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柳 《包装工程》2020,41(20):8-13
目的 为使博物院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决策过程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偏好特征,对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属性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通过文化层次法提炼出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素,并运用粗糙集与语意差异法构建知识表达系统。然后通过属性约简和重要度计算,得出对感性意象语意影响较大的设计要素,进而定性与定量地获取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模式。以安徽博物院为例,提取出核心属性并筛选出最大程度影响用户感性意象简洁大方的设计要素为文化意象色彩,其次为文化情感属性,最后为文化象征意义与交互使用体验。结论 通过对博物院文创产品设计的用户需求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探究,提出了博物院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进而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耿彦昊  戴子婧  张志贤 《包装工程》2023,44(16):265-271
目的 基于叙事设计与文化自信背景,运用包装作为信息载体,探究视觉叙事在“红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寻找提升红色文化相关产品竞争力的包装设计策略。方法 结合用户调研、文化传播理论及案例分析等,从品牌方、用户以及文化传播3个角度分析叙事视角融入“红色”包装的必要性,进而对视觉叙事介入“红色”包装应遵循的设计指导原则和创新策略进行探讨。结果 依照包装叙事逻辑,从“信”“达”“雅”3方面得出“红色”包装设计的原则要求,从“内容层”“表现层”“交互层”3维度提出“红色”包装可行性设计策略。结论 视觉叙事理论对“红色”包装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叙事要素联结、叙事媒介升维和叙事传达流动,以优化“红色”包装叙事效果,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红色文化相关产品包装应深化叙事性表达,以拓宽未来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小路  吴白云 《包装工程》2021,42(8):284-292
目的 在主题性文创产品设计中引入感质理论,借由感质意象的获取、传递与转化,提升文创产品的内涵表达与设计共鸣,实现不同主题的差异化体验.方法 在感质理论和感质传递机制指导下,以主题性为切入点,对文创产品的感质要素予以解析,提炼其感质意象的获取方式与编码途径,通过由物及象、由象及物、由意及象三种方法进行物境、情境、意境转译与情感传递设计,实现产品"物-界-状态"的融合表达.最后结合设计实践提出主题性文创产品感质意象的主题化解析策略、感质场域的全流程营造策略、感质体验的多通道实现策略.结论 将感质理论运用于主题性文创产品设计中,有助于深化主题,触发用户的注意力认知机制,实现用户与产品双向互动,提升产品优质化、导向性和差异化的感质体验.  相似文献   

4.
原生艺术是原始的、直率的,自法国艺术家杜布菲(Jean Dubuffet)提出后就一直是视觉艺术家们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从原生艺术的概念与形式、包装设计的由来及理念切入,以儿童画和民间艺术为例,研究原生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绿色包装的文化映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天舒 《包装工程》2008,29(1):169-170
生态和谐发展是时代人性化的客观要求,顺应时代科技与艺术文化高度谐和的趋势,通过包装的材料优选、造型从简、意识深化、文化反思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旨在透过包装设计绿色意识的注入让人们反思包装业的困惑和现状,最终离弃诸多的现实问题和肤浅的设计理念,建立因势利导、择物竟器、造化人事之道的大设计观.  相似文献   

6.
曹献馥  曹献秋 《包装工程》2022,43(4):332-339
目的 提取茶叶包装中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设计要素,为茶叶包装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 首先,通过用户访谈的方式来获取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受哪些包装因素的影响,并将这些因素转化为设计要素,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获取的设计要素进行维度划分,进一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的4个维度,并确定各维度下设计要素的优先级,以此来指导茶叶包装的设计。结论 通过用户访谈共提取了19项茶叶包装的设计要素,将其划分为视觉属性、功能属性、情感属性和价值属性4个维度,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证实了4个维度均对消费者选购何种茶叶的意愿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并且都产生了正向的影响,进一步确定了各个设计要素的优先级,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设计策略,为设计师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设计符号学主题性原则的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以符号学为切入点说明设计符号学中的主题性原则,以其定义内涵、表现方式、设计的要素及应用等分析优势所在,在其指导下的包装视觉创意、认知和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阐述这种包装视觉语言的模式及它产生的沟通模式。  相似文献   

