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良 《辽宁化工》2023,(4):561-563
目前渤海油田已经逐步进入高含水期,其中Q油田存在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储层非均质性强,存在水流优势通道等问题,迫切需要对储层进行降水增油。通过实验研究和现场实例描述了聚铬交联PPG预交联组合调驱技术在Q油田的实际应用情况,实际证明,此项技术对海上油田适应性较好、效果较为明显。为海上油田降水增油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实验数据,可以指导未来海上油田调剖调驱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措施的应用,针对油层的微孔隙结构,应用纳米级别的材料制成的微球,作为调整驱油孔道直径的介质,提高聚合物驱油的效率。将聚合物溶液注入到油层中,扩大波及体积,开采出更多死油区的油流,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姚婷玮 《云南化工》2020,(11):5-6+9
聚合物微球具有膨胀性好、耐温耐盐性、抗剪切性以及延迟膨胀等特性,能很好的应用于深部储层调驱技术。它的初始粒径小,能够随注入液进入地层深部进而水化膨胀至最大体积,对高渗透大孔道产生有效封堵的作用,从而使流体发生微观改向。随着注入压力的增加,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弹性球体会产生变形,从而继续运移直至下一次封堵,表现出了逐级深部调驱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纳米聚合物微球粒径呈高斯正态分布。微球颗粒在水中初期分散均匀,水化后微球边缘变模糊,球形度逐渐降低,并局部聚集形成团簇。微球粒径越大,质量浓度越高,分散体系黏度越高。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逐渐下降。剪切速率增大过程中微球颗粒分布状态由分散游离变为交叠黏结,最终有序排列。高质量浓度流变剪切具有明显的Weissenberg效应,表现出粘弹性流体特性。矿化度越高,微球分散体系初期黏度越低。剪切后期不同矿化度下分散液黏度保持稳定。高矿化度水中阳离子的存在对微球有吸附絮凝作用。微球分散体系剪切后放置时间越长,黏度呈逐渐回升趋势,有利于微球在地层持久发挥深部调驱液流转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楠  邹剑  王迪  王威  鞠野  薛宝庆  黎慧  刘欢 《当代化工》2021,50(7):1728-1731
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非连续相调驱体系,能够有效地实现油藏深部调驱,改善储层非均质性,提高原油采收率.针对海上油田调剖调驱过程中难以精细化、智能化的开发现状,本文在对比聚合物微球与其他调驱体系的性能差异的基础上,介绍了具备示踪追踪功能的荧光微球,依据海上油田油藏条件及开发情况,筛选了可用于微球的荧光材料,并提出荧光微球未来发展前景,为微球室内评价机理研究和海上油田的调驱工艺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渤海A油田存在的油井含水上升快,日产油量递减快的现状,利用纳米微球调驱剂开展了水平井注水开发油田的室内研究和矿场先导试验。结果表明:经纳米微球调驱后,注水井井口压力、注水井压降与充满度、霍尔曲线及井组油井含水均有下降,纳米微球调驱能有效封堵水平井之间的水驱优势渗流通道,使后续液体产生液流深部转向,提高了水平井的波及效率,改善了水平井水驱开发效果。纳米微球调驱技术在海上水平井注水开发油田的控水稳油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杜娟 《当代化工》2022,51(4):766-769
为了进一步提高海上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后的采收率,将聚合物微球和表面活性剂相结合,研究了一种新型复合调驱技术,并对其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CQ-2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和封堵性能,推荐其最佳注入质量浓度为3000mg·L-1,最佳注入量为0.5PV,其对岩心的封堵率可以达到98%以上。表面活性剂SN-5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驱油效果,推荐其最佳注入质量浓度为2 000 mg·L-1,最佳注入量为0.5 PV。聚合物微球和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体系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驱油效果,使用目标区块储层段天然岩心水驱后,继续注入复合调驱体系,可使采收率继续提高26.0%。  相似文献   

8.
基于乳液聚合物和微球的分子设计,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工艺研制了一种稳定有效的超分子乳液聚合物-微球组合调驱体系;对乳液聚合物水解度、分子量进行了优化,并对组合调驱体系的静态性能、动态性能、封堵性能及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组合调驱体系的黏度较单一乳液聚合物大幅提升,能有效解决当前调驱体系在深部高渗条带封堵能力不足的问题。渤海油田C区块应用表明,措施井组单井含水率从92%降至79%,日产油量从19 m3·d-1升至42 m3·d-1,增油超过6 000 m3。为海上中、高含水油田稳油控水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可在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微球配注工艺,具有注得进、堵得住、能移动的特性,特别适合海上油田稳油控水.为进一步提升其应用效果,开展聚合物微球在油藏条件下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初始水化中值粒径为15.1μm,是干粉的3.6倍,完全水化膨胀的中值粒径达46.1μm,膨胀倍数3.04,后续老化中体现优异的持水稳定性与地层兼容性强,注入性...  相似文献   

