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古镇保护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在对古镇保护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古镇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其次,通过对黄姚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实例介绍,提出当前背景下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协调、共生、引导、保障策略,并指出保护的相关具体内容;最后,通过对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再思考,明确指出古镇合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崖城历史文化特征,基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下,分析崖城古镇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明确在保护崖城自然性特征的基础上,本着宜人、宜居的规划目标,挖掘崖城古镇文化特色,提出适宜崖城古镇发展、符合崖城古镇文化特色的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深入调研的闽北历史文化名镇和平古镇公共空间的保护性整治规划的分析研究,认为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上不管是物质遗产或是非物质遗产在本质上都是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历史发展,都有着异曲同工之源的解读。对作为古镇复兴的原动力之一并具有文化遗产特性的传统历史公共空间的保护,实质上也是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战略层面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对土山镇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分析,在考虑土山镇定位与发展重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从而使各种规划与建设均围绕特色古镇进行打造,兼顾了古镇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5.
古镇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历史风貌的现实体现,也是历史文化的记忆沉淀,但在快速发展的区域态势下,古镇的特色与魅力渐以退化,甚至消失,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悲痛。基此,结合福建省福州市梅花镇总体规划的实践,梳理了梅花古镇的现状与发展条件,分析了当前古镇发展的价值、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着眼于发展的保护思路和基于保护的发展规划策略,最终通过完善规划体系、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建设、建立区域协作等措施探索实现古镇保护与发展平衡的古镇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6.
吴蔚  董卫 《江苏建筑》2006,(4):2-5,9
全球化的冲击,使人们更加注意地域文化的保护,从而带有一种文化生存挣扎的意味.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镇)保护的重视。文章从文脉主义的角度出发解读古镇保护,对苏州的历史文化名镇木渎进行研究,并在对木渎古镇区进行保护与整治规划的具体的过程中,探讨了如何延续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7.
从安居看山地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泽新 《规划师》2003,19(2):17-20
通过对山地历史城镇特点的研究,以铜粱县安居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例,探索古镇保护与城镇发展的关系,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对传统城镇、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建筑三个不同层次进行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榆中金崖古镇保护规划为例,分析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城镇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从古镇整体风貌控制、重点地段、历史街区、环境整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5个方面讨论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海潮 《山西建筑》2007,33(36):63-64
借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成功经验,正确认识和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采取保护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静升古镇地区长远发展制定规划,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古镇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开发古镇资源的同时保留原有风貌体系和固有文化内涵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以西来古镇旅游规划为例,对其现状旅游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旅游资源优势与发展困境,从文化、产业、业态、空间四个方面提出总体发展战略,并科学制定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同类型古镇旅游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聂晓晴  段炼 《新建筑》2007,(5):48-51
西南山地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已成为新时期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以重庆市丰盛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为例,在借鉴已有保护规划编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核心,立足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性、空间属性和结构层次等多维特性,将保护与发展的观念贯穿于规划的各个层面,借助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对城镇发展和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实现历史古镇规划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洪安镇为例,本文通过对其价值特色的研究,现实问题的分析,探索古镇保护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总体规划、自然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以及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从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等层面提出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镇的根,是在悠悠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以增强人民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出发点,是新时代规划工作的重要原则。本文以赊店古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规划的实践为出发点,结合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基本原则,以文化为引领,通过对赊店古镇地域文化特点分析,探讨文化引领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策略,为其他同类型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振兴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古镇保护及其发展策略——以重庆丰盛古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年4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首批重庆市二十个“历史文化名镇”,丰盛古镇名列其中,丰盛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其相关规划《重庆丰盛镇总体规划(2005-2020》及《丰盛古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相继完成。本文即根据编制过程,对于在市场经济及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丰盛古镇的特色如何提炼,如何保护丰盛古镇的历史信息,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最终达成丰盛古镇社会,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龙潭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之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潭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课题的研究,包括古镇建成环境的调查、保护与发展的规划及建筑空间的整合三个方面。该文在总结该课题的基础上,阐明了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应是古镇山水格局、建筑空间形态和民俗生活风情等方面的全方位保护;新时期古镇的发展应立足于地域文化的再造人居环境的建设两个方面;同时,认为古镇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是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重庆龙兴镇为例,研究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通过对古镇概况的了解,提出古镇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已有的保护规划整体构想,提出细化保护规划的建议,提供比较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实施对策,为重庆龙兴镇的保护及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同里古镇区的保护,利用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同里镇古镇区的保护规划进行阐述,结合利用开发古镇的旅游资源,对重点地段进行整治与更新。  相似文献   

18.
胡娅竹  黄喆 《四川建筑》2013,33(1):10-12,15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进步,当代人对历史文化古迹的探求之心、保护之情亦与日俱增.古镇作为典型栽体,在原始底蕴积累的同时也开始探索新的发展之路.文章以四川上里古镇为例,通过对其风貌整治规划实践的回顾与解析,提出有关古镇风貌建设的方法,以期在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中寻找到平衡点,为古镇风貌整治规划提供实例参考,使传统的古镇风貌能得以延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
《城乡建设》2004,(6):34-34
水乡古镇是我国具有重要文化地位的历史性城镇,其承接了千百年人类文明积淀,形成了清秀的水乡自然景观和人性化的聚落形态.在经历了数百上千年平缓悠然的自组织空间发展历程后,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水乡古镇的发展轨迹,加速了城镇结构与形态的变化,并构成了对古镇传统文化的冲击.为此,水乡古镇保护规划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一些知名的水乡古镇进行了保护规划并取得了很好的保护效果.然而,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依水而生的传统古聚落灿若繁星,诸多水乡古镇在现代文明的屏蔽下为人鲜知,对其的保护与规划也因地方工作重心取向、规划经费等方面的原因而难以进行.编者认为,特色保护应始终穿插于保护规划各项内容之中,成为水乡古镇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另外,在总体规划中加强水乡古镇保护专项规划,则可弥补这一不足,并可进而开展对水乡古镇的大范围规划保护工作.因而,对总体规划层面专项保护规划的深入,有利于加强古镇保护与城镇现代产业发展的协调,有利于避开城镇空间结构转型对古镇形态的破坏,亦有利于从宏观层面上弘扬水乡古镇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践,在古镇发展与保护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上,为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同时,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协调、充足的发展空间;二是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坚持的哪些原则;三是如何从不同的层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四是如何以城市控制性规划管理的手段保持街区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