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炼铁》2018,(4)
对芜湖新兴铸管3号高炉中修后开炉达产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在经历两次炉况失常后,生产指标劣化明显,且第八段冷却壁出现损坏,为消除安全隐患,高炉被迫进行中修。中修采用氧枪开炉技术,炉缸清理工作量较常规开炉减少50%以上,工作时间缩短2~3天,有效降低了开炉成本;送风后高炉仅3天就快速达产,日产量3668t/d,2周日产量再创新高,达到3981 t/d。  相似文献   

2.
八钢新建4号高炉第一代炉役开炉,采用快速烘炉、不凉炉及带风加料、炉缸多点送风点火等技术,开炉后炉况稳定、炉温合适,开炉后18小时出第一炉铁,第10天高炉利用系数就达到了2.58t/m3d。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粤钢1号高炉开炉快速达产达效经验,本次开炉采用木柴填焦热风点火开炉,通过开炉前的精心准备,制定合理的开炉方案,准确选择各种操作参数等,实现炉况快速恢复,送风第5天达到3.03t/m3.d的系数,实现快速达产的开炉目标.  相似文献   

4.
侯向平  寇栋炜 《山西冶金》2023,(11):122-126
通过对陕钢集团汉钢公司2 280 m3高炉大修后,再次开炉并从装配料到出铁达产过程进行了总结。本次开炉优化了配料计算参数选择,装料布料矩阵采取动态跟踪调整,均匀堵6个风口点火送风,采用预埋氧枪法开铁口,实施快速降硅技术,高炉实现了顺利开炉,9天高炉产量达到6 769.99 t,燃料比降至517.2 kg/t,实现了快速达产达效。  相似文献   

5.
《炼铁》2017,(6)
宝钢湛江1号高炉传承和借鉴了宝钢先进的炼铁技术经验,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和设备优化。在开炉准备及开炉过程中,以宝钢高炉开炉模型为指导,实现了顺利开炉。投产后仅10天受台风影响高炉被迫休风72h,为此认真制订送风恢复操业方案,确保炉况快速恢复和稳定顺行。在原燃料进厂物流恢复后,及时调整操业参数,高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利用系数提高至2.125,燃料比降至488.3 kg/t。  相似文献   

6.
对包钢3号高炉(2200m~3)开炉快速达产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3号高炉恢复性中修后,开炉前经过充分地准备,制定合理的枕木开炉方案,装料过程中进行了料面和布料轨迹的测定,送风后通过准确选择送风面积、优化布料矩阵及快速降硅等,实现了顺利开炉。3号高炉开炉第3天铁水产量4 892t,利用系数达到2.224,风量4108m~3/min,顶压0.173 MPa,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也创造了包钢历史上高炉开炉达产速度最快的纪录。  相似文献   

7.
韶钢3号高炉于2012年12月10日11:16点火,22 h即开完风口,创韶钢开风口历史最快纪录,第三天日产达到1 048 t,煤比140Kg/t·Fe,开炉40 h炉温降到合适水平,取得了很好的开炉效果.通过落实完善开炉前期的准备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开炉方案,包括开炉管理体制、热风炉和高炉烘炉、炉料填充、送风控制、调整开炉炉渣性能等.为韶钢今后高炉开炉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水洋  王涛  王颖生  马泽军 《钢铁》2004,39(5):8-11
简述了首钢 2号高炉大修时在炉型、高炉寿命、提高风温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开炉后 5个月的时间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迅速得到强化 ,其中高炉利用系数达到 2 .6 t/ ( m3· d) ;入炉焦比小于 30 0 kg/ t;喷煤比接近 1 70kg/ t;对比分析了在强化过程中 ,2号高炉所用原燃料的情况以及在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彬 《炼铁》2021,(6):36-39
因配合公司检修计划,攀钢钒新3号高炉进行了为期23.3天的空料线检修.在总结历次空料线检修开炉的基础上,通过对送风参数、装料参数及装料制度的科学选择,以及加强送风恢复过程中各项参数控制、炉前优化组织等,开炉第3天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071,实现了开炉快速达产.本次开炉使用铁口预埋氧枪技术,持续地向炉缸输入氧气,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新宝泰公司针对1 080 m~3高炉进行了科学、细致的停、开炉准备,制订了合理的开炉方案,历时40天实现了安全停、开炉。开炉2天,高炉利用系数突破2.0 t/m~3·d,实现喷煤富氧,煤比达120 kg/tFe;开炉3天,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66 t/m~3·d,煤比133 kg/tFe;开炉7天,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25 t/m~3·d。煤比达到155 kg/tFe;开炉第10天,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72 t/m~3·d。在开炉第11小时出第一炉铁,真正实现了快速开炉和快速达产。对新宝泰1 080 m~3高炉停炉、开炉及快速达产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希望能给广大炼铁工作者在操作技术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卢保军 《炼铁》2019,38(6):52-55
山钢日照1号高炉开炉1年后,为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高炉燃料比,开展了取消中心加焦布料模式的摸索。通过采取提高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制度、调整送风制度、改善出铁制度等措施,逐步形成"平台+漏斗"的布料模式,煤气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燃料比降低到500kg/t以下,成功取消了中心加焦,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19年6月,1号高炉平均日产量10600.5 t/d,煤气利用率约50.61%,燃料比481.20kg/t。  相似文献   

