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卫 《中华建设》2011,(11):138-139
钢管混凝土拱桥属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钢管的径向约束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钢管兼有纵向主筋作用,而且可作为施工模板,方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钢管可作为劲性承重骨架,其焊接工作简单,吊装重量轻,从而能简化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工期。此外,其结构造型美观,跨越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余姚市梁辉水库隧洞引水工程张岙隧洞和馒头山隧洞间采用引水管桥连接,管桥肋拱及上部排架支承D3000输水钢管。管桥肋拱为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悬链无铰双肋拱,共5跨,单跨50.9m,采用少支架吊装,对支架的结构和制作安装、吊装工艺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钢管拱桥拱肋吊装施工过程,采用基于迭代理论的前进分析法进行计算机仿真计算与优化模拟,经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拟计算结果能够比较准确地反应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现场施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跨径危旧钢管混凝土连拱桥成桥拱肋内力复杂,拆除过程体系多次转换,连拱效应突出,且受外界条件影响十分敏感,施工风险高,为保证拆除过程的安全,有必要对拱肋拆除施工控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文章以某桥为工程背景,拟定了拱肋变形、应力、临时索索力的拆除控制原则,制定了迭代仿真模拟计算方法,结合温度、索力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和拆除过程的关键风险点,提出了拆除前拱肋刚度识别、拱顶打开应力监测与控制、全过程临时索索力检测和关键项目实施监测技术等四项措施。依托工程按照文中提出的施工控制技术顺利完成了全桥拱肋的拆除,实施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解放路,跨南水北调总干渠,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方法。介绍钢管混凝土拱肋吊装施工,采用少支架法。施工工艺流程,支架材料、工程机械配置,对施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方法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拼装过程中拱轴线偏差引起的受力性能变化规律,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了某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轴线不同偏差的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了拱肋轴线在不同偏差时焊缝截面的内力和应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对焊缝截面进行加固的技术措施,并建立了与加固前相对应的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及对比分析,提出了该拱桥施工时拱轴线允许偏差的合理范围,将计算结果与现行技术规程进行对比,验证了文中所提的加固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深溪沟水电站改线公路钢管拱桥缆索吊装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强 《水电站设计》2009,25(1):35-38
介绍了深溪沟水电站改线公路深溪沟大桥、飞水崖大桥两座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缆索吊装系统,并根据监测资料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深溪沟大桥缆索吊装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灌注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接触面单元,模拟混凝土与管壁的相互作用,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的"单元生死"和"APDL语言编程"建立拱肋灌注混凝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对称灌注及两边灌注高差为0.3 m0、.5 m和1 m三种情况下拱肋竖向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灌注进行到中部时,拱肋变形最大,应控制此时拱肋的变形量;不对称施工对变形影响重大,施工初期尤为突出,随着施工的进行,不对称施工偏差造成拱肋变形差异程度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9.
徐盐高速铁路徐洪河特大桥位于地震断裂带上,跨度为400 m(100 m+200 m+100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桥是目前国内同类型桥梁跨度最大的,200 m跨钢管拱肋施工是工程中重要的施工难题。为解决大跨度钢管拱肋施工问题,选取合理的施工方案,并验证其可行性。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拱肋支架法安装各阶段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各工况下结构内力和变形。结果显示:对钢管拱肋安装支架进行内力和变形分析,结构最大应力发生在跨中支架的中部,其值为58.9 MPa,结构最大位移发生在中部支架顶端,其值为横桥向8.3mm;分析钢管拱肋吊装各阶段工况结构的内力及变形,结构最大应力发生在两端第一根立柱底部,其值为97.8 MPa,结构最大位移发生在中部支架顶端,其值为横桥向20.7 mm;对支架最高单根立柱进行稳定性验算证实,立柱最大应力发生在立柱底端,其值为11.0 MPa,最大位移发生在立柱顶端,其值为横桥向19.1 mm,允许应力170 MPa、控制变形2H/1 000,各分析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表明:200 m跨钢管拱肋采用支架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安装支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方案可行,且为同类型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连拱隧道在左右洞施工时,边开挖边支护,围岩和支护结构之间的荷载转换频繁,而且目前连拱隧道的开挖多采用钻爆法,爆破施工对中隔墙及顶部围岩的扰动大。