.对澎溪河、香溪河沉积物进行污染评价发现,澎溪河、香溪河存在较明显的有机氮污染,而两条支流的有机指数则表明沉积物在不同水期有差异,丰水期时沉积物受到有机污染,而枯水期时沉积物则无有机污染,处于较清洁~尚清洁的两种类型之间.研究结果表明,两条典型支流澎溪河和香溪河上覆水中丰水期比枯水期营养水平更高,沉积物表现为营养盐的内源,且部分处于清洁状况,部分受到了有机污染,受污染状况呈现季节性波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对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影响。在实验室模拟SBR反应器,在厌氧/缺氧交替运行方式下,利用模拟生活废水,分别选取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培养和驯化,对不同亚硝酸盐浓度下反硝化除磷系统的反硝化率以及反硝化吸磷率等因素进行了交叉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经过长期驯化的条件下,在合适的NO-2-N浓度范围内,DPB能以NO-2-N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除磷,抑制浓度为15 mg/L;在低于15 mg/L的浓度范围内,NO-2-N的消耗量以及反硝化速率随着起始NO-2-N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15 mg/L之后又随着其浓度的增大而降低;5~15 mg/L NO-2-N浓度下的释磷速率以及吸磷量增加得尤为明显,15 mg/L浓度下出现了类似反硝化速率的拐点曲线,在15 mg/L浓度时释磷量和吸磷量均为最高。由此可得本实验中NO-2-N的抑制浓度为15 mg/L,缺氧吸磷量与厌氧释磷量有着比较好的线性关系,拟合的直线方程为y=0.580 6+1.697 4x,两者具有线性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南四湖流域水质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备受关注.根据2005年和2010年枯水期对南四湖流域主要污染河流调查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5年期间南四湖流域主要污染河流的水质改善效果,采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与2005年相比,CODc,,NH3-N,TP,TN的平均浓度下降率依次为54.9%,85.1%,46.3%,45.7%,总体平均浓度下降率为58.0%,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的总体平均值从11.4下降到4.0,南四湖流域主要污染河流的水质得到了大幅度改善.CODc,,NHs-N,TP,TN的单项污染平均分担率依次为12.1%,11.0%,11.9%,65.O%,TN是流域内的首要污染物.CODc和NH3-N总体接近GB3838-2002中V类水质,DO的总体平均值达到12.48mg/L,初步实现了“有河就有水、有水就有鱼”的目标.建议进一步深化控源工作,重视非点源的控制与治理,有针对性的对主要污染河流和主要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降雨径流对桂林桃花江水体中氨氮和总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降雨过程中桃花江氨氮和总磷两项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桂林市桃花江水质受降雨径流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径流形成初期,在各取样点上氨氮、总磷浓度最大值分别为4.565和0.615mg/L,分别超出地表Ⅲ类水标准4.6和3.1倍,超出水体富营养化标准22.8和30.8倍,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通过单因素、多因素正交实验法得到系统运行所需最佳运行条件,微动力曝气最佳运行条件为曝气位置为下行流湿地60 cm,曝气时间为3.5 h,曝气量为600 mL/min,曝气方式为连续曝气0.5 h,停机1.0 h。在最佳运行条件下,考察微动力曝气对系统内DO、pH值、COD、NH_4~+-N、TN浓度的影响,同时考察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出水的DO质量浓度为7.89 mg/L,pH值为7.26,COD、NH_4~+-N和TN的去除率均达到了90%以上;NH_4~+-N出水浓度达到了地表水I类标准,TN出水浓度达到了地表水II类标准;湿地系统CW1对微污染水NH_4~+-N、TN和COD的去除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湿地系统CW1和CW2。可见,通过微动力曝气,能明显增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水源的脱氮效果,并且能极大地提高湿地系统内的COD、NH_4~+-N和TN去除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变反应器曝气量、氨氮浓度与适时排泥可缩短自养短程硝化时间.利用微电极监测技术,测定反应器内好氧活性污泥絮体微观环境物质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逐步降低曝气量、增加氨氮浓度和适时排泥可以提高系统的NO-2-N积累浓度:在NH+4-N浓度由200 mgN/L提高到400 mgN/L,曝气量由35 L/H降到25 L/H,污泥浓度稳定在2 100~2 400 mg/L,历时23 dNO-2-N积累率由3.4%提高到91.86%.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了全程硝化到短程硝化的转换过程;通过对污泥基团物质迁移转化的微生态监测发现,NO-2-N生成过程主要在污泥基团0~500μm内进行.试验条件下絮体内NO-2-N总产量从1.48μmol(cm2.h)-1增加到3.8μmol(cm2.h)-1,NO-3-N总产量从2.6μmol(cm2.h)-1降低到0.95μmol(cm2.h)-1;随着曝气量降低和氨氮浓度的提升,NO-2-N生成区域向污泥絮体表面迁移,亚硝氮氧化区域主要存在于氨氮氧化区域絮体更深处部位.测试发现物质在污泥界面迁移过程中明显衰减,表明污泥结构过于密实会影响物质迁移和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渭河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健康危害风险,沿渭河干流采集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揭示了水体中重金属Cd污染现状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2018年渭河干流地下水和地表水中Cd浓度分别为426.40~1 104.27 ng·L-1和224.70~1 154.12 ng·L-1; 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得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Cd浓度均在GB/T 14848—2017和GB 3838—2002 Ⅰ~Ⅲ类标准限值内; 水体中Cd浓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沿河流流向均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 地下水与地表水中Cd浓度高值区相一致,即集中分布于陕西省兴平市和渭南市临渭区; 由水体中Cd浓度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可知,渭河干流水体中Cd污染属于清洁水平; 沿河流流向,渭河中游和下游水体中Cd浓度单因子污染指数远高于上游; 水体中重金属Cd对成人和儿童产生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48~2.05)×10-4和(1.84~2.55)×10-4,说明水体中Cd对人体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4.
