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商业的发展,核心区域商业步行街入口广场空间对于提升城市街道形象,提高居民幸福指数有着重要作用.重庆市三峡广场北门作为典型的核心商业步行街入口空间,城市街道界面影响大,人流密度高,商业意义重要.文章对三峡广场北门入口空间现状及典型空间要素进行调研分析,依据环境行为学理论,通过对人的行为与空间要素相互关系的探讨,探索提升商业步行街广场入口空间形象与提高使用者舒适度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人是城市广场的主要参与者,文章通过城市广场的使用后评价,对城市广场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在宽广的视野内寻求当今中国城市广场空间的优质发展。论文从空间和使用者的角度,探索城市广场的环境构成与环境品质,并辅以实例,来诠释现代城市广场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3.
城市广场为市民提供了不同行为活动的户外空间和室外环境,构成城市广场空间形态的环境要素影响着市民的健康和舒适度。文章对大连市某广场不同行为活动高度的空间形态和环境要素进行了实测调研,从下垫面材质、空间形态等角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0.75m和1.50m处的热环境差别不大,草地材质的特殊性使得其地面温度波动较大,空间形态的差异使得树荫下的热环境较稳定。本研究期待为城市广场的规划和热环境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赵华勤 《华中建筑》2003,21(3):66-68
从城市广场概念及要素、特征论述出发,对城市广场进行分类及等级划分,并通过对城市广场体系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功能布局这三个主要问题的探讨,以期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广场体系。  相似文献   

5.
城市广场是市民室外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室外环境的热舒适性又和市民出行密切相关,因此对城市广场进行热环境探索并加以改善已成为迫切需求.文章通过对中国广场最多的城市大连市进行分析,选取8个典型城市广场进行室外热环境的实测调研,从广场使用功能、空间形态等角度进行实测数据分析,为城市广场的规划改造和热环境的改善建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市广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洁 《中国园林》2000,16(4):18-19
近几年,许多城市建立了不少广场,但有些广场仅是以草坪道路为主的广场,缺乏人活动休息的空间,忽视了人的行为需求,使得广场的草坪屡遭破坏,为此,人环境-行为及设计要素出发,对城市广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聚焦于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应有的沟通,通过调研城市大型公共空间使用情况,总结了使用者行为与景观空间要素的关系,提出了适应使用者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建议。以深圳市中心区北中轴广场为例,对行为注记法观测到的13 468个使用者行为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发现使用者活动内容及分布受到设施供给及位置、空间边缘与过渡、光照、场地尺度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提出大型公共空间设计应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合理进行空间分割,丰富内部景观要素并充分考虑气候特点,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从城市广场概念及要素,特征论述出发,对城市广场进行分类及等级划分,并通过对城市广场体系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功能布局这三个主要问题的探讨,以期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广场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宝山  韩枫  甄姣姣  冀英强 《安徽建筑》2011,18(5):21-22,56
通过对城市广场空间形态和城市居民行为活动的调查,运用社会学、环境心理学和空间形态分析,并运用建筑学语言进行模型建构,对城市广场未来建设与发展模式构成进行研究;尝试通过调查广场空间形态为基础,加入人的心理、行为需求元素,进行广场模式的模型推敲,为城市广场的发展模式提供研究思路和模型。  相似文献   

10.
