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从组件式技术出发,采用MapX和VB6.0集成技术设计开发了吉林省水资源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了基于GIS系统的数据的录入、电子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等基本操作及水资源信息查询等功能。对运用MapX和VB技术开发GIS功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齐齐哈尔市防汛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现状,包括系统配置、系统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本系统近期的开发策略和方法:首先要服务于地市级防汛业务的需要,其次应注重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等基础工作,同时应培养一些既通防汛业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材,要加速应用层的开发,使系统具备分析、预测和方案优化等方面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多地采用计算机新技术、新成果。今后应以现有的系统为基础,组建大型防汛信息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黄龙潭水电厂水库调度会商工作进行需求分析,在现有水情水调自动化、气象卫星云图等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黄龙滩水库调度会商系统。软件主要功能包括会商素材收集、会商文件编制、会商文件演示、会商及成果资料管理等。该系统可将分散的各类气象、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资源快捷收集与整理编排形成会商文件,用于水库调度会商时集中汇报演示,并可将会商文件及其会商成果形成档案记录,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软件的方式实现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控制、信息转换、信息招测和定时报数等功能,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使遥测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同时,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实现数据的快速存储和传输,将使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更加简单,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水文自动遥测系统进行重新规划在城市雨洪和水资源调度的信息采集方面将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文信息检索中数据源分散、信息系统独立的特性,从现有网站、水雨情数据库、文档数据库、期刊数据库等数据源出发,利用信息爬取、信息索引、Deep Web、开放接口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水文信息检索系统。该系统具备信息采集、信息索引和检索、信息展示、管理维护等功能,扩充了专用词库,优化了检索结果的排序,达到了多种数据源统一检索的目的。系统特设的页面异步请求和智能提示功能,增强了系统的用户友好性,简化了检索步骤,节约了检索时间。该系统已上线运行2 a,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现有的天津水务业务应用系统和网站以及数据库为基础,以实用性为标准,在不影响和不介入现有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研究通过技术实现方式对各系统进行信息集成与整合,构建天津水务信息资源共享门户,实现防汛、供水、节水、水文、防潮和工程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以及面向对象(如水库、河流等)的信息展示方式,为天津市水务局及下属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相似文献   

7.
以水利信息化为基础,借助GPRS网络平台,充分考虑本省供水现状,整合现有资源,针对计量监测设施、信息传输、中心设备布置及功能实现、安全防护和数据分析处理等环节,进行分层、分步、模块化设计,构建基于GPRS网络的全省取水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白亮  李圣伟  王伟 《人民长江》2006,37(12):9-10
介绍了长江河道信息服务系统二维信息查询模块的主要功能与特点.该模块将联动、缓冲区等多种思想和技术应用于查询系统中,不仅使系统的查询功能简单化,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用户对于设计洪水位、岸线利用等信息的实时性、随意性查询的需求.使得系统在满足基本属性查询的同时,又能通过一些专用菜单以及创新性的功能设计,对存储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利用,具有便捷高效、功能全面、针对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应用遥测遥控、通讯、计算机及信息化技术,在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建立了基于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了工程安全监测信息和实时图像信息的自动采集.闸门监控与枢纽调度管理的自动化.详细介绍了监测监控系统、工程安全评价系统及调度管理中心的组成和功能.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为治洪排涝.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决策支持,可进一步提高管理决策速度和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工程措施,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10.
SDH光传输系统承载了电力系统主要的语音信息、局域网数据、综合自动化信息、视频信息等主要功能,已经成为抽水蓄能电站通信网络的主干电路。文章介绍了桐柏公司厂内SDH系统改造调试过程及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可供相关检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文信息需要现代科技进行实时的遥测算、传送和处理,因此水情自动测报技术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能够对水库的防洪调度、水资源的合理运用等进行合理的解决,是目前较为有效的非土建工程防洪措施。文章在对当前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进行了建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备的构造、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精度预报、预报模型的及时校正、数据的补充自动采集、洪水预报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洪水调度方案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阐述,将洪水调度子系统包括的基本信息服务和主要功能等加以分析,分析了水情测报系统的使用现状,功能优势等,提出今后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子系统独立设计、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的论点。  相似文献   

12.
1车载GPS系统概述 车载GPS系统是由GPS接收机及电子地图组成的车载导航定位测速应用系统,目前主要分为跟踪系统和导航系统。前者主要为车辆防盗、监控管理和后定位。后者主要是自主导航,实时获取车辆位置、速度等空间信息,引导司机最快到达目的地,并以图像、语音等多媒体方式进行人机交互。其提供的位置坐标、路线、偏航距离及信息报警等数据,及全天候应用的时效为车载GPS用户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支持与应用便利。  相似文献   

13.
针对阿海水电站强震监测系统、观测自动化系统各自独立工作,不能实现信息共享给监测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的现状,在进一步分析现有各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监测系统的联合运用方案并实施,实现了系统间深度集成、数据统一管理及震后自动采集等功能,为建设智能化电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家峡水电站建设工程量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系统工程与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开发,在系统研制开发过程中,注意质量保证体系,注意结合工程实际和吸收国内现有信息,经验与成果,全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系统的结构与主要功能,特点及其应用效果,以利于其它水电站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技术的黄河水情信息查询及会商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利用COM+组件技术实现三层结构体系.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体系结构技术选择、数据库、电子地图系统、水情信息查询和会商软件系统设计等.系统集成了WebGIS技术,以黄河流域空间地理信息、历史水文数据和其他基础数据为基础,实时连接气象信息、水雨情信息数据库,实现了气象、雨情、水情及预报信息的在线查询、分析、监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菏泽市利用WebGIS技术构建水雨情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更加便捷、公开、直观的水雨情信息查询和信息发布.本文对此系统的工作方式、系统环境和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牛淼  张鑫 《山东水利》2023,(4):76-78
本文系统论述了国内外现有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的功能原理和适用条件,现有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设备主要适用于温室大棚的滴灌、渗灌等灌溉方式,对于面积更大的一家一户的农田灌溉却难以使用,农民很难对小麦玉米等作物进行比例定量施肥。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比例定量施肥和测水量水功能的农田灌溉给水栓,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小麦、玉米、大蒜等作物灌溉施肥的需求,并且经过了规模化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渺林 《四川水利》2006,27(1):25-26,24
长江上游洪水预报精度和水情信息收集和传递的时效性,直接影响三峡库区的防洪调度。本文对长江上游水情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情况作了介绍,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软件设计以及特点等。系统于1999年开始在长江上游防汛部门正式使用。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等特点,提高了信息收集和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效,大大减轻防汛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但受现有条件如水文测报条件的限制,系统发挥功能有限。为满足未来洪水预报的精度和央时性要求,提出在长江上游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支持下的流域洪水监测与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9.
由于体系规模、软件架构模式、系统集成技术的不同,现有的水利信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存在数据难以整合、功能难以共享等问题,形成所谓的“信息孤岛”。面向服务架构(SOA)具有低耦合性、跨平台、易维护和可扩充性等优点,可通过良好的接口和服务实现数据整合和功能共享,可有效克服“信息孤岛”问题。基于Flex平台和SOA架构,开发了防洪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地理信息服务、水文监测数据管理、防洪调度方案比选、洪水演进模拟等功能。从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功能界面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可为今后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情信息数据接收处理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实时水情信息数据,实现数据的自动查询、检索,水情信息数据接收处理系统就是建立在水情数据信息接收的基础上,是在信息自动化共享系统上逐步建立起来的,该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方法的不足,解决了由于数据量大、耗时多、速度慢等特点~([1]),该系统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水情数据信息实时处理的及时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