12.
从原燃料质量、开炉操作等几个方面对武钢2、3号高炉中修开炉进行了比较,对2号高炉开炉恢复顺利及3号高炉送风初期恢复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以后高炉的中修开炉提供了较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对湘钢4#1 800 m3高炉开炉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前期详细的开炉前准备和精心的开炉操作,做到了安全高效科学有序地开炉,于送风后24 h出第一次铁,渣铁物理热充沛,流动性良好,取得开炉第五天达产(利用系数达2.2),第二月燃料比降至515 kg/t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天伟 《四川冶金》2006,28(1):14-16
攀钢2号高炉(1200m^3)第三代炉役扩大性小修于2005年3月15日开炉,此次开炉由于采用了快速烘炉、带风装料、炉底多点送风点火、优化炉料结构等技术,开炉后设备故障少,炉缸活跃,加风顺利,炉况顺行。开炉第三天高炉利用系数就迭到了2.288,四月份日产生铁迭3264t,利用系数2.720,创攀钢高炉开炉迭产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张树江  蒋裕  张然  刘志新 《炼铁》2020,39(3):49-52
六安钢铁1号高炉在开炉时,通过采取制订开炉料标准、优化开炉装料及把握好加风节奏等措施,点火送风17h后顺利实现全风全压操作。进入正常生产状态后,通过采取控制合理的风口布局、改进布料矩阵、控制好铁水及炉渣成分等措施,高炉在相对较差的原燃料条件下实现了高效生产。2019年下半年,1号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05,燃料比510.1 kg/t。  相似文献   

16.
马金芳  龚卫民  贾国利 《炼铁》2008,27(3):45-47
对迁钢1号高炉(2650m3)喷涂后开炉达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制定科学的开炉方案,采用合理的送风和装料制度,及时排放渣铁,1号高炉开炉后3日内炉况得以恢复,生产技术指标达到较高水平,实现了顺利开炉、快速达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详述三钢3号高炉焖炉46天13小时后的开炉实践,通过开炉前精心准备,采取偏风口送风、氧枪开炉等措施,复风过程中的精确操作,高炉实现全风口作业,炉况正常,且无风口烧损.实现了安全开炉,快速达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武钢7号高炉开炉达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亚飞  黄立准 《炼铁》2007,26(1):9-12
对武钢7号高炉开炉快速恢复及达产的主要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武钢7号高炉采用了当今世界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通过开炉前的精心准备,制定合理的开炉方案,选择合适的送风参数,充分利用烧结矿分级入炉新工艺,准确选择各种操作参数等,实现炉况快速恢复,送风第4天达产,第1个月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443。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莱钢1~#1880m~3高炉大修116 d后的开炉实践。通过充分的原料准备、严格的烘炉制度及分段装料等开炉前准备,选择合理的送风参数,动态调节料制,匹配送风参数,控制首炉铁出铁时间,控制充足的炉缸温度等一系列操作技术,实现了高炉开炉后炉况快速恢复,为开炉达产创造了好的条件,开炉3 d实现了日达产,煤比达到130 kg/t。  相似文献   

20.
张旭  韩成  张明刚  秦愉 《河南冶金》2021,29(1):42-45
通过加强对宣钢2号高炉的原燃料管理,采取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外围保障等措施,逐步实现了高炉的高产低耗,并且在风温水平得到提高后,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019年1~8月,2号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2.38t·m3/d,焦比341 kg/t,煤比155 kg/t,燃料比530kg/t,取得了开炉以来的最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