调研日本小野田高尔夫球场结果表明:球场土壤中总氮(TN)和总磷(TP)主要存在于土表,其含量分别为2 190 mg/kg和1 270 mg/kg.溶出实验显示:酸性条件、适宜温度及长时间的溶解状态对土壤中氮、磷溶出有明显促进作用.高尔夫球场土壤空隙中N、P对地下水质不会造成显著影响,降雨时地表流出TN的浓度超出环境标准,流出TP的浓度超出环境标准的7~15倍,是地表水的潜在污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试条件下固化硝化菌对氨氮、亚硝酸盐氮、CODM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固化技术解决陶粒生物滤池等生物处理无法克服的菌体流失,采用包埋硝化菌固化技术,利用曝气流化床对微污染水进行处理.结果在水温为18~23℃,DO的质量浓度为4 mg/L左右的条件下,当进水的NH4 -N的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06 mg/L、HRT为50 min,且在系统稳定运行后可将氨氮的质量浓度降至0.5 mg/L以下,亚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可由0.16 mg/L以上降至0.1 mg/L以下,提高了硝化细菌抗冲击负荷能力.但是对CODMn和浊度没有明显去除作用.结论包埋菌固化技术应用在微污染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大潜力,若提高反应器内菌体投加量,将十分适合水厂使用.  相似文献   

16.
污泥发酵液为碳源的反硝化过程亚硝酸盐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污泥发酵液为碳源,通过批次试验研究了不同溶解性有机物的质量浓度与硝酸盐氮质量浓度之比(ρ(SCOD)/ρ(NO-3-N))和分次投加碳源时反硝化过程亚硝酸盐的积累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ρ(SCOD)/ρ(NO-3-N)条件下NO-2-N都得到积累;ρ(SCOD)/ρ(NO-3-N)<4时,NO-2-N的最大积累质量浓度和积累速率随着ρ(SCOD)/ρ(NO-3-N)的增加而增大,分别达12.83 mg/L和0.107 mg/(L·min).分次投加发酵液与1次投加发酵液相比,NO-2-N的最大积累质量浓度相差很小,但分次投加能保持稳定的NO-2-N积累.另外,以污泥发酵液为碳源的反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NO-2-N的积累和发酵液的低pH导致N2O的释放与ρ(SCOD)/ρ(NO-3-N)成正相关.因此,在构建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系统时,分次投加发酵液具有很大优势,不仅可产生稳定的NO-2-N积累,弱化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作用,还可减少N2O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消除排放石化废水的COD、NH4^+-N、TN污染,进行废水的生物脱氮研究,防止富营养化的发生.方法将缺氧好氧工艺应用到摇动床技术中,利用AO摇动床对石化废水的生物脱氮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考察工艺的启动挂膜性能以及硝化液回流比和进水负荷对脱氮效果的影响.表明该工艺在20 d内挂膜完成.在进水的COD质量浓度为400~600 mg/L、NH4^+-N质量浓度为20~40 mg/L、硝化液回流比为2.5和水力停留时间为26.1 h时,出水COD、NH4^+-N和TN质量浓度小于40 mg/L、1.0 mg/L、7.0 mg/L COD去除率、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分别达到90%、95%和70%.随着回流比的增大,总氮去除率也增大.结论AO摇动床对石化废水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脱氮工艺.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混凝-电渗析耦合工艺对汾河排污渠中COD和氨氮的去除具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治理汾河污染。混凝预处理中最佳混凝剂是聚合氯化铝,最佳投量为6mg/L,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73%和77%,且吨水处理成本低。出水进入电渗析器处理,COD、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63%和96.4%。因此,采用混凝-电渗析耦合法处理汾河排污渠污水,出水中COD和NH3-N的浓度分别为24.3mg/L和1.5mg/L,COD和NH3-N总去除率分别为90%和96.9%,完全满足地表水Ⅳ类标准的水质要求。NH4+的迁移符合一级动力学。此法工艺流程短,技术先进,能耗低,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干沟控制排水对地下水氮素污染的影响,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对利辛县车辙沟干沟控制区内的14个农田水位观测孔和13个农户水井,开展地下水位观测和各形态氮含量检测。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地下水氮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下水N H4-N污染较为严重,而NO3-N和NO2-N则污染较轻,农田地下水的NH4-N、NO3-N、NO2-N和 TN平均浓度分别为0.49、2.10、0.028和3.56mg·L -1,农户井水平均值分别为0.22、0.93、0.030和1.37mg·L -1;②农田地下水N H4-N与NO2-N、NO3-N与T N浓度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而井水中NO3-N和T N变化特征基本一致;③饮水暴露途径和皮肤接触吸收暴露途径的氮危险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73×10-2和3.10×10-4,均远低于可接受阈值1.0,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0.
天津平顶沥青屋面径流雨水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监测天津市不同功能区(文教区和居住区)的平顶沥青屋面径流雨水水质的基础上,探讨了屋面径流雨水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规律及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平顶沥青屋面的初期径流雨水污染严重,CODCr、TOC、BOD5、TN、色度和浊度均超出地表水V类或生活杂用水标准,CODCr、BOD5和TN浓度的最高值可以达到1 632,399.814,55.01 mg/L,不宜直接收集回用.屋面径流雨水BOD5/CODCr为0.201,可生化性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