高校广场空间不仅是城市高校的展示窗口,也是师生进行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文章以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活力最好的教学楼前广场为对象,采用PSPL调研法,对其空间质量和使用者活动行为特征进行调研与分析,以此为基础,从使用者的角度,总结该空间的可借鉴之处及不足,进而提出改造策略,以期为提升类似的校园广场空间活力提供参考。该研究同时显示,PSPL调研法对高校广场的人性化、精细化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大尺度城市背景下,许多微型城市空间逐渐被人们忽视而失去活力.文章将研究对象聚焦到城市步行街转角空间这类城市微型空间上,运用环境行为学研究方法,对重庆市三峡广场中心广场内三个转角空间进行调研分析,得出各个转角空间的使用评价,再结合具体行为活动及人的行为心理,分析其对各个转角空间的各类职能发挥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为城市商业步行街转角空间设计以及提升转角空间活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连的部分城市广场普遍情况为例,通过寻找城市广场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和人群的行为类型及行为特征,系统的对行为进行研究,总结出相应的空间特性与行为互动关系的规律,为今后进行规划设计提供环境心理学角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襄阳市广场舞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广场舞参与者的基本特征、参与行为方式、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继而推动广场舞在襄阳市的蓬勃发展,为全民健身计划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同时希望能为襄阳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建设文化襄阳、绿色襄阳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高密度地区广场不同冠层与热环境间、人体热舒适度与行为活动间的关联特征,以上海创智天地广场为研究对象,对小气候要素进行冬夏两季昼夜连续监测。研究冬夏季不同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对场地阴影的影响,解析不同冠层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的组间差异、冬夏差异,并归纳其作用规律。通过对比行为注记与人体热舒适度数据,分析空间热舒适度对广场单位面积人流量的作用规律,并据此提出小气候适宜性广场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天津城市广场景观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代表了自身城市文化,是津城文化的物化表征之一。论文首先通过运用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法,对天津市津湾广场景观进行实地调研,从行为感知层面挖掘天津市津湾广场景观特色中的现存问题,获取了广场景观丰富的信息数据;继而从广场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广场在城市景观中的文化氛围感知、广场的环境设计效果等十个方面对天津城市广场景观进行解读,挖掘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并对于天津津湾广场景观的改造及未来的二期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句法视角的南京城市广场空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英姿  宗跃光 《规划师》2010,26(2):22-27
基于空间句法的原理和方法,在南京老城区空间句法分析的基础之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并使用SPSS软件对空间句法的各项参数值和实际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从空间内在逻辑解析广场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肌理的关系,并通过对南京城市广场空间结构、使用情况等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影响广场使用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南京老城区的城市广场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肌理的融合度不够,而广场的空间结构和周边用地性质是影响广场使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优化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的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均使用的城市广场空间面临用地紧张。然而目前国内较多城市广场追求形式主义,造型奇异,规模庞大,不具备适老性。基于老年人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以哈尔滨市主城区广场为调研对象,依托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基础与评价因子的遴选原则,采用聚类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因子进行筛选。针对筛选出的评价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予以细分并设计Kano问卷,将问卷所得的重要度和满意度通过Kano模型得出各指标层的修正改进率以及改进重要值,并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体系。研究结果也为老年友好型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环境的环境特征影响空间环境的防卫安全性能,继而影响环境参与者的被害恐惧感.被害恐惧感是一种害怕自己成为犯罪侵害对象的心理感知.空间环境的可见性、领域性和意象性等特性是影响被害恐惧感的环境特性.文章以"CPTED"和城市"易犯罪空间"理论为支撑,对长春市代表性封闭式住区进行调研,运用SPSS软件数理分析工具对调研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梳理住区环境中影响被害恐惧感的防卫安全问题,以及环境特性如何影响环境参与者的被害恐惧感,同时对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基于改善封闭式住区环境特性的设计策略,减弱环境参与者的被害恐惧感.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从微观的城市设计层面出发,建立由行为分析、需求分析、制定策略三个步骤组成的研究框架。以南京市鼓楼广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行为场所观察法、实地访谈法三种调查方法,了解公共开放空间内活力要素的运用,探讨环境行为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作用,根据研究结果确立整合设计的策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服务生活品质,为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城市风貌是通过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体现出来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市传统、文化和城市生活的环境特征。城市风貌由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复合要素构成,公共环境设施是人工要素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整体不可或缺的细部元素,其景观风貌对城市整体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衬托作用,同时还有不可缺失的服务功能。本文以泉州古城区为例,通过对文庙广场中的环境设施进行调研分析,探讨环境设施对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作用,意在探寻环境设施系统与城市风貌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