因此,结合隧道地质条件选择安全、可行的施工开挖方案意义重大。以在建的奔龙坪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就隧道施工中右幅正洞和左幅正洞的施工顺序进行系统的模拟分析,确定了隧道中导洞开挖其后进行右幅正洞开挖,在右幅正洞贯通后再施工左幅正洞的施工方案,指导该隧道的施工。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空间建模技术及其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是其动力性能分析的重要参数,包括自振频率、振型及阻尼比等,它反应了桥梁的刚度指标,因此它对于正确地进行桥梁的抗震设计、车振分析及抗风稳定性分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某一市政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建立其正确的有限元模型,使其计算结果为动力测试提供帮助,并对桥梁的可靠度进行评价。因此本文首先研究桥梁的建模技术,并对桥梁进行动力特性计算,得到其模态参数,为该桥的动力测试提供一些参考,也为该桥的检测加固提供理论数据;同时对桥梁的动力性能做出评价,这有助于对桥梁的安全诊断评估。结果显示,该桥梁的实际刚度较大,整体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由于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拱肋同时具有拱桥和桁架截面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其特点,提出采用整体计算模式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和监控,即将离散的腹杆模拟成连续化的"拟腹板",进行腹杆系剪切变形对桁架抗弯刚度折减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并对某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进而对其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得到了拱肋整体刚度计算公式,以及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的系数取值范围等参数。实测结果表明,该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应力、拱肋竖向位移控制的精度较高,且受控变量的量值在施工过程中变化的趋势始终与理论值相一致,表明了该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章铁军  范桂莲 《人民长江》2011,42(20):19-21
乌江王沱大桥是一座横跨乌江的特大型钢管混凝土拱桥,着重从该桥的结构设计特点、桥梁设计关键点、桥梁结构计算分析3个方面阐述了该桥的设计特色。同时对桥梁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型缆索吊系统设计、钢管拱主拱肋节段现场加工制作吊装、拱肋合拢后钢管内混凝土灌注几个要点进行了介绍。通过对设计及施工中一系列关键技术细节的阐述,给今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跨度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基于地震反应谱分析理论,根据设计图纸以及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等技术资料,采用MIDAS/Civil建立了某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对该桥在E1、E2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桥主拱肋面外刚度相对较小,第一阶振动表现为横桥向振动;主拱肋之间的连接较弱导致基频周期较长;横撑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主拱肋的面外整体稳定性;在E1、E2地震作用下,桥梁各关键构件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该桥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文  陈波  符广华 《贵州水力发电》2004,18(3):72-73,85
钢索桥具有架设跨度大、施工时间短、建造成本低、便于跨越深涧峡谷等突出优点,但传统钢索桥的最大弱点是桥面侧向稳定性差,当荷载通过桥面时,将引起桥身剧烈晃动。在贵州乌江索风营水电站坝址下游修建的倒张拱钢索桥,运用荷载替换方法,在不增加或少增加钢索用量的情况下,解决了传统钢索桥侧向稳定性差的弊端。荷载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当设计荷载内的荷载通过该桥时,检测点中桥面的最大转角为1°02′44 7″,表明桥身侧向稳定性好。该类桥型自重小、刚度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南水北调总干渠上85m跨径的某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该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根据移动荷载分析及动力特性计算结果,制定桥梁的荷载试验方案。通过全桥荷载试验与理论分析,对比检验了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质量,评估了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文中的荷载试验方法可为跨南水北调总干渠同类型桥梁评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对石拱桥承载能力进行修正的实际意义,以一座七十年代的石拱桥作为工程实例,对其 进行检测及技术状况评定,评定结果表明该桥为4类危桥,同时对该桥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再引入变 形状况、动力性能等指标,引入检算系数、截面折减系数,对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折减修正, 结果表明该桥承重能力计算值经修正后明显不足,需进行加固处治。  相似文献   

18.
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与横隔板焊接接头处的疲劳性能问题,通过有限元计算和试验对比分析,确定此焊接部位为疲劳问题应关注的细节之一,验证可通过U肋尺寸与剖口形式的优化设计进而改善此部位的疲劳性能,同时验证该试件在200万次的实桥等效疲劳作用次数下未开裂,设计符合要求。研究成果对今后的此类桥梁结构设计以及疲劳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