10.
巩锦程  季岩峰  王彦玲 《精细化工》2021,38(7):1342-1354
聚合微球是一种基于聚丙烯酰胺的可吸水溶胀凝胶树脂,在油田调驱中取得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随着开采重点逐渐向低渗、中低渗高温油藏偏移,聚合微球的粒径尺寸、缓膨性能以及耐温抗盐抗剪切性能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对近年来不同聚合微球的结构特点和构效关系进行综述,总结了不同聚合微球所适用的油藏条件,分析了聚合微球粒径和溶胀性能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聚合微球的调驱机理,并对聚合微球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针对聚合微球关于纳米尺度的报道较少,高温下溶胀速度快,驱油机理单一等问题,需要加深对聚合微球溶胀机理和黏弹机理的研究,优化反相微乳液法合成条件,研发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聚合微球,并与其他化学试剂协同调驱,从而拓宽聚合微球在低渗、中低渗高温油藏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分散型调驱体系,具有注入性好、成本低、配液方便、耐温耐盐性强等优点。本文针对M型聚合物微球体系,开展了膨胀性能、封堵性能、传输运移能力及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M型聚合物微球可在7d内膨胀15~16倍,膨胀倍数不受浓度影响,同时具有良好的封堵性、传输运移能力及增油效果,岩心实验采收率增幅可达16.5%。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求渤海油田微球调驱效果预测简单可靠的方法,本文利用油藏工程和数值分析技术,建立微球调驱效果预测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注入微球后储层有效渗透率的改变和平面非均质性对波及系数的影响,可以动态预测措施井组产油量和含水率的变化。同时,采用共轭梯度算法,对模型和已开发阶段生产动态进行优化拟合,以确定关键参数的取值,保证预测的准确性。本方法已经编制相关程序并多次应用,能够满足油田微球调驱增产工艺的措施选井要求,提高选井符合率,降低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3.
华北油田赵86油藏断块为一个高温高盐断块油藏,油藏内油水井之间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常规的调驱手段存在有效期短和效果差的缺点,深部调驱作用有限,液流改向效果不理想,难以有效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近年来,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以其良好的调驱效果,逐渐在国内应用并发展起来。纳米微球在地面成胶,可降低矿化度、地层温度、地层剪切等环境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纳米微球初始尺寸小、粘度低、注入工艺简单、膨胀时间可控、可实现逐级封堵,在中、低渗透油田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
储层非均质性与注水剖面不均匀性限制了油藏水驱后的采收率,聚合物微球具备尺寸可控、注入性能好、封堵效率高等优点在油田调驱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以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制备了PAD聚合物微球,通过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表征了微观结构与表观形态,研究了模拟地层环境下的调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反向乳液法制备的微球形状均匀、尺寸均一、球形度好。模拟地层条件下,PAD聚合物微球在32 h后体积膨胀9倍,表现出良好的水化膨胀性能与耐温耐盐能力。调驱实验证明PAD聚合物微球对高中低三种渗透率岩心均有良好的封堵效果,具备良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微球在共聚过程中材料加入AMPS等提高微球的耐温性能,根据PI决策排序表,用PI值筛选先期调剖的井号,利用成熟的冻胶、预交联颗粒等防窜剂封堵油水井间的窜流通道,提高水井的PI值和FD值,堵窜后或者P190大于平均值的水井采用交联聚合物微球在线调驱工艺,用FD值优化微球的“四个度”。这种“窜堵远驱”的施工模式符合国内的堵调趋势,是国内堵调工艺的一个亮点。实施后井组稳产基础增强,自然递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赵华强  彭勃 《化工进展》2021,40(Z2):75-80
深部调驱技术作为目前提高低渗非均质油藏采收率的有效办法之一,聚合物微球因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深入性能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微球在地层中的深部调驱机理,介绍了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综述了聚合物微球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并指出引入纳米材料合成功能性聚合物微球能有效解决聚合物微球的稳定性,对低渗油藏后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渤海S油田长时间水驱开发后水流优势通道发育、高含水等问题,开展了聚合物凝胶+纳米微球组合调驱技术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65℃条件下,聚合物凝胶体系在3-6d成胶,最终成胶强度在2890~78 880 m Pa.s,平均封堵率可达90.9%。与纳米微球组合驱油相比水驱可提高采收率29.1%。S油田现场试验降水增油效果明显,井组最大日降水5%左右,最大日增油5 0m3/d,累计增油1 40 0 0m3,为渤海稠油油田稳油控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上油田的注水开发,油藏经过长时间冲刷后产生了优势渗流区域,常规凝胶调驱体系在地下成胶效果不能满足该区域的封堵条件,影响调驱效果.为了提升优势渗流区域的调堵效果,室内筛选评价出初始黏度低、触变性弱的高线性聚合物,研发纳米交联剂与基于共价键响应的Pickering泡沫起泡剂,形成了Pickering泡沫-纳米凝胶双相...  相似文献   

19.
《化工设计通讯》2017,(8):51-52
目前,调驱体系性能评价主要是研究发泡剂所产生的泡沫在地层中的实际作用能力。既然是被应用于注蒸汽开发用的调驱剂,不仅要满足耐高温的条件,而且应该具备能够产生大量泡沫的能力,生成的泡沫应该具有较高的黏度,流动性应较差,这样的泡沫对注入到地层的高温蒸汽具有良好的封堵能力,从而提高蒸汽驱的驱油效率。通常情况下,采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对泡沫调驱体系进行性能评价,包括静态性能评价和动态性能评价。其中,静态性能评价实验是指在室温条件下对样品的界面张力的测定、样品的衰减规律曲线的绘制以及样品在高温条件下的起泡体积以及泡沫稳定时间的测定;动态性能评价包括温度、调驱剂浓度、气液比、渗透率、压力等对泡沫在高温地层内实际作用情况的影响[1]。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可动微凝胶这一新型调驱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调驱效果,采用人造填砂管模型,对该体系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微凝胶可明显改善低渗层的分流量,具有较好的改善注入剖面效果。当注入0.3 PV浓度2 000 mg/L的可动微凝胶时,可提高采收率7.7%;浓度越高,注入量越大,驱油效果越好,但当注入量超过0.3 PV以后,采收率增加幅度已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