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 前言 1998年新钢铁前系统技术进步较快,截止9月底,烧结矿产量达84.95万t(烧结机面积81m~3),生铁产量达70.77万t,与1997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32.58%和30.52%,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号高 相似文献
3.
4.
“十五”期间柳钢与全国钢铁行业一样,随着技改投入的大幅度增加,至2003年柳钢已形成产能约350万吨钢的能力,“十五”末期,柳钢将建成产能60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柳钢冶炼系统主要装备和设计生产能力见表1。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朱文飞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4,(4)
对涟钢2012年以来铁前基础技术管理的进步进行了综述。通过建立大宗原燃料性价比模型分析和铁前实验室实验验证,进行铁前生产实践和工艺技术研究,构建了铁前生产降本增效的平台,实现了铁前技术管理进步。 相似文献
11.
对马钢2500m3高炉焦炭冷、热态性能的关系,影响热态性能的因素以及焦炭热态性能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2 500 m3高炉对焦炭性能的认识经历了由重视冷态性能到重视热态性能的转变,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焦炭热态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由于钢铁市场资源紧缺,矿石供应紧张,对涟钢铁前生产造成较大影响。通过优化配矿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在进厂原燃料质量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入炉原料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为优化生产指标,降低生铁成本,对汉钢公司2 280 m3高炉进行了配加30%、60%、80%、100%山西高热强焦炭的工业试验,并经过生产实践摸索出了合适的配加比例及控制参数,达到了稳定炉况、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八钢铁前新区的投产及规模化后,八钢高炉原燃料使用及管理形成自有特点,立足疆内资源是八钢高炉生产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