8.
朱和平  王松 《包装工程》2015,36(18):28-32
目的研究缩减废弃大件运输包装占用空间的设计方法,以提高包装的易用性与回收率。方法以化整为零和包装零废弃理念为指导,通过深化折叠设计、可拆卸设计与集成化设计方法压缩废弃包装的占用空间。结论运用深化折叠设计、可拆卸设计、集成化设计的空间压缩设计方法,提高了包装的易用性与回收率,而且更好地体现了包装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9.
李莉 《包装工程》2013,34(14):81-84
探讨了闻喜“卫嫂花馍”的包装设计特点,即基于产品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地域文化特征,挖掘河东文化中的视觉设计要素,并形成产品系列化包装设计。进而分析了其包装设计在传达品牌承诺、联结品牌与消费者、放大产品特点、扩大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的差距、彰显企业文化与气质等方面对品牌塑造的功用。  相似文献   

10.
王刚 《包装与设计》2009,(4):106-107
图形、色彩、文字是构成包装设计视觉传达的三大要素,其设计好坏、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的整体效果,进而影响到商品的销售。因此,充分把握好三大要素的关系和各自特征,是关系包装设计成败的关键所在。一、图形元素 图形元素作为视觉传达语言,具有简洁、明快、易识别、易记忆等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向雪 《包装工程》2016,37(16):146-148
目的研究包装设计是如何引起受众的互动性与参与感的创新表达方式的。方法将新媒体的互动技术融入到包装上,如二维码、视频、3D打印等新技术,将包装上的信息与技术和美学相融合,使消费者可以与生产商、用户、商品之间产生互动,以此来驱动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另外,让包装的主题、图片、文字都由消费者来设计,共同完成定制包装。结论互联网的思维是以用户为中心,新型的包装设计必须以新媒体技术和创意设计手段来加强消费者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以互动设计不断满足用户的深层需求,诠释出新的生活理念,这是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王瑞 《包装工程》2019,40(6):62-67
目的研究传统旗袍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从传统旗袍的文化及特征入手阐述旗袍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设计体现;对传统旗袍的图案元素、色彩元素、造型元素进行分类研究,分别归纳出应用于现代包装中的设计方法;以"糖人神"的包装设计为例,将传统旗袍元素融入包装设计,探讨传统旗袍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结论将传统旗袍元素创造性地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丰富了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与视觉审美表现,也促进了传统旗袍文化元素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燕  张雪 《包装工程》2022,43(10):365-371
目的 竹材作为包装的一种环保材料,蕴含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探究竹元素的设计美,并提炼出相应的设计理念,为包装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方法。方法 竹元素的设计美即为功能美,就是利用竹材或竹元素的某些特性来合理搭配、改造、创新,从而达到设计产品包装的最终功能。分别对质美、形美及技术美3个部分来论证分析竹元素包装的设计之美。“质美”即为竹材包装的物理、化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形美”即为竹元素包装展现出来的结构美、形态美、形式美,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技术美”即为对其材质、结构、形态的精心加工的工艺美。并分析阐述了竹元素包装设计中功能美的作用。结论 随着生态绿色理念的纵深发展,设计产品包装时应关注新的高端技术与创新设计,要以人为设计中心,贯穿“物为人用”的设计原则,同时兼顾生态环保及可再生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罗甜  董石羽 《包装工程》2022,43(12):316-323
目的 针对目前旅游产品包装中未能充分重视及满足用户情感诉求等问题,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探索用户共情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此提升旅游产品的情感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方法利用诺曼情感层次法,对用户共情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通过文本数据挖掘提取设计所需的文化元素,运用KJ法、语意差分法、SPSS分析等方法提取出影响包装设计的主要感性词汇。根据文化元素和感性词汇完成方案设计,并结合Likert量表进行方案评价。结果 通过碧潭飘雪茶叶包装设计案例,验证了基于用户共情的包装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基于用户共情的包装设计方法,是一种充分利用用户感性需求及文化认知来指导设计实践的方法,能够有效适应消费者对旅游产品包装的情感诉求和体验需要。  相似文献   

