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道路施工、旧建筑拆除中,废弃混凝土总量大、难以回收,废旧混凝土给生态环境与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破坏与安全隐患。针对混凝土破碎方法单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超声波振动的混凝土破碎新方法。分析了超声波与混凝土的特点,结合文献对混凝土破碎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叙述,并对国内外的破碎技术做了简要分析。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完善了混凝土细观模型和振动破碎头的设计,提出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原理,并列举了超声波振动应用于混凝土破碎中的问题。展望了超声波破碎技术研究方法与应用方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抗滑桩施工中一个值得重视的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在地质灾害治理施工中,必须对抗滑桩混凝土耐久性引起高度重视,扼要地列举了提高温凝土耐久性的途径,针对三峡库区技滑桩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控制的技术问题,提出了采用粉煤灰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水化热、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的若干措施,达到提高抗滑桩混凝土耐久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张小楼千米副井施工,采用了管路输送混凝土技术,通过对管路输送混凝土冲击力的实测,分析了影响混凝土冲击力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混凝土冲击力作用基本规律,并对张小楼千米副井管路送混凝土悬吊系统的安全状况作了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钢纤维混凝土在水工结构除险加固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现状,扼要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及其相关理论,讨论了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阻裂机理和力学模型,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在水工结构中的加固设计方法,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讨论了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提出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马龙  徐兵 《煤炭科技》2005,(4):30-31
矿井建设期间的井筒和附属硐室工程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大量的现浇混凝土。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选择合理的混凝土输送方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速度、混凝土质量和施工安全。对不同的混凝土输送方式、输送速度、质量、安全和成本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工程合理的混凝土输送方案。同时通过对井下混凝土输送浇注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完善了混凝土输送浇注工艺。  相似文献   

7.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并完成了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相关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和断裂能。试验结果表明,与配合比相同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主要取决于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的棱柱体强度与立方体强度比值和峰值应变较普通混凝土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断裂能则较普通混凝土分别降低20%和10%左右。  相似文献   

8.
对掺入了磨细粉煤灰的高强度混凝土进行了收缩、膨胀系列试验,研究了磨细粉煤灰对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并从微观孔结构角度分析了掺入磨细粉煤灰后混凝土体积稳定性提高的机理。试验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磨细粉煤灰完全可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大幅度提高其体积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周青松 《矿业快报》2005,21(8):19-21
论述了混凝土材料强度的概率统计特性,把损伤力学用于混凝土的强度分析,计算了混凝土的名义强度。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损伤变量,运用损伤变量的概念,定性地探讨了混凝土强度的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0.
李俊良 《煤炭学报》1997,22(5):499-503
分析了研究了立井现浇混凝土井壁采用溜灰管下料过程中混凝土的运动状态,即混凝土经过一段加速运动后作“等速”运动。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设计不当和施工工艺不合理。采用大流动性混凝土,配合适当的工艺,完全可以解决溜灰管下料引起的混凝土离析问题,保证井壁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φ30mm混凝土芯样点荷载法检测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卫国 《建井技术》1998,19(4):27-29,36
通过对φ25mm,φ30mm,φ50mm混凝土芯样点荷载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实验室试验和φ30mm芯样检测井下喷射混凝土强度试验,对不同直径的混凝土芯样点荷戴民混凝土强度的相关关系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从而验证了用φ30mm混凝土芯样点荷载法检测喷射混凝土强度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高强增塑喷射混凝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混凝土的基础上,利用抗碱玻璃纤维及外加剂生产出了适用于井下锚喷支护的喷射混凝土,通过对混凝土的最大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的测定,得到了28d抗压强度52.1MPaa,应变量增量5.9%的高强增塑喷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清水混凝土即是在结构混凝土外表面不再进行装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新工艺,它的质量比普通混凝土严格得多,外观质量要求高,表面光亮,色泽一致,不允许出现渗漏水现象,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大进步,简要介绍了广州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周边道路双塔赂隧道结构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旨在为清水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一点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高强混凝土井壁结构的试验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高强混凝土井壁结构模型的试验研究,得到了高强混凝土井壁极限承载能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了高强混凝土井壁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且是解决深表土井筒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混凝土中水分含量及浸泡混凝土液体表面张力对混凝土断裂能的影响,通过切口梁三点弯曲试验测定混凝土的断裂能的方法对全干燥、半干燥、水浸泡和海水浸泡四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测试,并用CONSOFT软件对试验曲线进行了拟合。试验表明混凝土随着所含水分的增加其断裂能减小;浸泡混凝土液体的表面张力越大,混凝土的表面能越小,其断裂能也越小。海水对混凝土断裂能的影响是最显著的。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混凝土的非均匀性及准脆性特性,论述了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尺寸效应存在原因,探讨了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的必要性,从理论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的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混凝土四点弯曲梁的物理实验,验证了混凝土梁表面裂缝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上的分形特性,表明了采用分形手段研究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可行性。采用分形手段来研究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的发展情况,并得出了梁表面裂缝的分形维数与梁跨中挠度存在明确的定量关系。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描述混凝土裂缝的发展情况,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结构在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更为普遍。论文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一般概念,通过总结混凝土结构、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和部位,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设计措施、材料措施、施工措施,以及混凝土的温控施工现场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过程中,表面裂缝是一种质量通病,由于商品混凝土自身流动性大,收缩性大等特点,形成裂缝的机率更多,对混凝土裂缝原因进行分析,对施工现场的几个环节进行控制,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方法,基本消除了商品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余一松 《现代矿业》2018,34(9):180-183
针对贵州某铝土矿在喷混凝土支护过程中存在的回弹率及粉尘浓度大的现象,基于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TQC)理论,通过PDCA质量控制程序,在调查矿山喷混凝土回弹率及粉尘浓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喷混凝土回弹率及粉尘浓度高的影响因素,采用因果分析关联方法确定了导致喷混凝土回弹率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制定管理措施、改良矿山喷混凝土支护料配比、优化喷混凝土设备配置,同时对喷混凝土支护的工作方法和工艺参数进行了改进。通过现场试验验证,成功解决了该矿喷混凝土支护回弹率和工作面粉尘浓度过高的问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