15.
胡娅娅  江牧 《包装工程》2022,43(8):225-230, 265
目的 对现有儿童药品包装中所出现的问题引入修辞性叙事理论中的叙事交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以修辞性叙事为设计方法,从具体案例中研究分析文本内修辞性叙事与儿童药品包装设计的关联,挖掘实践可行性。结果 从“人”的角度出发,基于文本叙事到设计叙事的转换,发挥设计语言价值,提升儿童药品包装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注重药品包装情感传达,给使用者留下一个深刻的用户体验。结论 将文本类的修辞性叙事理论与儿童药品包装设计相结合,为儿童药品包装设计提供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指导,借鉴叙事交流模式解读人与“物”,产品、设计者、用户之间的关系,从而创作出带有标识性、独特性的儿童类药品包装设计。儿童药品包装作为媒介承载信息向用户输出设计意图和情感,在视觉、行为交互体验中促进各要素间的信息传达,实现叙事的修辞交流。由此,探讨在儿童药品包装设计中运用修辞性叙事的设计方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英斌 《包装工程》2018,39(20):319-322
目的 包装设计对色彩的创造性应用策略。方法 基于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探讨色彩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记忆性、象征性和广告性等语言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元素对消费者的综合性作用,提出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必须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促进消费者对产品的联想以及深化消费者对包装的印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最后深入包装设计内部,就其中的几个代表性方面,如儿童食品包装、饮料包装、茶叶包装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总结成功的设计经验和路径,探索色彩元素的个性化应用方法。结论 色彩是一种独特的设计语言,之于包装设计中更是一种灵魂的存在,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直接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情感体验,是产品能否成功出售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7.
张海彬  黎嘉珺  张海琳 《包装工程》2022,43(24):221-226
目的 以壮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包装设计与地方性知识的互动过程,探究地方性知识在包装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应用方式及融入机制。方法 以“地方性知识”理论为视角和基础,对接包装设计要素构建壮族文化元素的地方性知识体系,运用设计人类学的深描法及隐喻抽取技术(ZMET)对壮族文化元素的民族基因、文化迷思、设计符号进行解读和阐释,探寻壮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挖掘和转化路径。结果 得出壮族文化元素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身份,并运用于包装设计的定位、风格及特色之中,增强消费者的文化想象和体验。结论 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出发,包装设计能够进一步实现民族文化自觉和差异化发展,从形式与内容、文化与体验层面促进包装设计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8.
陈璐琪  郑笑仁  王晓含 《包装工程》2023,44(14):244-251
目的 从人文角度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用户群体为切入点分析消费者对包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反应,探索包装可持续使用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包装的循环使用率,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方法 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总结出消费者对包装的接受需求;引入“刺激–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提出包装可持续性使用方法模型,将包装展示性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销售—使用—回收),并通过化妆品包装改良设计案例进行方法实践。结论 包装外观、便捷性、操作性影响用户的感知结构,进而使用户产生满意心理和可持续性使用行为。以此为导向的设计方案在满足商家与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延长了包装的使用周期,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丁熊  任宇杰 《包装工程》2023,44(16):154-167
目的 基于定性与定量研究范式,探究中小学研学差异化服务策略及设计方法。方法 针对我国研学产品同质化问题,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用户深度访谈和三级译码步骤,在主题、课程、过程、方式4个要素的基础上,建立“服务策略差异化”与“服务设计差异化”2类差异范畴,从而构建“研学服务系统化差异”设计模型。基于问卷调查与统计学方法验证模型中四要素的认同度和准确性,并运用该模型设计出“蓝的实验室”非遗蓝染研学服务,通过二次问卷调查,将该概念方案与其他方案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研学服务系统化差异的可能性。结论 在定性研究和扎根理论指导下构建的“研学服务系统化差异”设计模型,能够有效帮助服务设计师设计出有较大差异化特征的研学服务方案。对设计模型和概念设计方案中四要素的两次定量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能为我国研学旅游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20.
基于传统器物认知重构的产品造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景楠  苏建宁  张书涛 《包装工程》2016,37(14):90-94
目的通过对传统器物现代化设计中因忽略用户情感需求形成的认知惯性的分析,提出基于传统器物认知重构的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模式。方法从现代认知环境展开,以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为原则,利用感性工学方法,对马家窑等彩陶展开认知重构研究。结果提取了与现代小型家电产品代表性目标意象相匹配的彩陶设计元素,并在设计元素的多样化整合中实现了以空气净化器为例的多方案设计的目的。结论为传统器物的现代化设计拓展了一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